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NL+V+着+NM”结构的变换

2016-09-06 08:00梁凯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戏台帷幕静态

梁凯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也谈“NL+V+着+NM”结构的变换

梁凯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文章对“NL+V+着+NM”结构的变换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首先,表动作进行的“NL+V+着+NM”结构(文章称为A式)可以变换为NL+正在+V+NM;表静态存在的“NL+V+着+NM”结构(文章称为B式),可变换为NM+V+在+NL;表状态的持续的“NL+V+着+NM”结构(文章称为C式)可变换为NL+的+NM+V+着。其次对三者变换不同的原因试图进行解释,认为A式与C式变换方式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中的动词是否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另外文章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和汉语史中“着”的语法化两个角度解释了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最后文章从动词与宾语的语义特征的角度试图解释B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

“NL+V+着+NM”结构;变换;动态;静态;持续

以往汉语学界研究认为,“NL+V+着+NM”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变换。表示动态的“NL+V+着+NM”结构可以变换为NL+正在+V+NM,表静态的“NL+V+着+NM”结构可以变换为NM+V+在+NL。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表动态的“NL+V+着+NM”结构(我们称为A式)确实可以变换为NL+正在+V+NM,而表静态的不是都可以变换为NM+V+在+NL,只有表示静态存在的“NL+V+着+NM”结构(我们称之为B式)才能变换为NM+V+在+NL,表示状态持续的“NL+V+着+NM”结构(我们称之为C式)不能变换为NM+V+在+NL,而只能变换为NL+的+NM+V+着。我们想要探讨为什么同为“NL+V+着+NM”结构变换方式却不相同?首先,我们从动词的语义特征角度解释了A式与C式变换方式不同的原因。其次,我们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和汉语史中“着”的语法化两个角度解释了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最后,我们从PaulJ.Hopper和ElizabethClossTraugott的《Grammaticalization》中受到启发,从动词与宾语的语义特征的角度试图解释B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

一、“NL+V+着+NM”结构的语法意义

先看下列实例:

(1)戏台上演着戏。

(2)戏台上坐着主席团。

(3)戏台上拉着帷幕。

其中,例(1)、例(2)、例(3)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例(1)表动态,表活动,表示“演戏”这个动作的正在进行与持续,即动作已经开始,尚未结束。我们把表动作进行的这类“NL+V+着+NM”结构称为A式。例(2)表静态的存在,大致相当于“有”,表示“戏台上”这一位置有“主席团”的存在。我们把表静态存在的这类“NL+V+着+NM”结构称为B式。例(3)表状态的持续,是“拉帷幕”这一动作结束之后遗留下来的状态。我们把表状态持续的这类“NL+V+着+NM”结构称为C式。

二、对“NL+V+着+NM”结构变换的描写

陆俭明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也表达了其对“NL+V+着+NM”结构变换的看法。陆先生认为,表动作进行的A式可以变换为:NL+正在+V+NM(我们称之为D式)[1](P89)。我们赞同其观点。举例如下:

A式NL+V+着+NM=>D式NP+正在+V+NM

(4)戏台上演着戏。=>戏台上正在演戏。

(5)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

(6)外面下着雨。=>外面正在下雨。

(7)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正在跳舞。

(8)操场上放映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映电影。

(9)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10)炉子上熬着粥。=>炉子上正在熬粥。

(11)操场上放着风筝。=>操场上正在放风筝。

(12)锅里炖着肉。=>锅里正在炖肉。

(13)电视里说着相声。=>电视里正在说相声。

…………

而对表静态的“NL+V+着+NM”结构的变换,在我们所收集到的语料中,我们发现表静态的“NL+V+着+NM”结构可以有两种变换方式。我们认为,表静态存在的B式可变换为:NM+V+在+NL(我们称之为E式),表状态持续的C式可变换为NL+的+NM+V+着(我们称之为F式)。请看实例:

B式NL+V+着+NM=>E式NM+V+在+NL

(14)戏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戏台上。

(15)教室里坐着学生。=>学生坐在教室里。

(16)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17)花瓶里插着两朵玫瑰花。=>两朵玫瑰花插在花瓶里。

