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对颈椎屈伸肌力比及其康复的影响*

2016-09-02 00:59陈振华陈水金
光明中医 2016年15期
关键词:肌群肌力颈椎病

陈振华 陈水金



悬吊运动对颈椎屈伸肌力比及其康复的影响*

陈振华陈水金△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改善颈椎前屈后伸肌力比例对颈椎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入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颈椎神经肌肉多功能检测系统(Multi-cervial Unit,MCU)检测仪和简化McGill量表评定治疗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改善颈椎前屈后伸肌力比例对颈椎病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颈椎病;悬吊运动;推拿;前屈后伸肌力比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既往大多学者认为颈椎病的发生是椎间盘、椎体及小关节退变所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颈椎周围肌肉组织退变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4]。颈部肌肉群的协调性有利于维持头颈部的运动平衡。但是,在年龄、职业、环境等不同因素作用下促发或加速颈部肌肉退变,当颈部肌肉退变到一定程度可引起颈部生物力学的失衡,导致产生颈椎病[5]。笔者通过悬吊运动训练改善颈椎前屈后伸肌力比例对颈椎病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体征 X线片表现确诊为颈椎病。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9.83±10.51)岁,病程3~6月,平均病程(2.03±0.76)月。对照组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56±11.32)岁,病程3~6月,平均病程(2.12±0.69)月。2组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6]。

1.3纳入标准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都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依从性强,能够理解治疗和检查要求,同意完成试验的患者。

1.4排除标准脊髓损伤、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脱位、骨折、结核、肿瘤等;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等疾病;接受其他治疗,服用其他药物不能停用者或正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依从性差者。

1.5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悬吊运动训练:①仰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起始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下放一个滚筒,中分带非弹性绳固定支撑头部,要求患者正常的颈椎位置是在中立位内。动作:治疗师双手的拇指置于胸锁乳突肌,其余手指置于项部缓慢诱导下压颈椎,而后缓慢的移开手告诉患者保持住姿势,尽量放松颈部外周肌肉。一组动作坚持2min。每次治疗量为3~5组。②仰卧位肩关节外展。起始位:患者仰卧位,肩部中轴正对着悬吊装置下,手臂平行于身体两侧,用窄带非弹性绳在上臂的远端(肘关节上缘),中分带使用弹性绳支撑于头部,宽带使用弹性绳固定于骨盆处,腘窝处放个滚筒。动作:肘关节伸直,通过手臂向下压吊带抬高身体离开床面,身体保持在一个水平位置,移动手臂向外展,在外展90°时外旋肩关节,之后继续外展,尽可能的把手臂向头部方向移动。每次治疗量3~5组。③俯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起始位:患者俯卧位,踝关节下放一个滚筒以使患者放松,中分带用非弹性绳固定支撑头部,中分带一边在鼻根处另外一边在前额处,调整中分带的高度使患者在最舒适的位置,这个位置要求患者的正常颈椎屈度是在中立位域内。动作:治疗师用四个指头指间腹部轻轻的放在颈椎两侧胸锁乳突肌的中部,缓慢诱导上抬颈椎中部,使颈椎前凸减少约2 mm,缓慢的移开手告诉患者保持住姿势,且颈部外周大肌肉放松。一组动作坚持2min。每次治疗量为3~5组。

1.5.2对照组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书上常规的推拿治疗方案。① 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部。② 当患者颈肩背部肌肉逐渐放松之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③ 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向两侧分推。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1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7主要指标①颈椎神经肌肉多功能检测系统(Multi-cervial Unit,MCU)检测仪。②疼痛评定采用 McGill 疼痛询问表(MPQ)。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等长肌力的变化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后伸等长肌力的变化 (例,±s)

2.2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和后伸肌群肌群等长收缩力比值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前屈和后伸肌群等长收缩力比值(F/E) 

