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及趋势①——基于《教师教育研究》和JT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姜凡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教师教育研究》和《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是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顶级期刊,通过对2000-2015年二者所刊载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公立师范院校和公立综合型院校分别是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都比较密切,但美国学者间的合作呈现跨校、跨学科特点,而我国以校内、同事间合作为主;中国高影响力学者分布比较集中但之间的连接性较弱,而美国分布比较分散但相互之间的连接性较强;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热主题都包括职前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但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农村教师教育、师范生是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而美国为城市教师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
21世纪;教师教育;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利用计量学来识别和追踪特定学科领域的结构和演变已成为很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1]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些学者也利用文献计量学并结合多种方法来研究国内外教师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发展。但是,将中美教师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少之甚少。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并以“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 JTE) 和《教师教育研究》2000-2015年间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了解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学者、作者合作等现状,同时分析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揭示出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而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中文文献信息源,以《教师教育研究》作为文献来源,设定时间段为2000-2015年,选择“论文”类型,共收集到《教师教育研究》文献数据1413条,下载的文献题录中包括标题、作者、摘要、来源出版物、参考文献等各类数据信息。以“Web of Science”中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合集”作为外文文献信息源,选择“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以纯文本的格式下载JTE 2000-2015年文献题录数据,所选论文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文献数据486条。《教师教育研究》和JTE分别是中、美教师教育研究最权威的核心期刊,刊发在两刊上的文章能够代表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因此,本研究选择这两本期刊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比对,颇具代表性。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学者、作者合作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出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揭示出两国教师教育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一)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两刊第一作者所属的机构进行统计,并按照发文数量取前10名(见表1)。
表1:2000-2015年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机构(前10名)
从研究机构分布情况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位居中美教师教育机构之首。这主要是因为,全国唯一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单位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且北京师范大学在很早之前就具有硕士教师教育专业。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统一,为其影响力奠定了基础。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聚集了诸如朱旭东、顾明远、王英杰等著名教育学教授,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为其成为顶级教师教育研究机构奠定了基础。而密歇根州立大学长期以来一直以教育专业而闻名,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News&World Report)2015年“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统计,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University,简称MSU)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排名连续多年位居第一。[2]
中国前10名教师教育研究机构都是公立高校,并且除了宁波大学和西南大学之外,其他高校都为师范型院校。其实从宁波大学和西南大学两所高校的发展历史来看,两所高校都将之前该地的师范院校并入其中。而美国前10名研究机构中除了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其他8所都是公立高校,并且这10所高校几乎都为综合型院校,因此,公立综合型院校是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
(二)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两国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2:2000-2015年中美教师教育发文作者合作情况
从是否合作来看,中国1413篇文章中合作文章有518篇,占36.7%;美国486篇文章中合作文章有227篇,占46.7%。由此可见,中美教师教育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合作都比较密切。但是,从合作区域和是否跨学科来看,美国主要以跨校、跨学科合作为主,两者比列分别高达68.72%和86.34%,而中国以校内、学科间合作为主,两者比列分别高达68.15%和64.67%。这说明,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学者主要以校内同事间或者师生间的合作为主,跨校和跨学科合作程度不高。
(三)高产出与高影响力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高产出学者、高影响力者及其所属单位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
表3:2000-2015年中美教师教育高产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前10位)
表4:2000-2015年中美教师教育高影响力作者及所属机构(前10位)
由表3和表4可知,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高产作者、高影响力作者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而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高产作者、高影响力作者的分布相对而言比较广泛,但是仍然不难看出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最顶尖的两所师范院校,承担着师范生教学、培养等一系列活动,高质量的师范生培养质量已为国内所公认,也培养了很多卓越的教师。而密歇根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院也是美国教师教育顶级机构。正如前文所述,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排名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作为美国一流的教育学院——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开设了很多教师培养项目,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教师。与此同时,这几所高校在科研方面也为国内外最出色的高校。美国高影响力作者之间都具有较强的连接性,即高影响力作者之间的选题接近、合作与引证关系密切,而中国高影响力作者呈现分散性,高影响力作者之间的连接性较弱。
在高影响力作者方面,中国的叶澜、钟启泉、顾明远和美国的Cochran-Smith M、Darling Hanmond L、Zeichner k分布位居中美两国高影响力学者前三位。其中,叶澜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专门研究基础教育的终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原理;钟启泉教授是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课程论与教学论、国际与比较教育学;顾明远教授科学研究涉及教育学科的许多领域,其中在教师教育领域其十分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问题。Cochran-Smith M是专门研究城市学校教师教育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政策等问题;DarlingHanmond L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政策;Zeichner K教授的主要领域为职前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通过对中美两国高影响力学者研究领域和高被引论文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管窥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主题。
为了准确把握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的研究主题,笔者运用Citespace对中国1413篇文章以及美国486篇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见表5)。关键词作为文章主题的概括和作者研究重点的提炼,是从文章的标题和摘要中提炼出来的,对其进行共现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职前教师教育”是中美共同关注的且最为关注的三大主题
中美两国围绕教师教育开展的研究最主要的三大主题为“教师教育改革”、“职前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 2000-2015年中国教师教育研究主题
图2 2000-2015年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主题