(18)树上钉着广告牌。=>广告牌钉在树上。

(19)左胸上别着校徽。=>校徽别在左胸上。

(20)门上贴着对联。=>对联贴在门上。

(21)枕头上绣着梅花。=>梅花绣在枕头上。

(22)前三排坐着来宾。=>来宾坐在前三排。

(23)桌子上放着书。=>书放在桌子上。

…………

C式NL+V+着+NM=>F式NL+的+NM+V+着

(24)戏台上拉着帷幕。=>戏台上的帷幕拉着。

(25)屋里亮着灯。=>屋里的灯亮着。

(26)屋里拉着窗帘。=>屋里的窗帘拉着。

(27)屋里开着电视。=>屋里的电视开着。

(28)教室里开着窗户。=>教室里的窗户开着。

(29)屋里关着门窗。=>屋里的门窗关着。

(30)教室里开着监控。=>教室里的监控开着。

(31)隔壁开着收音机。=>隔壁的收音机开着。

(32)图书馆开着空调。=>图书馆的空调开着。

(33)食堂里开着风扇。=>食堂里的风扇开着。

…………

值得注意的是,C式只能变换为F式,而不能变换为D式和E式,即

C式=>F式

C式≠>D式

C式≠>E式

例如:

C式NL+V+着+NM ≠>D式NP+正在+V+NM

(24)戏台上拉着帷幕。≠>*戏台上正在拉帷幕。

(25)屋里亮着灯。≠>*屋里正在亮灯。

(26)屋里拉着窗帘。≠>*屋里正在拉窗帘。

(27)屋里开着电视。≠>*屋里正在开电视。

(28)教室里开着窗户。≠>*教室里正在开窗户。

(29)屋里关着门窗。≠>*屋里正在关门窗。

(30)教室里开着监控。≠>*教室里正在开监控。

(31)隔壁开着收音机。≠>*隔壁正在开收音机。

(32)图书馆开着空调。≠>*图书馆正在开空调。

(33)食堂里开着风扇。≠>*食堂里正在开电风扇。

…………

我们再看看C式≠>E式的实例。

例如:

C式NL+V+着+NM≠>E式NM+V+在+NL

(24)戏台上拉着帷幕。≠>*帷幕拉在戏台上。

(25)屋里亮着灯。≠>*灯亮在屋里。

(26)屋里拉着窗帘。≠>*窗帘拉在屋里。

(27)屋里开着电视。≠>*电视开在屋里。

(28)教室里开着窗户。≠>*窗户开在教室里。

(29)屋里关着门窗。≠>*门窗关在屋里。

(30)教室里开着监控。≠>*监控开在教室里。

(31)隔壁开着收音机。≠>*收音机开在隔壁。

(32)图书馆开着空调。≠>*空调开在图书馆。

(33)食堂里开着风扇。≠>*电风扇开在食堂里

…………

由以上变换,我们可以看出:表动作进行的“NL+V+着+NM”结构(A式)可以变换为D式:NP+正在+V+NM,表静态存在的“NL+V+着+NM”结构(B式)可以变换为E式:NM+V+在+NL,表状态持续的“NL+V+着+NM”结构(C式)可以变换为F式:NL+的+NM+V+着。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NL+V+着+NM”结构,它们的变换方式却不同。下面我们谈谈“NL+V+着+NM”结构有不同变换方式的原因。

三、“NL+V+着+NM”结构变换不同的解释

(一)A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我们认为,A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A式与C式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我们不妨观察一下A式中的动词:“演”、“敲”“下[雨]”“跳[舞]”“放映”“上[课]”“熬[粥]”“放[风筝]”“炖”“说”。我们发现,A式中的动词都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我们再观察一下C式中的动词“开”“关”“拉[窗帘]”,发现这些动词都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如果我们把A式中的动词记作VA,C式中的动词记作VC,这两类动词的差别就在于:

VA[+持续]

VC[-持续]

正因为VA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所以A式可变换为D式;而VC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所以C式不能变换为D式。

(二)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陆俭明先生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出发,说明了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陆俭明先生认为,表动作进行的A式中的动词具有[—使附着][+位移]的语义特征,而表静态存在的B式中的动词具有[+使附着][-位移]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A式与B式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制约了句义动态与静态的表达,从而制约了其变换方式[2](P39)。

