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研究
——以小学课外英语教学为例

2016-09-06 03:54:49曲茜美
中国电化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记笔记学习策略研究者

曲茜美,缪 蓉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中心信息教研部,浙江 杭州 310030;2.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学习科学实验室,北京 10087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研究
——以小学课外英语教学为例

曲茜美1,缪 蓉2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中心信息教研部,浙江 杭州 310030;2.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学习科学实验室,北京 100871)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该文以一个课外英语培训机构中某班级的四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他们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者更多在网上记笔记;第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梳理非常重要;第三,从理论上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重复学习的条件,但从实践上看,重复学习的实现还需要学习动机的支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策略

一、引言

自从近年来翻转课堂在美国的兴起,中国很多学校和机构也开始践行这种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运用等,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当前国内学术领域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的文章是总结概念、特征以及国外的案例。本文作者以“翻转课堂”和“学习策略”两个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发现专门研究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策略的文章非常少。笔者十分有兴趣探究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时的过程、行为以及策略。实地调研了一家践行这种模式的课外英语机构,将从“学习策略”这个视角探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有怎样的特点?第二,从学习策略角度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怎样的效果?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

(一)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比较知名的是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专家乔以斯和韦尔。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1]。

国内学者对于模式的理解中,有的偏向于“结构”,于是,教学模式的内涵被定义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2]。也有人倾向于将模式理解为过程,由此教学模式被定义为,“教学过程的模式,简称教学模式。它作为教学论的一个特定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3]。

本文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既包含理论层面又包含实践层面,包含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还包含为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教学管理。本文中研究的主要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还没有给出统一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传统教学中,课上老师进行讲解,课下学生通过作业进行深度理解;而一种新型的模式是,学生在课下学习讲解,在课堂上参与深入理解,研究者将这种模式称之为翻转课堂[4]。张金磊从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转课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纵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导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5]。

Sophia等众多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转课堂的定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6-9]。根据以上学者所提出的概念,研究者将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为: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课堂上老师需要讲授的知识作为学习资源、以作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课下完成资源的学习,课堂时间用来开展答疑解惑、互动以及进一步的知识应用和拓展。

(三)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是从1956年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进行人工概念的研究开始的。学习策略作为一个明显的概念被人们提出,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学习策略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受到关注的话题之一,许多关注策略教学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10]。

王雪婧认为,学习策略是为实现学习目标采取的学习方法或计划。学习策略的核心,在于针对学习者特征及任务背景、要求,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或途径实现学习目标,达到最优的学习成效[11]。易立梅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等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10位英语水平优秀的非英语母语学习者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在英语教学中最有效、最常用的策略,分别是:计划、自我评估、记笔记、联想和情感策略[12]。O'Malley与Chamot在其专著中对于学习策略给出了具体的分类,其中“认知策略”中列出了“重复、分组、总结、记笔记”等维度[13]。

这些分类对研究者很有启发,尤其针对“重复”这一维度,因为在前文对翻转课堂的文献述评中提到过,翻转课堂的特征之一是学生可以在课下对老师的教学资源进行重复学习,因此,研究将对“重复”这一策略进行分析。学习计划作为学习习惯的一个部分,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磨练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身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的提高[1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笔记就是新旧知识的一个累积[15]。

综上,本研究关注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本文中讨论的学习策略包括做计划、记笔记和重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6]。质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倾向于产生文字的工作,如非结构化的访谈和直接观察法。本论文研究的是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策略,这是一个过程性研究而不是一个事件,需要研究者通过一个较长时间内的观察和追踪调查,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交流,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这个研究适合选择运用质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研究者联系了一家实施翻转课堂的课外英语培训机构,研究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班级的四名学生以及主讲教师周老师。这四名学生对应正规学校的四年级,他们十岁左右,名字分别是Jack,Quncy, Lily和Kitty。

(三)教学模式

培训机构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基本的知识点录制成教学视频、设计相应学习任务(例如练习题)、开发教学游戏,学生每周需要在网上完成五次在线学习,之后参加每周一次的面授课,在课堂上完成答疑解惑和知识运用。

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同时根据小学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和授课内容,研究者调研的这家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课前通过网络对教学资源进行学习,面授课堂上解决疑惑问题,将知识讲解和知识内化顺序予以翻转,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培训机构使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该机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翻转课堂,学习过程与前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致。

1.课前

每周一次面授课,在课前的一周,学生需要在该机构的学习平台上完成5次网络学习,学习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学习平台上有机构开发制作的教学视频和交互式课件,当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进度;同时,针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性不强的特点,该学习机构为学生开发的自学材料还特意加入了游戏化的元素,基于多媒体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该机构开发形式多样、轻松有趣的任务型人机互动英语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和习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网络后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能够通过线上学习系统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准备有针对性的面授方案。

