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研究

2016-09-07 08:45丁海斌
关键词:群体文献科技

丁海斌,乔 琳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研究

丁海斌,乔琳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在由官方、民间、宗教三大群体组成的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明代仍延续着官方为主的传统。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科技研究仍以传统的实用学科为主。他们在知识与资料积累、创作条件、作品传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也带有相应的局限性。

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官科技”;官方群体;民间群体

明代已经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晚期,处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成熟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交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传统科学走向衰落,但传统技术却走向高峰,农学、医药学等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也使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本文在以上背景下,按照官方、民间、宗教三种社会存在方式,对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加以分析。

一、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组成

官方科技文献作者是指作者身份为官员或所从事的科技文献创作活动具有明显的官方特征(如参加官方组织的编纂活动等)。以下分别从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数量、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官职结构等对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组成加以阐述、分析。

(一)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数量

从我们得出的统计数据看,他们共有58人,占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的49%(民间群体占44%、宗教群体占7%),官方文献作者群仍占据明显的比例优势,延续了中国古代科技活动官方主导的特点。这些官方科技文献作者主要是以在朝为官者为主,前期居多,这其中包括元末明初的士大夫阶层和明初的官员,也包括一些为朝廷服务的相关人员。明代前期的官方科技文献作者有姚广孝、解缙、陈诚、陈循、夏元吉、费信、陆深、马一龙、郑若曾、戚继光、徐光启、孙承宗、李之藻、巩珍等著名的科学文献作者。

此外,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官方科技文献数量及其作者人数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在宣德年(1435年)之前,明代的科技文献数量总体上较少;明中叶之后,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各类科技文献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也反映出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人数也得以迅速增长。

图1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数量分布图(单位:部)

(二)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地域分布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看,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特征十分突出,表现为南北方地区和城市乡村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首先,南北方地区分布的不平衡。自中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江南地区,包括江浙、江西、安徽等地区,这一现象也一直延续到了明代(见图2)。明代南北地区的科技文化差异十分巨大,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性也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政局不稳定,使得中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化重心南移现象得以延续,明太祖建都应天(今南京),也奠定了明代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的特点;其次,南方地区也是明代科举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它们大部分分布在安徽、江西、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南方地区无论是参加人数还是知识水平都较北方及偏远地区发达,中举人数较多,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卷2《周讲学叙》云:“国初馆阁莫盛于江右,故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语”[1],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吴伯宗》则云:“状元多吉水,朝士半江西”[2];最后,江南地区长期以来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上因素都使得明代南方地区成为官方科技文献群体集中的地区。

图2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地域分布图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性在早期是十分明显的,到了中、后期,明成祖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京师加上科举南北方分卷制度的实行,局面有所转变;明中叶之后,形成了北方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中心和南方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格局,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差距在逐渐减小。

其次,城乡差别、中心地区与边疆地区的差别十分明显。官宦士大夫、地主阶级和商人在城市中立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先进的思想的出现,都使城市中产生了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温床。而边疆地区仍处于文化欠发达地区,科技文化人士原本较少,且更难进入官僚体系中。

(三)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学科分布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明代,科技文献内容的学科分布在明前期和中后期表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

明代前期由于文化大一统等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因素的影响,科技文化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科学技术,如农业、水利、医药、手工业,很少有专门研究天文、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作者群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献作者有姚广孝、解缙(《永乐大典》)、陈循、高谷、夏元吉(《寰宇通志》)、费信(《星搓胜览》)等;明代中后期之后,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研究的学科范围有所扩大,几乎涉及到当时所有学科领域,著名科技文献作者有方以智(《物理小识》)、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熊明遇(《格致草》)、谢肇淛(《五杂俎》)、李之藻(《圜容较义》《浑盖通宪图说》)、孙承宗(《车营扣答合编》)等。

(四)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官职结构

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作品创作活动往往与其官方职务有关,即与他们供职的机构性质有关。总体而言,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官职分布比较广泛(见表1)。

表1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所属机构分布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供职于一般性机构(非专门性科技机构)的较多,职务分布具有广泛特征,从皇子到地方知县均存在着科技作品的创作活动;专门性机构中的临时机构人员的创作往往是出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并集中于某一特定时间段进行的创作;而常设机构则主要集中于太医院、工部,医学类科技文献居多。而常设机构中未见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的官员,与明朝对天文、历法实行的厉禁政策密切有关,天文文献的创作与流传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知识积累

