浅析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2016-09-10 07:22余英龙张桂力
决策探索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职工学院信息化

余英龙 张桂力

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在于“化”。“化”就是在建设推广过程中对原有的管理体系重建和流程再造,就是要打破几十年工业社会中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让教育回归本源,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所需。

一、调查样本数量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在校内各学院、机关、直属单位的管理人员群体中进行,他们基本上都是负责学校或本单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本次总共发放问卷70份,有效问卷67份,其中学院27份,机关27份,直属单位13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中一共有8道题目,6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

(一)对于“是否使用过‘统一信息门户’”的回答

近期,本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改革工作就是“统一信息门户”的建设、完善和推广。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统一信息门户”的使用率较高。90%的教职工使用过“统一信息门户”,只有5%的教职工不知道什么是“统一信息门户”。“统一信息门户”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统一入口,教职工对此的认知度还是非常高的。

(二)对本单位教育信息化的满意程度的回答

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教职工对本单位教育信息化的满意程度整体偏低。有61%的教职工对本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满意度一般。教育信息化旨在帮助教职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体验,由于改革中会涉及教职工工作习惯的改变,推广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三)对于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在学校信息化推进中的作用的看法

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教职工们普遍认为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推进学校信息化的成效不佳。有78%的教职工选择了“成效差”,仅有22%的受访者认为“作用大,成效好”,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承担了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运维和推广任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却没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四)对于教职工自身在教育信息化中扮演的角色定位的回答

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教职工们普遍都能主动地配合信息化推进工作,仅有15%的教职工是被动接受。但是,在主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教职工群体中,普遍对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效果不认可,有64%的教职工认为“收效甚微”。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状况。

(五)对于教职工对自己所在学院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情况评价的回答

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教职工对自己所在学院或者单位的信息化教学或管理手段应用情况的总体评价不高。有19%的教职工使用了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是收效差。仅有9%的教职工认为手段丰富且效果好。有71%的教职工认为手段单一。手段单一到底是客观条件(软硬件)达不到要求,还是教职工的积极性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别制定对策。

(六)对于在日常教学中信息化与教学不能良好融合的原因的回答

从返回的数据可以看出,信息化与教学不能良好融合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有37%的教职工认为学校缺乏相关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有30%的教职工固守教学方法,不愿做太多改变。有19%的教职工认为学校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有11%的教职工因为教学和科研任务过重而无暇关注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

(七)对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推进最大的困难的看法

对于所在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教职工们看法不一。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缺乏顶层设计和鼓励政策;二是经费不足;三是专业化人员缺乏;四是技术不足;五是缺乏培训;六是老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

(八)对于在工作中教育信息化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看法

对此问题的观点,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满足使用需求,增加信息化资源的数量;二是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三是配备专业化力量,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四是加强培训,增加推广力度和技术支撑的强度。

三、问卷总结及改进策略

(一)缺乏鼓励政策

这是调查中大家提到最多的,大部分教职工缺乏改革的主动性,一般情况下,教职工在当前条件只要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主动去探索新的信息化工作模式,缺乏外在的驱动力。古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就一定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推进过程中达到条件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奖励支持。

(二)经费不足

在教学信息化网络和资源建设方面,二级学院投入差距甚大。很多学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缺乏资金,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化设备或者性能非常低下。公共服务信息化表现为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很多系统和设备都处于无维护状态,容易出各种状况,给教职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资金投入方面,学校需综合考虑,给予二级学院不同程度的支持,不能偏袒实力强的学院,而忽视实力弱的学院。

(三)缺乏专业人员

专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二级学院。个别学院配有专门的信息技术岗人员,但是大部分学院都是个别老师兼职,存在水平不高、不够专业等问题。给每个学院设立信息技术岗是不现实的,可以通过其他方案来解决,例如给兼职信息技术岗的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个别学院或者单位达成合作机制,例如与计科院合作,签订帮扶协议,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该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推广,这样既能解决学院的问题,又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四)缺乏培训

很多设备和系统购进之后,学校并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很多教职工反映培训少,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大部分情况下,学校都是制作相关的帮助文档挂在网上,让教职工自行下载学习,这种形式存在诸多弊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系统和设备购进之初,就对教职工分批进行培训,就像在等级考试之前,教务处都要进行考务培训一样,决不能因一时图省事,而导致后面持续的麻烦。

(五)技术不足

主要表现在网站及数据库技术方面。学校二级网站管理稍显混乱,各学院的信息化系统水平参差不齐,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不完整、可靠度不高、更新慢、不能完整共享,网站交互使用体验差,兼容性不好等。通过一系列改革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引进站群系统,实现了学校所有网站的集中统一管理;建设统一信息门户,使学校所有共用数据在各大系统中完整统一实时推送更新。

(六)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71%的教师基本上都停留在会使用office系列软件,对新兴的教育软件少有涉猎。应鼓励教师在工作之余尝试一些新的软件,为自己的教学增加新的选择,提高信息化素养。

(七)教师观念落后

教师观念落后指的是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理解有偏差,教师抱怨教学和科研任务已经相当繁重,根本没时间来学习信息化技能,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事实上,教师只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提高信息化素养,就能成倍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效率。同时,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只会止步不前。

(八)教师教学模式守旧

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正在兴起,但很多教师对此无动于衷,这样就会变得非常被动。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不是说仅仅购买设备、开发系统就能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参与,每个人都扮演着多个角色。许多单位都将自己定位成了使用者,甚至旁观者,这是错误的,正所谓信息化建设,人人有责。经费不足、专业化人员缺乏、技术不足、缺乏培训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短期的努力来解决,但是思维和观念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

猜你喜欢
教职工学院信息化
初等教育学院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学院掠影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