2.课中

在面授课堂中,教师首先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进行热身。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根据在线平台中学生完成任务时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在过去的一周中网络学习的知识点框架。在“知识运用方面”,老师还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说和写的练习,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入地掌握。该部分主要通过授课教师进行活动设计来完成。课堂的最后,教师会拓展讲解一些高阶的知识、进行总结及布置作业等。

(五)研究工具

由于翻转课堂分为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两个部分,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本文主要关注学习策略中的学习计划、记笔记和重复,研究者设计的具体学习策略也会针对两种环境进行讨论,如下表所示。

不同环境下的学习策略

需要特意说明两点:第一,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重复学习,对于自己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重复学习,因此在网络学习中学习策略加入了“重复”这一元素。第二,除了考察学习计划、记笔记和重复这三个学习策略外,研究者在研究中试着发现学生们其他的学习策略,因此单独列出了这一项。研究者编制了课堂观察表,以便于进行课堂观察的时候具有目的性;研究者还编制了针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三份访谈提纲,以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

四、数据分析

(一)学习计划

研究者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了解了学生做计划的情况。四名学生对于学习计划的含义并不是十分了解。研究者对班级中四名学生做了关于“是否制定学习计划”的访谈,情况如下:

研究者:你们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吗?

Jack:什么是学习计划?

Quncy:就是怎么预习、怎么复习、怎么学习。

研究者:对。

Jack:就是学习安排是吗。

研究者:是。

Jack:好像没有。

周老师解释说,“Jack的回答实际上代表了普遍的一个现象,在我们这里,教学安排一般都是由老师安排好,甚至都不是我们这些授课老师,而是我们机构负责课程安排的老师来设置的,讲语法还是讲单词,都是他们定好。因此学生就是跟着走的,他们不会自己再来制定学习计划,他们甚至都没有计划的概念。”

这名任课教师和四名学生都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发生制定计划的学习行为。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课下的网络学习中,学生开始时会出现“突击”的情况,即在面授课的前一天突击完成5讲的网络学习内容。该机构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们,对于英语学习来讲,应该保持每天都训练的节奏,突击不利于英语学习效果的改善。于是,该机构的老师通过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当发现学生没有将5次学习内容合理而均匀安排时,就会通过给学生发站内信或电话联系家长的方式来督促学生。通过这样的监督来“强制”要求学生计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在一周的时间内安排好5天的时间来完成网络学习,以及每天安排好时间段来完成这一项“课外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做计划这个学习策略,在本研究环境下,应该是没有体现的,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另一方面也和课外的辅导培训性质有关。

(二)记笔记

1.网络学习

关于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是否会记笔记,研究者主要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访谈来获得数据并进行分析。

研究者:你平时记笔记吗?

Jack:记,把不会的单词记在本子上。(非常骄傲地说)

Quncy:我会记很多很多。我把线上练习的小问号中的单词都整理下来了(“小问号中的单词”指的是线上练习的补充词汇)。

Kitty:会,写在Study Map上。

研究者:你会另外整理到本子上吗?

Kitty:不会,嫌麻烦。

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的询问,学生口中所说的“会记在本子上”中的“本子”实际上是该英语培训机构网络上的Study Map,即一个集笔记本与练习题为一体的本子。学生需要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按照Study Map上规定的格式,将相应的单词或者其他知识点整理上去。在Study Map中,老师对于每一个Lesson都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记录的点,例如Lesson1要求学生记录关于“Animals”的单词,Jack整理的笔记内容为“Panda、Fox、Lion、Tiger”;关于“Colors”的单词有“Green、Red、Yellow、Blue、Black、Orange”;关于语法知识,Jack整理的笔记内容是:

(1)名词复数变化:Boxes、Buses、Fishes、Matches、Volcanoes、Potatoes、Tomatoes;

(2)动词三单形式:Mixes、Washes、Passes、Watches、Do、Have、Go。

从Jack的笔记可以看出,他正试着整理出在名词复数变化和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比较特殊的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对于记笔记的具体概念不是十分清晰,但是老师的这种引导已经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在课下养成了记笔记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一些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会将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好的单词单独整理下来。

2.课堂学习

在课堂面授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整理的笔记,这一活动会帮助学生更加认真地在课下做好笔记。对于课堂学习中学生记笔记的情况,这里展示一组案例镜头。

周老师:这道题你不应该错呀!句子结构很简单!