教师教育已经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并对其战略地位达成共识:教师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3]
教师发展研究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国际最流行概念,这是由于教师是教育改革运动的关键[4],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最终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自身的素养往往决定改革的成败。因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作为培养教师的专门教育——职前教师教育,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未来教师素质的优劣。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来推动职前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与此同时,各国该领域的研究者也进行有关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来指导和促进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5]
作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教育”,一直受到中美两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政策来促进其改革与发展,而正如前文分析,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注重关注政策,因此,这三大主题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特征分析
1.中美两国都注重关注教育政策
注重关注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是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的特征。如“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2002年中国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的,并且由于其地位重要,此后一直被广泛提及。2007年,教育部提出要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同年5月,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部属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自2007年开始,以师范生为核心的相关研究不断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2002年,布什政府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对教师的专业标准和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标准和质量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受到了美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此外,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而教师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自2002年该法案颁布以来,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研究跃居美国教师教育研究首位。美国数学教育一直处于改革之中,如20世纪60年代的“新数”运动,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80年代的“解决问题”运动,9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等。[6]2006年,布什总统签署13398号总统令,任命组建全美学术顾问小组(Natioal Mathematics Advisory Panel),旨在调查美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革意见。2009年4月27日奥巴马总统启动“竞争卓越”计划,旨在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7]同年7月,他在美国登月40周年纪念日上发言:“作为总统,我会全力以赴让数学和科学重新酷起来。”
2.中国研究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而美国研究以本土化为主
为了清楚地展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国别研究,本文分为两个时间段(2000-2007,2008-2015)来考察。由表6可知,2000-2007年研究共涉及9个国家,2008-2015年研究共涉及16个国家,此外,2000-2007年共有50篇论文,2008-2015年有80篇文章,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数量上来看还是从论文数量上来看,国际化和多元化越来越受到中国教师教育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由表6可知,我国学者关注较多的仍然是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的教师教育。其中自2000年以来,对美国教师教育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最为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师范学校到师范学院再到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渐进历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一系列调整与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美国,以期通过对美国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研究提出一些有利于本国教育及教师教育发展的对策,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美国教师教育主要以美国教师教育和教育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研究、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
表6:2000-2015年中国教师教育研究中各国家出现频次
3.中国倾向于理论思辨性研究,美国倾向于量化研究
从中美两国1899篇文章中的研究方法梳理结果可以看出,在2000-2007年和2008-2015年两个时间段,理论思辨性研究都是中美教师教育研究者所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见表7)。
对比2000-2007年,我们发现,2008-2015年,中国的理论思辨性研究下降了将近12个百分点,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的比例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量化研究上升了将近9个百分点。2000-2007年美国研究者主要采用理论思辨性研究,但是相比较中国而言,美国在这一时间段内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所占比例也将近20%,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但是2008-2015年,量化研究超越理论思辨性研究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努力在方法论上为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保障,受到美国教师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4.中国偏向于宏观研究,美国偏向于微观研究
从中美两国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高频就可看出,中国的研究更偏向于宏观研究,而美国的研究更倾向于微观研究。中国前20个高频
,都是很宏观的,而美国前20个高频
中出现了“Knowledge”、“Teacher Learning”、“Diversity”、“Student Achievement”、“Beliefs”、“Instruction”等微观
。从研究主题看也存在这种现象。中国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的高频
几乎没有,而美国有“知识”、“教师学习”、“信念”等微观层面的高频
。中国围绕“基础教育”这一主题的高频
只有“中小学”,而美国有“数学”、“课堂”、“课程”、“指导”、“学生成就”等微观高频
。
此外,笔者通过二次文献法发现,美国学者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职前教师教育”等主题时往往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微观性。对“教师专业发展”、“职前教师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其目的都是旨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将这些主题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进行研究,能够更具针对性。美国教师教育研究者对微观问题的注重,表明美国教师教育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性,着重解决该领域的具体问题。[8]
5.中国以素质教育为背景进行研究,美国以多元文化为背景进行研究
中国学者以素质教育为背景进行研究。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后不断深入,经久不衰,成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实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9]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必然也受到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等都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基于此,不论是职前教师的培养还是在职教师的培训,都是围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而开展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教师教育研究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美国学者以多样性和多元文化教育为背景进行研究。美国教师教育注重多样性及多元文化教育主要与其是移民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和民权运动的发展,美国中小学课堂越来越充满异质性,学生在种族、家庭文化、信仰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且学生多样性现象将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全美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表明(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2002),美国教师主要以白人为主。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不协调的危害性受到了美国的高度重视。因此,近年来,美国学者对如何培养多元文化教师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提出要招收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老师,也有学者提出通过让教师参与多元文化社区的活动来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10]
