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琳娟,林盛智,苏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
临床报道
南宁市邕宁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范琳娟,林盛智,苏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
目的了解南宁市邕宁区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简称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对南宁市邕宁区199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998~2014年广西省南宁市邕宁区共报告H IV/AIDS患者300例。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定义,其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为34.33%。不同特征的病例晚发现比例不同:男性、大于50岁的年龄组和样本来自医院的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分别为85.44%、51.46%和48.54%。结论性别、样本来源和年龄等是影响南宁市邕宁区HIV/AIDS患者晚发现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晚发现状况;影响因素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降低艾滋病病毒感者(HIV)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减少传播[1]。但是,一些HIV感染者因发现晚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死亡[2]。晚发现病例定义为,报告时已发展为艾滋病患者或者报告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1年内即转化为艾滋病患者[3]。早期发现HIV感染,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减少二代传播。所以HIV/ AIDS患者晚发现的状况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调查对南宁市邕宁区1998是~2014年报告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病例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199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广西省南宁市邕宁区新报告的所有病例,不包括在本年转化为AIDS的既往HIV感染者。
1.2判定标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提出的定义,HIV晚发现患者人数指:当年新报告病例中,死亡且死亡原因为非意外者的人数;其余新发现HIV/AIDS患者中:①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人数;②CD4细胞计数在201~499个/μl的AIDS患者数;③未检测过CD4细胞的AIDS患者数;④未接受过CD4细胞检测的HIV感染者中,按照除外非意外死亡者,其余新发现病例中检测过CD4细胞者,按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比例推算晚发现者的人数。
1.3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广西省南宁市邕宁区2014年12月历史卡片,筛选“现住址”为广西省南宁市邕宁区的病例报告卡及随访表。再筛选“审核标志”为“已终审卡”,与新报告病例随访表中第一次随访表的CD4细胞计数记录进行合并。相关信息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间比较用χ2检验。
2.1一般情况
选取1998~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共300例,其中HIV感染者179例,AIDS患者121例。男性226例占(75.33%);年龄50岁及以上116例占(38.67%);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31例占(43.67%);未婚66例占(22.0%),已婚有配偶188例占(62.67%);异性性传播占73.0%(219例)。样本来源为医院检测和检测咨询分别为113例(37.67%)和126例(42.0%)。报告当年死亡28例。
2.2晚发现病例状况
新报告的300例HIV/AIDS患者中,符合晚发现判定标准的病例103例(34.33%),其中报告当年死亡,且死因为非意外者27例。存活病例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AIDS患者66例,CD4细胞计数201是~499个/μl的AIDS 8例,未检测过CD4细胞的AIDS 2例。新报告晚发现AIDS病例中,男性88例(85.44%);50岁及以上53例占(51.46%);已婚有配偶66例占(64.08%),小学及文盲52例占(50.48%)。晚发现病例来自于医院50例占(48.54%),检测咨询42例占(40.78%)。不同特征的病例晚发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HIV/AIDS患者晚发现相关因素的比较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控制的关键措施还在于及时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本文对广西省南宁市邕宁区1998~2014年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的晚发现情况进行分析,已婚有配偶的晚发现占64.08%,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是嫖娼感染上艾滋病的,担心配偶知道病情后会岐视发生婚变,所以知道得艾滋病后一直没有告知配偶,过性生活时又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配偶也被传染上艾滋病,同时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是在医院就诊其他疾病时才诊断为艾滋病[4],可能是因为新报告的患者年龄大部分是20岁以上年龄组,因为样本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已婚有配偶在医院检测的晚发现病比例还是较高的。
农村男性老年人有些配偶没有性生活需求,部分丧偶,防病意识低,非婚性行为时不愿意使用安全套[5]。认为出来玩戴套没意思影响快感,或是戴套勃不起等,促使不安全性行为增加。有了高危行为后,由于防病意识低,所以没有主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导致中老年人艾滋病晚发现比例较高。
经过上述分析,性别、样本来源和年龄等是影响该地区HIV/AIDS患者晚发现的重要因素,要降低晚发现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进行疾病防控:加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开发针对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制作宣传材料,加大对中老年人的宣传,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增强防病意识。积极推广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做到早发现,早治疗[6]。
[1]陈春萍,陆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49-50.
[2]曾吉,李洋,叶景荣,等.2013年北京市新报告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15:5,40-43.
[3]叶润华,项丽芬,齐金蕾,等.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早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疾病控制,2012,16(12): 48-51.
[4]罗涛.66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死亡原因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78-79.
[5]康纪明,刘乐其,张裕,等.重庆市农村地区老年男性艾滋病高危行为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3.5-7.
[6]吴欣华,许云亚,蒙艳,等.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试点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5):84-85.
(张西倩编辑)
R 512.91
B
10.3969/j.issn.1005-8982.2016.14.027
1005-8982(2016)14-0132-03
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