Jack:嗯,我主要是不知道Train是什么意思。

周老师:啊?你不知道Train是什么意思啊!在旁边记一下,Train的意思是“火车”。

这时候Kitty突然插话:我要写吗?

从上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在Kitty的观念里,记笔记这种事情通常情况下是老师要求之后才需要写,衡量是否要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师是否要求,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

不仅学生这样认为,老师们也有这样的潜意识。例如对教学主任于老师访谈时,她说:“我们对孩子记笔记的要求不是很高。语法的话在书的后面都有。除非一些英语水平比较高的班级,我会额外的增加一些课外的、补充的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自己记笔记。”从上面的观察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是否记笔记”是老师们“要求的”或者老师们认为孩子是否“应该”记笔记。我们认为,记笔记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策略,网络提供的记笔记方式(Study Map)已经逐渐成为学生记笔记的主要方式,在网络学习中一边学知识一边整理笔记,课堂中通过安排各种学习活动来巩固学习成果。

(三)重复

翻转课堂的优势之一在于课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快速略过已经学会的知识点,而对于接受知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将网络上的学习内容重复观看,对于后者的优势似乎更加明显。

在该班级的四个学生当中,学习成绩比较靠前的是Lily和Quncy。而根据周老师的话,“Lily在做线上练习的时候,如果对系统给出的分数不满意,她会关掉系统然后重新做,这样就可以刷分获得更高的分数。”Quncy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暂停视频,将小问号中的单词整理到本子上”。这两名学生确实利用到了翻转课堂的这项优势。然而对于Kitty和Jack来讲却不完全是这样。

研究者:线上学习的节奏你觉得快还是慢?如果快,你会重复学习吗?线上讲解的知识点你能全部学会吗?

Kitty:有的时候会快。

研究者:快的时候你会重复学习吗?

Kitty:不会。反正即使错了我也不怕,错了就错了。

周老师:有的学生是会刷分来获得更高的分数,但是Jack不会的,你看他有的时候甚至有得零分的时候。

Kitty和Jack是班上相对不好学和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而Lily和Quncy的成绩和学习习惯都要好一些,同时她们两个也能灵活运动网络学习自定步调的优势;相反,Kitty和Jack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周老师说在平时的测试成绩上,Kitty和Jack也比较靠后。

总结来讲,主要是两名学优生会重复学习,第一遍没听懂,想再学习一下;或者关掉在线学习系统重新做题刷新更高的分数。另外两名学生的成绩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他们俩很少重复学习,只追求将在线学习的内容学完,完成任务。

这样来看,反而是成绩在前的“学优生”可能会为了获得更高的在线学习成绩等原因重复学习;而成绩偏后的“学困生”反而没有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下可以“重复”学习的优势。研究者认为,在线学习资源为重复学习提供了条件,但是实施重复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

(四)其他策略——知识点系统梳理

研究者在课堂观察和后期研究的过程中试图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学生们是否使用一些其他的学习策略。不过研究者没有发现学生使用其他的学习策略,然而研究者发现授课教师周老师在面授环节中设置一个“知识点系统梳理”的环节,研究者认为“知识点系统梳理”是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鉴于教与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研究者认为在对于这一个教学策略的讨论也十分有意义。

对于“知识点系统梳理”,让研究者联想到了图式理论。图式(Schema)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认知图式的概念,认为概念并非孤立地储存在记忆中,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了反映现实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当前很多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过程与知识(特别是图式)等方面的差异[17]。比如Lawson和Chinnappan认为,有效组织的知识将更容易被接近,并且更多地被联系起来。如果这一点是正确的,知识的组织性或者说图示的结构化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18]。

图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图式来源于重复”:从根本上说,图式的生成,就是来源于统一范畴的知识的不断重复。图式本身正是对重复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同一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所作的编码。每当人们遇到这一范畴的某个陌生成员,即使它在某些细小的方面发生了变异,人们还是会认定它与自己划定的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不必从零开始对它进行划分[19]。例如,周老师在讲解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形式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类词语:以f或fe结尾的需要变为ves,例如Leaf—Leaves,Wife—Wives,以及Thief—Thieves,这样的总结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图式,帮助学生寻找到规定规律,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之后学生遇到以f或fe结尾的其他单词便可以用到该规律。

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的面授环节中,有时会过于关注设计和组织活动以及讨论,过于削弱老师的讲授内容,而图式理论则建议我们在实践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面授课堂中帮助学生将课下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所学知识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很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对于学习策略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学习者更多地在网上记笔记