研究前沿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以突现词(Burst Terms)为知识基础的一组文献所探究的科学问题或专题。[11]突现是以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或文献被引用次数的变化频率为观测对象。因而根据教师教育研究文献关键词的突现情况,可以测度该知识领域研究的前沿主题。笔者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分别测出中美两国2000-2015年以来,教师教育领域所突现的关键词及其突现率,并结合其变化曲线图和二次文献法,析出近15年以来中美教师教育的研究前沿主题。
根据前沿主题的强弱趋势可将其分为弱突趋势前沿主题和强突趋势前沿主题。研究趋势呈现弱化倾向的主题即为弱突趋势的前沿主题,相反,则为强突趋势前沿主题。[12]本文欲了解近年来中美两国教师教育研究呈现逐步增强趋势的主题有哪些,所以,在本研究中,只对强突趋势的前沿主题进行分析。运行Citespace析出中国呈现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为“农村教师”和“师范生”,其中,“农村教师”突现值为7.329,“师范生”突现值为3.6912,具体如图3、图4所示。美国呈现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为“城市教师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其中,“城市教师教育”突现值为2.9649,“职前教师教育”突现值为5.0389,具体如图5、图6所示。
图3 中国“农村教师”文献量的变化趋势
图4 中国“师范生”文献量的变化趋势
图5 美国“城市教师教育”文献量的变化趋势
图6 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文献量的变化趋势
“农村教师”作为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强突趋势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城乡均衡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反映在教育上,即农村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主力军,必然也会受到高度重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十分关注政策。因此,伴随着有关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政策的不断增多,如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会颁布有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的通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农村教师、农村教育成为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
相比中国研究者关注农村教师而言,美国研究者则更关注城市教师教育。众所周知,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富人离开城市,居住于郊区。因此,美国的城市学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教师待遇都远远落后于郊区学校,城市学区学校很难招收到合格的教师而且也很难留住新教师。[13]同时,师资结构性问题也是美国城市学校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美国一直探索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城市教师驻校模式因其优越性成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在全美已经掀起了热潮。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哈蒙德(Hammond L.D.)曾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或许是教师教育最伟大变革的开始。”[14]目前,很多州都实行这种教师培养模式,并且由于其良好的实效性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支持。[15]因此,城市教师教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师教育研究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
“师范生”也是当前中国教师教育研究呈现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通过结合二次文献法发现,这里的“师范生”主要是指“免费师范生”。其实,免费师范生与农村教师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给农村教育培养优质的师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2007年国务院在6所教育部直属大学里实行了师范生免费教育。伴随着农村教育、农村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免费师范生”近年来也成为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
“职前教师教育”是美国另一个呈现强突趋势的研究主题。其实,自2002年以来,职前教师教育就一直备受美国学者的关注,呈现出强突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作用。此外,职前教师教育也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刘佳,韩毅.中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及对比分析[J].情报科学,2014,(12):53-60.
[2]U.S.News&World Report.Best Education Schools[EB/OL].http://grad-schools.usnews.mnking sandrevi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education-schools.2015-12-26.
[3]张唯.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5,(3):33-36.
[4]George,J.et al.Teacher Identity in an Era of Educa-tional Reform:The Case of Trinidad and Tobago[J].Com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2003,(2):54-58.
[5]贺玉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
[6]白改平,杨光伟.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8):43-46.
[7]Obama Hails Apollo 11 Astronauts[EB/OL]. http://www.cbsnews.com/blogs/2009/07/20/politics/ politicalhotsheet/entry5175254.shtml,2013-02-20.
[8]钟秉林,赵应生,洪煜.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1):29-38.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10]陈蕊,刘晖.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热点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9,(3):71-74.
[11]潘黎,王素.近十年来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J].教育研究,2011,(2):47-53.
[12]杨海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J].复旦教育论坛,2015,(4):46-56.
[13]陶青,卢俊勇.“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3):16-20.
[14]Keller,B.“Residencies”set up to train urban teachers at school sites[J].Education Week,2006,26(10):14-14.
[15]Saw chuk,S.Teacher“Residencies”getfederal funding to augment training[J].Education Week,2008,(8):28-31.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徐治中)
Analysis on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since21Century
JIANG Fa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321004)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are top journals in China and America. By analyzing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2000-2015,research finds that public normal university and public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are the main research power in China and America.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re relatively tigh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merican scholars are often interdisciplinary,but the cooperation in Chinese scholars are often happened in college;the high level of the authors is of certralized distribution,but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is not relatively high in China;the analysis of“Keyword”of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America are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development,education reform,but all research hotspots reveal differently in two countries;Chinese teacher education focus on rur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in normal student,but American research focus on urban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21 century;teacher education;research hotspot;research trend
G644
A
1674-5485(2016)07-0066-08
①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教师教育研究)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教师教育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实践”(JSJY2011001)。
姜凡(1992-),男,江苏镇江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和教育技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