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山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试点方案,是为消除重复征税,实现结构性减税目标,鼓励企业发展,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一项国策,对建筑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为适应新税制,防范税负风险,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本文就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还有对策进行一下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施工企业 营业税 增值税 税负
一、营改增现状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在我国税收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下,为了使经济进步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能更好的追上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步伐,让企业发展更繁荣,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健进步,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营业税改正增值税试点,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一系列方案的颁布,给我国市场经济带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他避免了企业税收的重复征税,本次“营改增”最大的特点是“改革试点企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此条既是此次营改增的一项原则,也是一个基本要求。就比方你卖一只铅笔,进价10元,你买出去12元,根据增值税,你只用对多出的2元进行缴税。而营业税是针对你的销售额与营业额来计算,那么你就需要对你销售标价的12元来进行缴税。以前在两种税收体制下,难免会造成重复征税。如今打破了增值税与营业税共存的局面,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发展压力,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概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推行“营改增”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收税的研究报告描述,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以来,上海市税收将减少大概100亿元的税收费,可见整改力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之大,这些减少的税收将实实在在的转变为企业的利润,为企业转型,做大做强,企业升级等成为确实的经济支持。通过这些减少下来的税收费用,可作为企业的发展的营养和变得更强的动力。全国实行的营改增,据估计会使税收净减收超过一千个亿,因此可拉动我国GDP增长还有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改善我国就业问题,带来新增岗位近70万。由此可见,营改增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我国全面推广营改增的步伐也会大大加快。但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数额较大,流动性较强,营业税改增值税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有利有弊。虽然营改增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能合理的运用灵活的处理问题,就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
税负也可以称为税收负担率,就是要交税费占总利润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说明企
业运营状况越好,收益越多。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第一,有利于规范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秩序。营改增后完善了施工企业产业链上的发票管理,促使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发票的规范化、合法化,理顺了总包与分包之间的税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联营挂靠、非法转包、随意肢解工程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推动建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联抵扣制度,并由税务机关在网上进行认证,通过发票把买卖双方连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完整抵扣链条,促使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同时,在这一链条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少缴税款,都会导致下一环节多缴税。因此,增值税的实施将促使以施工企业为核心的所有上下游参与者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制约关系,这种相互制约、交叉管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第三,减少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税负率下降,减轻企业压力。把不动产纳入增值税的抵扣条款中,对企业投资的部分可通过增值税进行抵扣,扩大了企业投资前景,推动经济发展。第四,对发票可以实行抵扣,增加了企业议价的权利,通过对企业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一些成本来进行抵扣,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输出,营改增的推出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可以避免企业重复收税的情况。
其中不利方面有,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以前采取的模式一般是总承包和分包的方式,在以前,税收征收是由总承包人来进行缴税,而改革后总承包和分包人都是需要纳税的,都是增值税的一般法定纳税人,这样就会增多了对纳税的份额。另外,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不再是已营业税的百分之三来进行收税,而是以增值税的百分之十一税率增收,在没有很多抵扣的情形下,就好比是把税收提高了百分之八,无形中提高了税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跨地域大,流动性大,有些建筑开发可能在很偏远的不发达地区,那么材料的购买就会由一些不发达地区的零售商供应,一些木材、砂石等建筑原料的采集也会从个体户或者个体杂货铺里取得,这就会导致开不了发票,因为售卖的小店、零售店一般是没有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小型企业,难以取得增值税票会抵扣不了成本的税收,造成税收的增多。换个方面讲,如果材料的成本能通过取得增值税来进行抵扣,但材料商还是要缴纳增值税,所以会提高材料的价格,这两样成本就都会加在建筑商身上这无疑是给建筑商带来了压力。然后人工费用无法抵扣,这也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租赁费、材料费的价格上涨无疑也是让建筑施工企业扛起更大的压力。不同材料的抵扣税收也不同,而工程项目的重要材料一般都是百分之六的抵扣增值税,而增值税抵扣是百分之十一,这相当于建筑企业要多用百分之五的成本算在税收上,对企业来说,这是削减了利润空间,增加了成本。
三、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其成本结构,也就是取决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可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目前建筑企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完整,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或抵扣不足,具体有一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相当多的砂、石、土方、砖、瓦等地材,甲方(建设方或业主)提供的材料和设备,以及营改增前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均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是为建筑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或享受免税政策的,没有或少有进项税额可供建筑业抵扣;三是由于金融业尚未实行营改增,建筑业无法取得贷款利息的增值税发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增值抵扣税的意识,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是加强培训,转变观念。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税收管理的培训,让他们能深入了解我国财务税收的征收手段,以及新改良政策的推行与政策方案的内容,及时做好应变准备。通过培训学习,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督促他们认真仔细工作,促进他们工作效率的提高,时刻注意着,一旦有出错的地方,要赶紧采取应对措施。除财务部门外,各个部门也要响应政府的新政策,贯彻营改增新方案的内容,各部门要主动配合工作,以降低企业税负为共同目标,积极响应。二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设立税收核算管理部门。“营改增”后会计核算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须设立相对独立的税收核算及管理部门,增加税务核算人员,建立“营改增”台账,企业要严格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规范发票管理。从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看投标竞标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制度,看设备购买、材料购买环节有没有需要利用增值抵扣税来创造最大效益的方案,提高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减少企业税负。三是子公司以母公司资质承接的项目,应按照“合同流、货物流、发票流、现金流”四流一致的原则,以母公司名义核算工程项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以母公司名义签订的主要材料采购合同及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应建立和完善对参建子公司的考核机制。参建子公司投入项目的物资、设备、人力等需要一定标准与母公司签订分公司合同,办理分包结算。四是加强对联营合作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降低税务风险。当前,建筑业联营合作项目在各个建筑企业都是存在的,其规模影响不可忽视,联营合作方大部分不是正规企业,没有健全会计核算,一般只设出纳岗位,不设会计核算岗位,工程成本无法核算,采购的材料、劳务分包、租赁机械设备大部分无正式发票,只是收款收据或是白条,联营合作项目的税务风险直接威胁着合作管理模式的发展和生存,施工企业应改变合作项目管理模式,委派会计及税务专管员,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对施工各个环节坚决要索取增值税发票,建立增值税管理台账,有效规避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税负。五是建议在建筑企业内部设立建筑劳务公司和租赁公司,以解决零散农民工、个人租赁商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六是营改增后,供应商身份直接决定物资设备进项税额抵扣情况,企业应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建立企业共享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为合理选择供应商提供参考。
总之,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建筑业要适应营改增的要求,应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营改增”应对措施,对工程投标报价、合同签订、项目施工管理、货物劳务服务采购、发票索取传递,财会管理核算,实施报税清缴等有关管理工作和环节要重新梳理,完善和重建。应该建立自身内部的增值税风险控制体系,利用信息系统,加强增值税及其专用发票开具、认证、抵扣等关键环节的税收风险控制,保证营改增平稳、顺利、健康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文德.《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将要面临的问题剖析及其对策与研究》.2014.
[2]王越.《营改增试点现状及前景展望》.2003.
[3]胡礼峰.《营改增对建筑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增大负担吗?》.2016.
[4]纪金莲,张玉娟.《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建筑经济,2014.7.
[5]《建筑业营改增》.中国建设会计学会,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