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讨

2016-09-06 07:25蓝雪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人才培养

蓝雪

摘 要:从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框架下出发,针对目前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展开探讨,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身的特色,通过搭建通识训练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12-2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加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应用,知识的普及程度比以前更快,信息量较之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单纯的知识信息的获取已经比以前方便很多倍了,但是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是现今高等院校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实践教学中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项目比例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受益面不广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1 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工程训练实践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什么是工程实践能力呢?

工程实践能力就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设计、制造、实验、市场营销、管理、物流等工程实践环节,并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文化、法律、环境等诸多因素,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系统、产品、工艺流程或技术服务或其他解决现实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框架下,对于现代工科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工科大学生职业竞争力高低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工程实践能力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用手而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的活动能力。

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运用。

③工程设计能力。对工程实践活动进行组织策划的能力。

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工程实践活动中充满着很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难题,要顺利完成工程实践活动,必须具备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包括表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增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既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应有之义,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

①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多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依然没有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理论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类似于走过场,导致实践课程被边缘化,最终沦为工科教育的“附庸”。学校实践教学与社会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偏弱的现象,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科教育,面向行业和企业程度不够、缺乏产学合作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没有锻炼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得用大量经费购买的设备与学生投入的实践教学学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②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氛围。实践课程内容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不能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学生依然根据老师给定的图纸和要求进行加工与实践,缺少组织创新内容的方式与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学分,影响教学质量。

③专业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现在很多高校招聘人才时以学历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导致招聘进来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就任职于教师岗位,从校门到校门,教师本身也是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产物,缺乏实际生产实践经验。

3 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3.1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搭建通识训练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是一所大学承担全校学生认知通识教育的场所,也是进一步培养工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基地。在2015年,我部门由原来的“实验实训中心”更名为“工程训练中心”,并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购置学生实践教学设备,利用“085项目”100多万元的经费,中心添置了数控加工中心,快走丝线切割,平面磨床,3D打印,激光切割机,内雕机,三维扫描仪等一系列先进制造加工设备。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工程训练环境。

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按照“厚生、厚德、厚技”的思想,树立“在做中学”和加强实践育人的理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下,学科中心主义倾向明显,表现为以科学逻辑构建了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主导了教学内容。学科与专业之间条块分割,界限分明,阻碍了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共享。

因此,基于通识训练平台,我中心将“基础工程训练”划分为车、铣、刨等传统加工和3D打印、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现代制造工艺16个模块,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方向来进行模块的选择,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会选择焊接、铸造、锻造模块,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会选择车、铣、刨、钳、数控加工等模块。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近年来,新老教师的交替步伐在加快。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力强,给高等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应该看到,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校门直接到校门的,他们一般都没有太多参与工程实践的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不足。讲授专业课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例,指导生产实践环节有难度。有人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试问,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呢?

为此,我校鼓励教师利用一到两个学期的时间进入企业,同时建立了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的制度。由教师自己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并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的攻关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生产力,同时也把这样的经验带回到教学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例如我部门的一位教师将“汽车覆盖件的检具设计”项目加入到课程中,借着生产实例为同学们讲解铸、锻、冲压、焊接、数控加工等加工工种的工艺过程,并让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检具设计项目,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这对于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起到了系统性的帮助。他们学会了多方面的能力:加工工艺流程安排能力、2D/3D工程制图能力、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的能力、人际协调的能力。

另一位老师将“烟熏装置的设计与制造”结合到课程内容中,把传统的与实际生产脱节的单一的零件加工作业替换成与实际生产内容挂钩的零件加工作业,最后还需要将不同的零件装配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物制作串联在一起,同时也通过这个过程将所学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工程管理等一系列课程知识运用到了实物制作当中。

笔者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由于我校在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对于教师的需求量也持续上升,造成了我部门的教师结构呈两极分化,分为学历层次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们利用这种差异,每个月会开一次讲座,目的是让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讲述他们以前的生产实践经验与参与过的项目,丰富我们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3.3 校企合作教育,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和环境的不同,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生产实习是拓宽学生眼界,丰富工程经验,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来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在国外的高校中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我校目前也在积极地开展当中。比如,高校一些设计类的实践课程的题目直接来源于当地的企业,项目完成后,交由企业工程师,请企业工程师按照行业的标准来进行评定是否满足企业的制造要求;并且请企业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讲授示范。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还结合了不少专业相关软件(AutoCAD、PRO/E、UG等),既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又得到了职业体验,也为将来选择哪种职业打下了基础。

3.4 依托市级竞赛,开展校内选拔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两方面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活动:

①通过申请学校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学生不但有经费和机会把自己的想法结合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付诸实施,也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科研项目从设计、准备及实施全过程中的酸甜苦乐。

②基于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开展校内选拔。如“具有自动转向功能的重力势能小车”,“风力驱动小车”,“3D打印技术”竞赛等活动。实训场所为学生开放,每天安排2名教师轮流值班,为学生指导竞赛并负责学生安全事宜。同时也为参加市级的竞赛选拔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2013年上市竞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15年上海市竞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

4 结语

大学课程的深度至少和广度同样重要。如果说知识的广度可以通过积极的自主阅读来弥补,那么清晰、精确、审慎、自洽这些珍贵的思维特质是很难在无人引领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假如老师教学如蜻蜓点水,学生上课浮于表面,那么不管是专业课还是通选课,对学生的训练都是有限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在这些年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①转变传统观念,给予实践课程应有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够让实践课程与行业实际生产相结合,给予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机会。

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实践教师要在课前精神准备,课上耐心教导,课后细心引导,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对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给予关注,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思路与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逐步向”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由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转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从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转向素质的综合训练;由重复、模仿式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向启发、探索式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造潜力。

参 考 文 献

[1] 田逸.美国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 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44-145,172.

[3] 胡美丽,黄慧,睢琳琳.美国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15).

[4] 袁慧,于兆勤,秦哲.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61-63.

[5] 杨国策,崔小勇,吴镝.汽车覆盖件检具的设计开发[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3):10-13.

[6] 高琪,李颖,张飞.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金工实习”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34-237.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人才培养
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