从前文的数据分析部分可以看出,在网络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前规定了记笔记的部分框架,例如整理好当天网络学习中关于Furniture的单词、关于Colors的单词或者网络学习中新学到的语法,学生可以一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一边整理笔记。而且,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不仅仅体现在网络学习中笔记的整理框架和模板,在面授课堂中,翻转课堂的模式让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展示课下的笔记,这对于学生的笔记整理也是一种正向促进。

2.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梳理非常重要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往往是零碎而短小的,而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来说,知识的结构非常重要。正如图式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概念并非孤立地储存在记忆中,而是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组织性或者说图示的结构化程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常规课堂上,教师们还是比较重视知识的梳理的,而翻转课堂的理念中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关注得比较多,导致一些老师会过于关注活动的设计以及拓展内容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点的重新梳理,然而知识点的梳理却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虽然主要是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但是研究者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知识点的系统梳理这一项教学策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特别需要着重强调,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发现。

3.从理论上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重复学习的条件,但从实践上看,重复学习的实现还需要学习动机的支持

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因为在以往的结论中,学者们通常认为,翻转课堂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暂停、重复学习等方式跟上教学节奏。而经过研究者的观察,很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涨,他们在课下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是“尽量节省时间”“完成老师要求的最基本的任务”。相比之下,一些学优生会对自己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再次学习,或者在测试中,通过重复的方式来刷新一个更高的分数。

因此,我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虽然提供了重复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上学习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动机是更加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翻转课堂提供的重复条件也是不能形成实在的效果的。

(二)建议

1.加强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引导作用,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小学生的自控力和学习策略都还未成熟,因此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个性化的课下学习作业——要求部分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的时候对教学视频重复观看两遍、笔记需满一页,或者要求学生每次面授时至少请教老师一定数量的、没看懂的问题。也可以建议家长在学生做线上自学的同时进行监督,保证学生在课下自学的过程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个性化安排。

2.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用教学策略来积极影响学生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还未产生“学习策略”的年纪,老师的适当引导可能是学生未来成长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可以从“引导学生解读自己的学习策略”开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例如在记笔记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去整理好相应的知识点。引导记笔记可以适当采用“激励”的措施,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记录下网络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点,老师可以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给学生一定的奖励(例如该分数与最终成绩评定挂钩等)。

鉴于小学生还未对学习策略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想法,老师除了适当引导,也可以设计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运用自己的“教学策略”来更好地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正如前文数据分析时说道,翻转课堂将老师和课堂时间解放出来,因此老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运用一些例如团队合作以及语言应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多地去合作、去表达、去表现、去表演,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正向刺激。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要形成“学习策略”的年龄段,老师的适当引导会帮助学生迈出重要的一步。

[1] 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78.

[2] 弋树戈,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1,(5):4-6.

[3] 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4] Lage, M.J.,Platt, G.J. &Treglia, M.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5]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B/OL]. http://www.doc88.com/p-7042012137743.html,2015-01-14.

[6]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105-109.

[7]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8] Sophia. Sophia Survey Finds Student Grades Improve When Teachers“Flip” Their Classroom[DB/OL].http://www.sophia.org/news/sophiasurvey-finds-student-grades-improve-when-te,2013-06-09.

[9] 苏仰娜,黄映玲.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15,(10):60-67.

[10] 郭伟锋.实验室环境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4-16

[11] 王雪婧.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2] 易立梅.英语专业新闻听力策略[J].考试周刊,2007,32(62):15-16.

[13] J.Michael O’Malley& 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6.

[14] 梁友艳.小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15] 刘丕君.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6.

[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89.

[17] 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7.

[18] Lawson, M.J. &Chinnappan, M.. Knowledge Connectedness in Geometry problem Solving[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0,31(1):26-43.

[19] 刘慧媛.改善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0.

责任编辑:宋灵青

A Research on Learning Strategie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A Case of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Study

Qu Ximei1, Miao Rong2
(1.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Teaching Center, Zhejiang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2.Learning Science Lab,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In recent years,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education field. We have been study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n an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teaching institution, where flipped classroom is used. In this paper, we us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objects of study are four students and a teacher in one class. After data analysis, we have got three conclusions: Firstly, learners prefer taking notes online to doing that in face-to-face class; Secondly,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buil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ing; Thir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flipped classroom provides the chances of repeating learning for students. However, in practice, learners also need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to fulfill repeating learn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Learning Strategies

G434

:A

1006—9860(2016)03—0114—06

曲茜美: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游戏化教学、教师专业发展(natasha210@126.com)。

缪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网络教育、教师专业发展(miao@gse.pku.edu.cn)。

2016年1月14日

猜你喜欢
记笔记学习策略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用手写记笔记
害怕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