科技文献作者的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职业学习。

(一)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家庭背景分析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家庭背景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出生于官宦家庭的作者;二是出生于科技世家的作者;三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作者;四是出生于寒儒家庭的作者;五是家庭背景无法考证的作者(见图3)。

图3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家庭背景分布图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有15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占26%。如:李之藻出生于明穆宗五年,曾祖父为李荣曾是一个“听选官”,但不清楚最终被授予什么官职;祖父李子堂曾是知事;它的父亲是李师锡,做过武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也是世代为官[3]。戚继光出生于武将世家,六世祖戚祥战死后,父亲戚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在嘉靖七年出生在这样一个将门世家。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有13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占23%。如:出生于江西育水书香门第之家的解缙,祖父解子元,元朝时中进士,之后任判官,后因为朝廷权贵陷害,被贬,父亲解开,明初授官职不当,从事著述、办学等用来培养人才,其母高妙堂,贤良淑德,并且通晓书史、知晓音律。解缙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获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有10人出身于科技世家,占18%。如:徐光启的父亲“博识强记,于阴阳、医术、星相、占候、二氏之书,多所通综,每为人陈说讲解,亦娓娓终日”[4]。其家庭具有明显的科技背景,对徐光启后来为人、科学技术上的集大成者都有良好的影响。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中,出身寒门者最少,只有3人,占5%。如:归有光出生于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嘉靖四十四年当他60岁时才成为了进士。

(二)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教育背景分析

明代教育分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两类,构成了明代完整的教育体系。官方教育形式包括国子监、宗学、内书堂、官方社学,还有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武学、医学、三氏学等(见图4)。

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教育背景包括入国子监读书者、进私塾学习者、接受家庭教育者和师从名家者,以受教于地方教育为主,以这种形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官方科技文献作者。如陈循少年以聪慧闻名乡里,接受的是私塾教育;薛己一直接受的是家庭式的教育学医;马一龙6岁时入乡塾学习知识弘治十三年入南京国子监;归有光从师于同邑魏校;徐光启小时候进学堂学习,长大之后一边在家乡教书,一遍钻研科学技术;孙承宗在万历二十一年入国子监读书;李之藻则从师于吴道南。

图4 明代学制系统图

(三)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职业经历分析

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基本上都担任过朝廷重要官职,受到统治者信任和提拔嘉奖,其科技知识的积累和科技文献的创作多与职业经历有着重要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官员奉旨编写官修科技文献。如《永乐大典》相关部分的的编写。明成祖即位后,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为“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5]首次成书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过目后不满意于永乐三年(1405年)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等人重修,动用2169人参与编写。

第二,官员任职期间进行的创作。这些科技文献与作者的职业经历密切相关。如《蜀都杂抄》记录了作者亲历的四川的山川名胜,风俗习惯,人物事迹,共41条见闻随笔,是陆深任职期间随笔杂文的合集;刘天和曾总理河道,《问水集》记述了黄河演变概况和原因以及对运河的影响,还收集和总结了有关黄河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其中“植柳六法”是黄河护岸的有效措施。是一部论述黄河、运河河道形势及治理的重要著作;《治水筌蹄》大约刊刻于万恭总河任内,内容来源于作者治黄通运过程中的工作随记,此书是16世纪治黄通运的代表作之一,分为上下两卷,记录治水札记148则,它阐述了黄河、运河河道演变和治理,收集和总结了规划、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造和经验,对后来黄河、运河的治理有很大的影响;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纪录郑和船队所经过的二十个国家。他将在各地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撰成《西洋番国志》;马欢将郑和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纪录下来,编成《瀛涯胜览》。

第三,官员利用查阅藏书之便进行的科技文献的创作。如《广舆图》成书于1541年,是在明代罗洪先以元代朱思本《舆地图》为基础,收集了元代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明代《大明一统图志》、许沦的《九边小图》、杨虞坡、徐斌的《水图》等14种资料作参考,汇集增补并改编成地图集的形式;潘季驯的《两河经略》所载皆其万历六年第三次治河时相度南北两河的奏疏和官方藏书。

三、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创作过程与作品流传方式

对于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作品创作过程和作品流传方式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学科分布划分进行研究,这样更能全面系统阐述明代科技文献作者作品的情况。

(一)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写作目的

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官方特别设馆专修文献。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中世纪以后,官方设馆专修科技文献颇为常见,明代亦是如此。如明代著名的《永乐大典》以及周定王朱橚主持编撰的《普济方》、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陈循、高谷、夏元吉主编的《寰宇通志》等。

