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京 董军格 陈秀荣 杨 娜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刘京董军格1陈秀荣2杨娜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的影响,并评价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行肌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糖尿病足;外治法;按摩;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患者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足部动脉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继而发生溃疡或坏疽[1],是糖
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机体上的痛苦,而且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早期有效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成为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2012-01—2013-12,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45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一般资料全部90例均为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7岁,平均(55.1±12.4)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10.5±3.7)年;糖尿病足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3±2.7)个月;中医辨证寒湿阻络型21例,血脉瘀阻型24例。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9岁,平均(54.5±10.9)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11.3±3.5)年;糖尿病足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6±3.1)个月;中医辨证寒湿阻络型20例,血脉瘀阻型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糖尿病足病诊疗新进展》中糖尿病足的诊断及Wagner分级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脱疽的诊断标准[2]。Wagner分级:0级,有发生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脓肿或者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者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者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1.2.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选择Wagner分级0~1级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无中风偏瘫。1.2.3排除标准Wagner分级2~5级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患有精神类疾病配合治疗有障碍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积极控制患者血糖,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有溃疡创面者每日常规无菌换药,并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禁酒。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治疗。
1.3.2.1中药足浴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中药方剂。寒湿阻络型:桂枝10 g,制川乌头10 g,黄芪20 g,当归12 g,赤芍药15 g,川芎12 g,牛膝10 g,鸡血藤30 g,红花6 g;血脉瘀阻型:山茱萸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五味子12 g,牡丹皮
12 g,茯苓15 g,山药15 g,玄参15 g,鸡血藤20 g,川芎12 g,红花12 g,地龙12 g。日1剂,水煎取汁2 000 mL,待药液温度降到40 ℃左右时进行足浴,药液要没过足踝部,温泡30 min,每日2次,早、晚各1次。足浴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指导,一般避开静脉输液高峰期及进餐时间,足浴前应排尽大小便,关闭好门窗,冬季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防止感冒,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及下肢,注意足部保暖。
1.3.2.2足部按摩足浴后进行足部按摩治疗。将右足用厚干毛巾裹住保暖,先对左足进行按摩,按摩顺序:足趾(多用掐法)→足底(多用擦法)→足背(捏法或揉法)→足跟(叩法)→足腕(摇法)→小腿(推法),每个部位按摩2 min左右。在按摩过程中可对一些常用穴位进行重点刺激,如足三里、涌泉、三阴交、阳陵泉、解溪、阴陵泉及委中等。同样的方法按摩右侧,每日2次,每次20 min。对伴有溃疡者应避开溃疡处,手法宜轻柔,按摩后及时穿好衣袜注意保暖。
1.3.3疗程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行肌电图检查比较2组治疗前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变化。
1.5疗效标准临床痊愈: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症状消失,肢体末梢循环畅通,检查肢端血流正常;显效: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症状明显好转,皮肤颜色明显好转,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及血流明显改善;有效: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症状好转,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及肢端血流有改善;无效: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症状无改善或病情继续恶化[1]。
2.1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5例,临床痊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45例,临床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经秩和检验,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治疗前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均有提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P<0.0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也日渐增多,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3]。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包括神经和血管病变两部分,但其相互之间往往无法截然分开,临床上以混合型病变为多见,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坏疽,甚至截肢,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观察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是评价患者神经病变程度的的重要指标[5]。
糖尿病足属中医学痹证、脱疽的范畴,认为本病主要是消渴日久,肝肾不足,气阴两虚,血脉瘀阻,或寒凝阻络,脉络阻滞,血行不畅,肢端失养,而成脉痹、脱疽,故临床以温经通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为原则[6]。我们所拟寒湿阻络型患者足浴方中桂枝温阳通络;川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止痛;黄芪补中益气,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当归养血活血;赤芍药、川芎、牛膝、鸡血藤、红花活血化瘀,补血调经,止痛。血脉瘀阻型足浴方中山茱萸、女贞子、五味子补肝益肾,养血生津;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牡丹皮、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茯苓、山药健脾除湿,益气生津;鸡血藤、川芎、红花、地龙活血化瘀,破血逐瘀。同时采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一则通过足浴疗法,可以使药物借助热力作用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处,刺激局部血管和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建立侧支循环,解除血管痉挛,从而起到消肿止痛、改善肢端血液循环和营养周围神经的作用[7-8];二则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都可以在足部找到对应的反射区,通过按摩足部及下肢穴位,调整机体脏腑气机运行,促进气血循环,不仅有整体上的通调经络、运行经气的作用,还能发挥局部的活血化瘀、袪邪利气等功效,可促进细胞分化增生与肉芽组织增长,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异物提高抗感染能力的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胫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传导速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与参考。
[1]谷涌泉.糖尿病足病诊疗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4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2-53.
[3]缪琳.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7):34-35.
[4]陆西宛,朱丽华,周惟强.糖足康洗剂磁熏洗干预早期糖尿病足10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28-230.
[5]崔德芝,董男男,刘瑞霞,等.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9):23-24,27.
[6]王军,张庚扬,侯玉芬,等.中医综合外治方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期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11):946-948.
[7]郭建平.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85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74-75.
[8]张旭朝.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3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1798-1799.
[9]王芳,张留巧,徐静静,等.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防治糖尿病足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1062-1064.
[10]王晔琳,裴燕.中药熏洗配合足底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9-30.
(本文编辑:石康)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1.018
刘京(1982—),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内分泌科护理及管理工作。
R244.1;R244.9;R587.29
A
1002-2619(2016)01-0057-03
2014-04-17)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4169)
1河北省中医院骨一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2河北省中医院护理部,河北石家庄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