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军, 杨泽青, 周 围, 张 鹏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红桥 300000)
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
肖艳军, 杨泽青, 周围, 张鹏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红桥300000)
针对市场化发展的新要求,河北工业大学测控专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针对实际情况对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与探索,总结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并在本专业实施,这必将对测控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测控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教育部于1997年对测控领域相关的11个专业归纳成的一个宽口径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下称测控专业),它是教育部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所属的唯一的本科专业,目前已超过 180所高校设置这个专业。测控专业已从单纯机械结构、机电结合或光电结合的结构发展成为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1]。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纳米技术的发展,测控专业呈现出虚拟化、网络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也相应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培养规格向多样化发展,测控专业人才的复合型特征日渐凸显;学科内容的扩充使得仪器仪表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更新,覆盖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复合程度越来越大等[2]。
国内各高校测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也在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测控专业提出了“宽基础应宽厚并重、强实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重创新重在创新环境建设”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了改革;武汉工程大学的测控专业提出了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东南大学提出了“研究型”和“复合型”相结合的高级人才培养目标;中国计量学院提出了“突出计量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3]。
我校测控专业也同样经历了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考验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自身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冲击。原有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的不足凸显:宽而不厚、广而不实、背景不深、特色不足、体系残缺、模式老化、创新不够。我们的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就业率不高,竞争力不足,学生专业信心减弱,综合技术素质下滑,对学科的支撑度下降。这些问题也对测控专业的招生带来了严重冲击,生源质量明显降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相应改革。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是首要改革对象,也就是在新形势下重新规划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符合培养目标和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2.1明确培养目标
在充分调研、考察、研讨、论证等基础上,重新定位和明确我校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该目标的确定要坚持3个原则和要求:
(1) 满足市场对测控人才的需求。新目标所培养的测控本科毕业生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适应学科融合与发展的需要。测控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唯一本科专业,从学科角度看,这本身就是较高的要求,测控要有所发展,必须服从于学科的发展,由于测控专业要求的宽口径,则本专业更要服从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4]。
(3) 具有河北工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工学并举”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同样对于测控也是立身的法宝,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同样要求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另外,由于全国各个高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历史各不相同,各自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方面应具有自己的特色,以专业特色争取地位和影响[5]。
2.2培养教学特色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培养建立并突出建设符合我校测控专业的本科教学特色,在某些情况下,特色决定成败,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时赢得企业青睐的关键就是专业特色,尤其是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特色的培养,也就是特色创新力的培养。
2.3建设本科教学体系
研究和重新规划符合培养目标的本科教学体系,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方向,特色是亮点,而本科教学体系就是保障。要在充分调研、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校特色的测控专业培养的本科教学体系。建立符合目标要求的测控人才培养模式[6]。
社会在发展,改革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
改革需要抓住关键问题并解决关键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现实情况,结合学科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准确描述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和具体要求是创新性探索的关键问题。我们提出本专业的毕业生将“能做测控系统,能做检测电路,能设计测控仪器”,学生能实实在在感觉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增强[7]。为此,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以市场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服务于仪器仪表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测控技术与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测控系统与仪器综合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且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专门人才[8]。在一个准确目标的指导下,面向不同行业,运用不同支持,实现不同要求。我们总结培养目标为“一三三三”培养模式,即一个目标作为指引,三个本科培养方向特色群,三大专业实践特色模块,构建三个层次梯度,即厚基础的基础创新培养、宽口径的选修课特色群、重实践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形成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的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框图如图1所示。本项目采用“一三三三”模式是为了能够创新性地将目标、特色、模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结合。
图1 “一三三三”模式框图
探索需要方法,改革需要思路。结合我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我校设有国家级创新中心,在有关教师指导下确定运用TRIZ理论和大学教学改革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兴起的专业评估的核心要求来进行深入研究。
4.1指导思想
其指导思想分为3个层面:
(1) 拟采用TRIZ理论进行顶层设计,即给出我们想要的目标,运用INVENTIONTOOL-Ⅱ软件对结构环境的设计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解决项目中的冲突与缺陷。
(2) 在基于TRIZ理论找出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大学教学改革方法论”来贯穿本项目推进的整个过程。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方法的理论。
(3) 以未来专业评估为目标和要求来指引我们的具体工作。
4.2有针对性的工作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1) 重新组织定期的教学研讨并以此作为不断修订并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的方法,建立了良好的教研互动平台。
(2) 围绕培养目标重新梳理和规划课程群,建立课程群对于目标的强有力支撑。
(3) 定期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动态优化教学内容,使专业课既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出本专业,尤其是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培养方向的最新发展。
(4) 以知识体系为平台,构建知识相互支撑架构,使课程之间、课程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托。
(5) 不断提升和加强实践环节,建立有竞争性的实践培养模式[9]。
本项目对于测控专业教学中旧的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与新目标相适应的教育观念的真正确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转变,进而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0]。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探索本专业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可以科学推进人才的培养。从长远看,本次改革对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本专业的就业率有着重要意义。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学生就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测控人才,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学习就有针对性,从而会促进学生的就业,使本专业能够跟得上我国专业改革的大方向,更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新需求[11]。
在探索本项目之前,已经对我校测控专业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和PLC课程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授课改革、实验改革、鼓励竞赛和考试改革几个方面,并最终取得良好成效:学生课堂互动、课程设计、考试成绩、毕业设计以及竞赛成绩都要优于之前。再结合本项目的特色实施,测控专业的毕业生将“能做测控系统,能做检测电路,能设计测控仪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增强[12]。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改革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会真正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确立。我校的测控专业是河北省唯一的“211工程”背景下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项目推广的应用价值将是巨大的,必将为我校、我省等测控人才培养提供一条新的路线和方式。
References)
[1] 黄家才,温秀兰,张爽.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 86.
[2] 李文涛,李忠虎,左鸿飞.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4(2): 8-10.
[3] 徐永祥,刘珍,梅秀庄,等.内蒙古工业大学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条件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105.
[4] 王淑琴,徐宏飞. 面向应用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9):67-68.
[5] 刘宇真. 有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科技风,2015(9):222.
[6] 周雪梅,何昆鹏,高延滨,等. 测控技术专业“卓越”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125-126.
[7] 黄新,许川佩,殷贤华. 测控专业“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83-85.
[8] 高小利.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状及应对措施探究[J]. 化工管理,2014(6):74.
[9] 桑宏强,张建业,随修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放实验室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249.
[10] 钟秉翔,杨君岭,柏俊杰.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7-98.
[11] 张登攀,朱红丽. 测控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交互式创新实践教学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1):64-66.
[12] 肖艳军,孙英培,孟宪乐,等. 关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PLC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4(8):23.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goals and patterns of talent cultivating fo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Xiao Yanjun, Yang Zeqing, Zhou Wei, Zhang P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00, China)
Considering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market development, th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i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fac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iming at the circumstance mentioned above,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ng goals and patterns for th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is paper summarizes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key issues and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n carries them out on the subject. These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a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cultivating goals; cultivating patterns
10.16791/j.cnki.sjg.2016.03.006
2015- 09- 21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03008);基于CDIO理念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机械及仪器课程群建设与实践(201403010)
肖艳军(1976—),男,,河北沧州,博士,副教授,测控系副主任,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余热利用技术、新能源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等研究.
E-mail:x_yanjun2009@163.com
G642.0
A
1002-4956(2016)3- 002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