第二,与本职工作职能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文献编修。如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的潘季驯著有《河防一览》《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等;总理河道万恭在职期间,写有《治水筌蹄》一书;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的陈组绶著有《皇明职方地图》;太医院院使薛己著有《薛氏医案》《外科枢要》《内科摘要》等;身为军中幕僚的郑若曾著有《日本图纂》《筹海图编》《江南经略》;担任多种军职的茅元仪著有《武备志》;官至兵部尚书的孙承宗著有《车营扣答合编》等等。

第三,个人爱好。一些官僚或在职期间、或退职之后,仍保持着自己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爱好,著书立说。如王圻、王思义编撰的百科式图录《三才图会》、方以智著有《物理小识》、吴敬著有《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王士性著有《广志绎》、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等。

(二)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资料来源

明代科技文献作者进行创作的资料来源比较广泛,包括:

第一,参阅官方藏书、官方编纂书目等书籍进行创作。这类资料来源对于官修文献而言体现的尤为明显。如姚广孝、解缙等编纂的《永乐大典》此书汇集了我国宋元以前重要图书典籍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佛经、道藏、医书、方志、平话、戏曲、小说、工技、农艺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茅元仪的《武备志》、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陈循、高谷、夏元吉的《寰宇通志》、彭时、李贤的《大明一统志》、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万恭的《两河经略》等亦以官方资料为主。

第二,私藏资料或作者亲身经历所得,如游学经历、行医临床经验等的总结。如:马一龙的《农说》、王象晋的《群芳谱》、韩懋的《韩氏医通》、薛己的《薛氏医案》、王肯堂的《六科准绳》、费信的《星搓胜览》、陆深的《蜀都杂抄》等。

第三,依据民间技艺和资料总结而成。如汪机的《伤寒选录》、郑若曾的《筹海图编》、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等。

(三)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作品形式

明代科技文献作者作品形式主要包括综合类图书与专门性科技著作、工具书(包括资料汇编)、标准、科普作品、教科书等;作品内容则是涉及到农业、天文和气象、医药、地理、水文和水利、手工业、数学、物理、军事、交通等多方面。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作品形式分布比较平均,数量比例相差较小,以科技著作数量较多。而大型综合类图书、标准著作、教科书等,则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

(四)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作品流传方式

明代科技文献作者作品流传方式实际上反映的是明代刻书业的发展,表明明代已经进入了“图书编纂的兴盛时期”[6]。明代的书籍主要分为官、私两种,刻书分为官刻和私刻,私刻又分为家刻和坊刻。作品流传呈多样化趋势。同时,作品流传方式还受到不同学科的影响,如医学书籍由于不涉及政治因素,所以流传比较广泛。这都是我们研究时需要参考的因素。

对于官方科技文献作者作品流传方式方面,表现为以官刻本、官抄本为主,辅以私刻、私抄,一部文献有多种刊本和流传方式的特征。

第一,官方刊刻本。官刻图书主要包括内府刻书、监本和藩刻本三种。如彭时的《大明一统志》除了由明英宗写书序的原版外,还有弘治十八年(1505年)慎独斋刊本、万历十六年杨刊归仁斋刊本、天启五年(1625年)刊大字本、万寿堂刊本。

第二,私家刊刻本。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的作品亦有一些民间刻本。明代私家刻书十分兴盛,嘉靖年之后尤其多,并且大多集中在富饶的江浙一带。这些刻书家都是藏书家,如无锡安国、苏州顾元庆、宁波范钦等,在保存和传播古代典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代书坊刻书在这一时期发展较盛,大众化的医书、科技书籍等,都由书坊出版。如:冯应京的《月令广义》万历年间曾有张氏聚文堂、麟瑞堂、秣陵陳繼齋、梅墅石渠閣、聚文堂版本。

第三,官方抄本。抄本主要包括手写的稿本和依据稿本或刻本抄录的抄写本两类。除了私人抄书之外,明朝官方也组织过一些抄书活动。如《永乐大典》编写完成后,因为字数较多,只抄了一份清稿。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下令抄写了一部,隆庆初告成,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贮南京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

第四,民间抄本。焦玉的《火龙神器阵法》当时,火器火药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属于军事机密,所以未能公开刊印,靠民间抄本流传下来。是书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抄本。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曾经收藏过的明抄本。另有清抄本多种。

