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大学生微博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
——以重庆某高校学院微博为例
李爽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当代大学生是微博用户活跃者,以重庆西南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实证资料,调查大学生通过学院微博的信息获取行为,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行为模式出发,了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行为特征以及存在的障碍,为新媒体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大学生;微博;信息获取行为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具体而言,首先采取问卷调查法对西南大学学生进行调查,探求信息获取的整体现状,针对问卷中的不足对三位同学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对他们通过学院微博的信息获取行为有深层次了解。
对西南大学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共收回问卷145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未开通微博以及未关注学院微博),剩余有效问卷134份,有效率89.3%。样本数据分布如下:1)从性别来看,男生64人,女生70人,比例0.91:1;2)从年级来看,低年级段(大一、大二)69份,高年级段(大三、大四)65份,年级段比例0.94:1;3)从使用微博时间来看,不足1小时77人,1~2小时57人,总体使用时间较少。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通过问卷的基本情况调查得出大学生在选择信息获取渠道时,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微信、微博和QQ(所占比例分别为84.1%,76.1%,53%),可见微博的用户粘度较高,本文将微博作为媒介,进行大学生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SPSS内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0.880,问卷的可信度很理想。
1.1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由表1可得出,西南大学学生每天使用微博的时间不长,他们通常只是利用一些零碎的闲暇时间登陆微博,充分利用微博的碎片化特性,将其作为空闲时的一种消遣的方式[1]。另外,他们对学院微博的关注频率也较低,超过90%的学生每周的关注频率不超过4次。
男、女生的差异表现在每天使用微博的时间和对学院微博关注频率两方面,男生都要低于女生,这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女性比男性上网次数更频繁、上网时间更持久[2]是吻合的。通过在SPSS里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性别、使用时间、关注频率三者呈显著相关,总体上女生使用微博的时间要长于男生,他们对学院微博的关注频率也要高于男生。
1.2选择学院微博作为信息获取渠道原因分析
真实性和权威性是网络信息资源价值判断最主要的因素[3],由表2可得出,西南大学学生选取学院微博作为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原因在于学院微博所发布信息是官方发布的,来源较为可靠。
表1 性别&使用时间、关注频率的交叉列联分析
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注重信息是否能够方便获取,女生更关注信息的实效性。男生登陆微博的时间少于女生,且男生较女生而言更理性,倾向于方便地获取信息,以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女生多表现为感性,她们相比男生更需要及时地获取信息,进而快速对信息进行分享。
1.3信息需求分析
问卷题9对西南大学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其KMO值为0.814,此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396.676,自由度为45,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3)
表2 性别&关注原因的交叉列联分析
表3 信息需求解释的总方差
表4 信息需求强烈程度统计表
结果显示4个因子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71.805%,大于60%,表示保留的4个因素所构建效度相当理想。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为0.791,信度指标相当好。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重要通知类、生活常识类、校园时讯类和专业领域类信息的均值在所有选项中最大,标准差均小于1,就西南大学学生总体而言,这四类信息是大学生经常获取的信息类型。
1.4信息获取行为模式分析
问卷题10对西南大学学生获取信息经常采用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其KMO值为0.783,此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260.230,自由度为15,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5)
表5 信息获取行为模式解释的总方差
表6 信息获取行为模式统计表
表7 信息获取结果满意度解释的总方差
结果显示两个因子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70.312%,大于60%,表示保留的两个因素所构建效度相当理想。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为0.790,信度指标想当好。可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由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浏览和偶遇在所有选项中是最常运用的信息获取方式,且标准差均小于1,即就西南大学学生总体而言,这两项信息获取行为模式重要性程度差异较小,可以认为浏览和偶遇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经常采用的方式。
1.5信息获取结果满意度分析
问卷题11对西南大学学生获取信息结果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其KMO值为0.825,此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301.106,自由度为36,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7)
表8 信息获取结果满意度统计表
3个因子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64.054%,大于60%,表示保留的三个因素所构建效度相当理想。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为0.801,信度指标相当好。可提取三个主成分因子,由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学院各项通知、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生活常识类信息的满意程度最高,且标准差均小于1,即就西南大学学生总体而言,这三项满意度评价在获取信息中的重要性程度差异较小,因此,可以认为西南大学学生对获取这三种信息类型最满意。
表9 性别&信息获取障碍的交叉列联分析
1.6信息获取障碍分析
从表9得出,在信息获取障碍方面,总体结果显示各项选择的差异不明显,且频次均较高,从侧面反映出这些障碍是大多数同学共同面临的,障碍较为集中,男、女生在信息获取障碍方面的差异表现也不明显。
本次研究中的3名访谈对象年级分布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院系分别为美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和食品科学学院。
信息需求方面,结果与调查问卷基本吻合,需求多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相关,以与学校有关的信息为主,以学科专业知识和励志话语为辅。
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西南大学学生对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利用很少的问题,访谈发现,限制原因为:微博虽很多以话题的形式发布,但是涉及的内容都是普及式的,不适合展开讨论;博主未能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后期内容与主题无关,对于信息的获取没有实际的用处。所以他们通常也只是采取传统的浏览方式来获取信息。针对问卷中对专业领域类信息的满意程度不高,通过访谈发现学院微博缺少对这类信息的发布以及所发布的信息深度不够,不能满足需求。
3位受访者通过学院微博获取信息的共同障碍在于:1)学院在发布微博杂乱,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与归类,为查找增加了难度;2)学院微博发布的内容对需求的满足度较低,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3)转发无实质性微博和重复微博太多,造成了信息冗余。
大学生通过学院微博信息获取的行为特征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渠道选择的原因、信息需求、信息获取行为模式、信息获取障碍以及获取结果的满意度等方面。
前面的数据分析已经得出,超过半数的同学获取的信息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相关的,西南大学学生通过学院微博关注最多的是学院的通知类信息、专业领域的信息以及一些生活常识类信息,表明通过这个渠道获取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信息获取结果的满意度较低,学院微博需改善的地方还很多。同时,他们也表示时事新闻等信息他们更愿意通过专门的新闻类微博获取,那样更快捷,学院微博不能满足他们对专业类和学术类信息深度要求,通常也不会通过学院微博来获取上述信息。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面临的障碍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有用信息难以获取方面。
微博的出现、普及引起了很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作为微博用户的主力军,对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意义。学院微博作为沟通学院和学生的桥梁,应发挥出它的服务性功能,改进其发布策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满意度,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目标。
[1]钱颖,汪守金,金晓玲.基于用户年龄的微博信息分享行为研究[J].情报杂志,2012(11):14-18.
[2]李长江.谁更喜欢上网?男性VS女性[EB/OL].(2012-02-16)[2014-05-16].http://www.cnnic.cn/hlwfzyj/ fxszl/fxswz/201202/t20120216_33436.htm.
[3]谭峰,李娜,胡进军.网络环境下信息价值判断与选择[C]//第二十六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239-242.
[4]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1(9):36-38.
[5]靖鸣,李姗姗.微博舆论监督表达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呈现[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9):11-13.
[6]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0(3):60-63.
[7]金玲娟,刘泉凤,朱松挺.大学生微博信息利用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杭州下沙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情报探索,2014(1):46-49.
[8]Ting I H,Chang P S,Wang S L. Understanding Microblog Users for Social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J].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2012,18(4):554-576.
G2
A
2096-0360(2016)15-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