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摘 要】 紧跟着时代进步的步伐,传统的课程逐渐被新课改给替代,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大纲也被要求,需要重新定义教学目标,及重新设计教学课程。以下是对设计高中生心理健康卫生课堂和存在的潜在问题的浅谈,及简述如何优化课程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这几年来,对各种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报刊呈现出来的百花齐放局面,人们都表现出一种不足为奇的态度。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落后,这一块模块起步比较慢,现还处在盲目探索阶段,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数据材料的确很多,但却给人的感觉是鱼目混杂,良莠不齐,没有完整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正是这些混杂的情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是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1 如何开展精品课程
(1)加强课程理念认识性,特别是对这门课属性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人情感感知及抒发的课程,其教学特点是对门生的切身体验的关注。所以,在设计课堂中,要以门生为独立主体,对门生的心理困扰可根据门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及建议。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自我体验,自我对话的课程,关注门生的内心世界,让门生在互动交流活动中,释放自我,与自我进行交流。并且,课程设计要结合门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开展需以门生现实中的生活举止和思想感情为基础。
(2)注重心理教材的实用性,特别是书籍报刊内容的有效性。门生健康的心理是心理健康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所以,在各种书籍报刊的内容选择上,要以常见的门生实际心理困扰为重点,来书写资料的内容。相关资料应特别注重关于人类情感的感知和人员利用等方面的相关心理知识,这些应更多地出现教材之中。并且,可以适度删除那些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侃侃而谈的内容。
(3)优化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因而在对课程设计中,要注重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牢记实操活动学堂的心理辅导开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2 实操练习
在熟悉各家各派的心理理论知识后,接下来就是老师和门生运用所学的重要理论进行交流互动,在互动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纠正心理误解。交流互动的形式有角色扮演、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讨论、演讲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对“人际交往”这节课的讲授时,老师可让门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门生可以自我琢磨出人与人正常交往的原则,并引导门生把这节课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的交往。在讲授“性格的养成记”这一知识点时,老师是通过案例分析的办法,凭借对马加爵个别案例的分析,探究马加爵的内心世界,及解读马加爵的性格的养成记,使门生从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上了解性格的养成原因,和及时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培养的目标。在讲授“主宰我的学习”这一课的时候,通过门生之间习经验口头简述的方法,让盲目学习的门生在听优秀同学的经验分享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可将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共享在班级里。同学们都处于平等地位,所以交流更容易,更顺畅,也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接纳。让门生在多种多样的班级心理互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在活动中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3 讲解理论知识点
在学生感知某种情感及体验情绪变化的基础上,讲解重要的理论知识点,这样可以使门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质的变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讲授“了解自我的气质类型”这节课,在门生熟知到各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之后,给予相应的讲解和举例子。包括如何划分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气质类型的成因,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的讲授要抓住重点,其要求的是基础简练,不能求全求多。如果一堂课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不厌其烦的理论知识讲授上,那不仅是让门生产生厌倦之情,而且门生对此知识了解并不多。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都走进心理学误区,在上心理课时,都把时间花在无关紧要的心理常识的讲授上,这就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常识课的区别。
4 亲力亲为
在开始一堂新课程时,一般都是引进情感体验方式。例如:在开讲“认识自我”专题的时候,就是用“驴和猴子的故事”导入教学情境的,把门生带进寓言故事里,体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情况。在讲授“适应新环境”这个专题的时候,也是用案例引入,引发门生的共鸣,进而达到全心投入的成效。而在讲授“和父母沟通”这个专题时,则是通过诗朗诵“母爱的光辉”,为接下来的讲授知识点做了情感铺垫。
5 总结升华
在一堂课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所学习到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应用一些富有哲理性的、经典的故事或至理名言,同时也使门生们在上完这节课后有积极的、向上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情绪促动下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比如,在讲授“树立自信”这节课的时候,最后用“小男孩卖石头”的故事来说明自信心的重要性。用这种寓理于事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应试教育已成过去,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门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大纲也明确确定要以促进门生健康的心理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反思[J].黑龙江教育.2011(01).
[2]于洪霞.浅谈新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大学学报.2013(06).
[3]岳晓东.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