除了单一的流传方式之外,诸多官方科技文献是刻本和手抄本都流传于世的。如朱橚的《救荒本草》这部书有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山西都御史毕昭和按察使蔡天祐刊本,这是《救荒本草》第二次刊印,也是现今所见最早的刻本。稍后有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陆柬刊本。这个刊本的序中误以为书是周宪玉编撰。以后还有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胡乘刊本、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刊本、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胡文焕刊本,徐光启《农政全书》把《救荒本草》全部收入。传到日本,有亨保元年(公元1716年)皇都柳枝轩刊本。《救荒本草》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在日本先后刊刻,还有手抄本多种问世。陆深《蜀都杂抄》有两个版本:明万历沈氏刊本和民国十一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还有一些是在明代民间少有流传的文献。如许论的《九边图论》原本也是留在皇宫内参阅,清代才出现刊刻本;陈循、高谷、夏元吉主编的《寰宇通志》,该书修成后,适逢夺门之变事发,景泰帝退位,该书未能刻印、颁行。后明英宗为夺修志之贤名,命李贤、彭时等重编《大明一统志》。《一统志》颁行后,《寰宇通志》即遭毁版,因此流传甚少。

四、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官文化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创造官文化的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自然成为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组成的主要部分。

第一,就明代科技文献作者群体而言,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方面说明“官科技”群体曾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反衬了中国古代民间与宗教科技群体的衰弱。他们(特别是民间科技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但成就相对较小,能流传下来的科技文献作品也偏少。

第二,我们检索到的作为明代科技发展主力军的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人数仅为58人(虽然我们的统计会有缺漏),这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人数少得可怜。同样,作为明代科技发展主力军的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与整个官方群体相比,其人数也是少得可怜。而且,“‘官科技’的副作用还表现在它带有封建官僚政治的一切弊病”[7]。在此种情形之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向衰落也就成为了历史之必然。

第三,从群体组成看,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性在早期是十分明显的,以江南地区为主。到了后期,明成祖将政治中心转移到北京,加上科举南北方分卷制度的实行,局面有所转变;明中叶之后,形成了北方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中心和南方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格局,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地域差距在逐渐减小。但边远地区和广大乡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第四,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的学科分布依然具有传统封建社会学科发展的特征:科技研究以实用科技为主,对基础科学、学术性研究内容偏少。

第五,作为明代官员,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在知识积累、资料与经费来源、创作条件、传播条件等方面都远胜于民间群体、宗教群体。当然,官方群体也有着官方的局限性,他们的专业性较差,特别是发展动力不足。“在‘官科技’的情形下,需求主要来自于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主要是维持当时的农业生产、保持‘天子’神话、为统治者服务等”,“这种与农业时代和封建制度对应的低水平的需求是不会成为近代科技产生的动力的,相反,它还压制着新的创造要求。”[7]

[注释]

①本文以文献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相关文献以《四库全书》为基本范畴,兼及国学宝典、古籍图书网、中国古籍全录、读秀、国学导航、中华百科全书等数据库中涉及的明代科技文献。其中作者生平信息不详、资料已佚的文献被剔除。

[1]钱谦益.列朝诗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72.

[2]朱彝尊.静志居诗话[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6.

[3]赵晖.耶儒柱石:李之藻、杨廷筠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7.

[4][明]徐光启.增订徐文定公集[C].[清]李杕编辑,徐宗泽增补,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9.

[5]明太宗实录:卷21[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82:142.

[6]曹之.中国古籍编纂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72.

[7]丁海斌,陈凡.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5(4):144.

On the Authors of Offi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in Ming Dynasty

DING Hai-bin,QIAO Lin
(College of History,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36,China)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authors of offi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it remained to continue the tradition of relying on official authors in Ming Dynasty.Authors of offi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had notable regional features,and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mained to focus on practical subjects.The authors had certain advantage in areas such as knowledge and data accumulation,creation conditions,works dissemination,and so on.But they also had corresponding limitations.

Ming Dynasty;autho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official-tech";official authors;nongovernmental authors

K248;G279.29

A

1672-934X(2016)04-0024-07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4.004

2016-05-25

丁海斌(1962-),男,山西寿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档案文献(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史(科技史、陪都史)、科技哲学(科技活动的社会形态)研究;乔 琳(1989-),女,山西吕梁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文献史。

猜你喜欢
群体文献科技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科技助我来看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科技在线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