2.3两组治疗前后MPQ评分的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PQ评分的变化 

3 讨论

颈椎是脊柱中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差。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认为随着学习、工作的压力增加,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7,8],如果长时间伏案工作和看显示屏,聚精会神地小视角用眼,并同时用手的过程中,颈椎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会导致各部分负荷不均匀,颈椎便逐渐改变它原有的生理状况。长时间保持屈颈姿势,颈屈/伸肌群对抗因重力而产生的前负荷,呈向心/离心性收缩,可引起肌纤维损伤、肌力减弱,直接导致颈椎动静力平衡破坏及力学性能降低而加剧颈椎的退变。颈椎过伸性损伤后有60%存在颈椎间盘突出,屈曲性损伤中有35%~40%存在颈椎间盘突出[9]。有学者指出[10~12],颈椎前屈和后伸肌群收缩力比值(F/E)的变化是从宏观角度衡量颈椎肌肉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人颈椎F/E 值较为稳定,颈椎病患者F/E 值增高,颈后伸肌群肌力降低,颈前屈和后伸肌群动力学平衡紊乱。因此,我们认为颈部的肌群,特别其前屈与后伸肌群,在颈椎病发病与治疗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悬吊运动训练后患者前屈和后伸肌肉力量明显比治疗前增强,在F/E值测算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F/E值比在0.5左右,通过悬吊运动治疗(S-E-T)后F/E值下降在0.43左右,而对照组推拿治疗后虽然单独前屈后伸肌肉力量有改善,但是F/E值与治疗前比没有变化。首先,F/E值的结果与之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王艳国[13]等研究颈部肌群发现,正常人F/E值在0.60~0.75 之间。Salo PK 等研究中青年健康女性颈部F/E 值为0.39,Suryanarayana L 研究18~30 岁健康志愿者F/E值,女性为0.50,男性为0.70,总比值0.59,GarcésGL研究所有年龄段比值为0.60。针对数值结果的差异,我们考虑检测仪器不同,我们采用MCU目前最有效和最完善的针对颈部疾病和颈部康复治疗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的颈椎在等长模式下的肌肉力量,这可以排除人工测试的主观性。其次,通过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后F/E值为0.43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我们认为颈部的稳定性以及颈部力学的平衡,对维持颈部运动治疗颈椎病有重要作用,颈部的稳定与力学平衡由其前部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周围肌群的正常肌力共同维持。悬吊运动主动训练治疗,通过对神经肌肉系统进行高水平刺激,训练局部稳定肌以及使肌肉感觉运动控制能力达到正常化。在颈部选用仰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和仰卧位肩关节外展,以及俯卧位颈椎中立位放置,这三组动作有效的激活颈椎脊旁深层稳定肌,建立正确的神经肌肉控制运动模式。增强肌肉的协调性,改善力学的平衡,加强脊椎的稳定性。

[1]洪雁,郑娜,赵枫林.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5):56-57.

[2]吴毅文.颈椎病病因、分型、诊断与治疗[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157-158.

[3]郭艳幸,赵庆安,陈燕坤,等.颈型颈椎病的分型与针灸治疗[J].中医正骨,2004,16(10):27-28.

[4]李亚军.针刺后溪穴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颈型颈椎病30例[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9):13.

[5]袁金兰.针刺配合湿热敷治疗颈型颈椎病145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29.

[6]孙宇,陈存贵.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2,19(2):156.

[7]姜淑云.房敏,左亚忠,等. 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 颈腰痛杂志, 2006, 27(3): 235-238.

[8]余家阔,吴毅文,戴先进,等.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47-50.

[9]Rizzolo SJ,et al. Intervertebral disc injury comphcating cervereal spine trauma. Spine, 1991,16:187.

[10]Salo PK,Ylinen JJ,Mlki EA,et al. Is strength,adhesive flexor,extensor,and rotator muscles in 220 healthy females aged 20 to 59 years[J]. J OrthopSports Phys Ther,2006,36(7):495-502.

[11]Garcés GL,MedinaD,Milutinovic L,et al.Normative database of isometric cervical strength in a healthy population[J].Med Sci Sports Exerc,2002,34(3):464-470.

[12]Suryanarayana L,Kumar S. Quantification of isometric cervical strength at different ranges of flexion and extension[J].Clin Biomech,2005,20(2):138-144.

[13]王艳国,严隽陶,房敏,等.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最大随意收缩力矩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43-45.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No.2013-2-69)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州 35000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5.044

1003-8914(2016)-15-2240-03

(本文校对:林志刚2015-11-30)

猜你喜欢
肌群肌力颈椎病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