史维国先生从语法化的角度解释了A式与B式变换的不同。史维国先生认为,“着”前的动词有两个来源,B式的动词来源于与处所有关的静态动词,记作I;A式的动词来源于与处所无关的可持续的动词,记作II。他进一步运用了蒋绍愚先生的观点来进行解释,蒋绍愚先生指出:唐代以前,“着”只出现在I类动词之后;而唐代以后,“着”才出现于II类之后。而Hopper&Traugott指出:“语法化理论强调共时与历时研究的紧密相关,客观上这是因为语法化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历时的发展阶段,也反映在共时的语言系统里;一个形式在语法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用法可以在共时状态下并存。”[3](P20)所以,史维国先生指出,共时平面表静态存在的“NL+V+着+NM”结构(B式)对应于唐代以前的“NL+V+着+NM”结构(其中V是I类动词);表动态的“NL+V+着+NM”结构(A式)对应于唐代以后的“NP1+V+着+NP2”结构(其中V是II类动词)。从“着”的历时演变轨迹解释了共时平面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4](P27)两位先生对A式与B式不同变换的原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三)B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动词与宾语的语义关系决定的。我们从PaulJ.Hopper和Elizabeth ClossTraugott在《Grammaticalization》中关于西非语言的宾格标记的分布与限制的描述中受到启发。他们举了如下两个例子:

PaulJ.Hopper和Elizabeth Closs Traugott这样写道:“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 and object in‘laid down the book is quite different fromthat in‘laid an egg.’In the first,the object is changed(moved,grasped,ect.)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verb;theobjectis“affected”.Inthesecond,theobjectisproduced or brought about bythe action ofthe verb;the object is“effected.”The accusative case maker in G?can only be used if the object is “affected.”[6](P91)

我们从中受到启发,认为B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中的动词与宾语的语义关系不同。B式中,由于动词的动作V使得名词NM处于处所词NL的位置上,即通过V的动作使得NM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处于NL的位置上,而且NL与NM没有领属关系;而在C式中,NL与NM有领属关系,而且,名词NM处于NL的位置上并不是由于动词V的动作,而是其本来就在NL的位置上,也就是说NM并不因为动词的动作V而改变位置,动作只是改变了NM的状态。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分析一下。在属于B式中的“戏台上坐着主席团”中,“主席团”是因为“坐”这个动作而处于“戏台上”这一位置的,“主席团”和“戏台上”没有领属关系;在属于B式的“墙上挂着画”中,“画”是因为“挂”这个动作才处于“墙上”这一位置的,“画”和“墙上”没有领属关系。在属于C式的“戏台上拉着帷幕”中,“帷幕”并非因为“拉”这个动作而处于“戏台上”,而是“帷幕”本来就在“戏台上”,“拉”只是改变了帷幕的状态。再如,在属于C式的句子“屋里关着门窗”中,“门窗”并非因为“关”这个动作而处于“屋里”这一位置,而是“门窗”本来就在屋里,是屋里陈设的一部分,具有领属关系,“关”这个动作只是改变了门窗的状态。因此,是V与NM的语义关系不同使得B式与C式有不同的变换方式,使得B式与C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相当于“有”,可以变换为:NM+V+在+NL;C式表示状态的持续,可以变换为:NL+的+NM+V+着。A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动词语义特征不同,A式中的动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C式中的动词具有[-持续]的语义特征。A式与B式变换不同的原因在于其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即A式中的动词具有[—使附着][+位移]的语义特征,而B式中的动词具有[+使附着][—位移]的语义特征。而且,从汉语史的角度看,B式对应于唐代以前的“NP1+V+着+NP2”结构(其中V是I类动词);共时平面的A式对应于唐代以后的“NP1+V+着+NP2”结构(其中V是II类动词)。而B式与C式变换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动词与宾语的语义关系不同。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A式表示活动,表动态,“V+着”在意思上表示某个行为动作正在进行,可以变换为:NL+正在+V+NM。B式表示静态的存在,“V+着”在意思上大体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史维国.说两种不同的“NL+V+着+NM”结构[J].长春大学学报,2008(2).

[5]鲍尔·J·霍伯特,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语法化学说[M].梁银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PaulJ.Hopper,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靳开宇]

On Structure Transform of“NL+V++NM”

Liang Ka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

In this paper,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NL+V++NM”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the table moves to“NL+V++NM”structure(the A type)can transform into+V+NM NL+;static existence“NL+V+a+NM”structure(the B type),transform into NM+V+in+NL;state table continued“NL+ V+a+NM structure(the C type)can transform into NL++NM+V+.Second,try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reasons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The reason that A type and C type are different is whether the two verbs in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continued.In addition,the paper us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from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erbs and Chinese history of“two”to explain the A style and B styl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reasons.Finally,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erbs and objects,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 and C.

“NL+V+the+NM”structure;transformation;dynamic;static;continuous

C933

A

2095-0438(2016)08-0085-04

2016-06-01

梁凯(1993-),女,山西定襄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戏台帷幕静态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刘雯 每次躲在帷幕后向前看
帷幕 情意浓浓超惬意
山西古戏台掠影
第85届中国电子展圆满落下帷幕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
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