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根本特征探析

2016-09-01 03:25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王权古埃及王朝

郭 子 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古埃及文明根本特征探析

郭 子 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主要是在古王国时期完善起来的。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几乎绝对依赖于尼罗河,这主要决定于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古埃及人基本上凭借农业生产所得进行卓有成效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他们自始至终实施神圣王权制度。古埃及王权的神圣性是由作为文化内核的神圣王权观念做宣传和保障的。以特殊的文字为载体、以多神崇拜为背景的神圣王权观念,则构成了古埃及人文化观念的核心,这可以解释古埃及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何以会构成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之一。

古埃及;文明;农业;王权;文化观念

古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曾率先创造了西亚北非地区的璀璨文化和强大国家。然而,在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发展之后,它却逐渐走向衰落,最终于公元642年灭亡于阿拉伯人,成为“失落的文明”。这样,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消亡便成为埃及学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消亡,学界多有研究,也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学界关于古埃及文明起源的不同观点很多,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关于文明起源时间的争论。一些学者以古埃及最早的地域文化——巴达里文化——为文明的起源,将这个文化最早的时间点公元前4500年定为埃及文明的开端。*F.A.Hassan,“Radiocarbon Chronology of Neolithic and Pre-dynastic Sites in Upper Egypt and the Delta”,The African Archaeological Review,3 (1985),p.107.一些学者以地域性城市国家的出现为标志,认为古埃及文明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甚至更早。*M.Van De Mieroop,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Oxford:Wiley-Blackwell,2011,p.21.一些学者则以古埃及国家的统一(至少是形式上的统一)为标志,将古埃及文明的最早时间定为公元前3000年。*W.B.Emery,Archaic Egypt,Harmondsworth:Pelican,1963,p.28.甚至有学者将这一时间点确定为公元前2686年,认为早王朝仍然在进行统一事业,直到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古埃及国家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严格意义上的埃及文明才形成。*G·莫赫塔尔主编:《非洲通史》第2卷,冯世则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68页。

就古埃及文明的消亡而言,学界也有不同观点。传统上,古埃及历史大多叙述到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人占领埃及,这基本上是延续了马涅托《埃及史》的历史分期法。*Manetho,The History of Egypt with Other Works,London:William Heinemann Ltd.,1940,p.187.近些年,一些学者倾向于将古埃及历史的下限最晚延长至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Averil Cameron,et al.,eds.,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vol.XIV,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637;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甚至有学者认为古埃及文明并没有消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下来了。*Jason Thompson,A History of Egypt: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Cairo: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2008,x;Toby Wilkinson,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Egypt,New York: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2010,pp.485-486;郭丹彤:《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页。

学者们在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消亡问题上存在分歧,究其根源是他们关于“文明”和“文明消亡”等历史概念和现象的本质内涵及其成立条件的认识不一致。或者说,学者们在判断古埃及文明存与亡的问题时,所秉持的标准不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4,190,193页。恩格斯这里用的是“拼音文字”,因为他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考察的文字主要是拼音文字。实际上,古埃及文字并非拼音文字,而是介于图画文字和拼音文字之间的一种文字,或可称其为“音节文字”。本文笼统地称“文字”,不对拼音文字和音节文字做更多区分。实际上,生产力、生产关系、商品货币关系、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等等都是国家可以概括的。也就是说,文明产生的两个最主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和文字应用于文献记录。这是唯物主义史观关于文明的基本判断。*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54—111页。对作为一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文明进行界定,对进化论和新进化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视野中的文明观做全面梳理。从中不难发现,尽管后来的学术对摩尔根和恩格斯提出的文明理论有所发展或批评,但都是在承认文明作为一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大前提下进行的,而且关于文明得以形成之基本条件的认识也多是对恩格斯文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针对具体文明社会的时候,“国家的产生和文字应用于文献记录”就只是一个社会之所以为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了,而一个文明社会不同于其他文明社会的恰恰是那些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些根本特征的存在与否,构成了具体文明社会是否消亡的根本判断标准。从而,剖析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不仅是就事论事的研究,还有助于古埃及文明起源和消亡等重要问题的解答。

关于古埃及文明的特性或特征,西方学者一般将其寓于历史的叙述之中,很少对其做专门探讨。我国学者刘文鹏和令狐若明两位先生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此问题做过论证,认为古埃及文明有这样几个特性:最古老的文明,最悠久的古国;融合东西方君主制的典型的专制主义;浓厚的宗教意识及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固有的文化传统与兼收并蓄的文明。*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史学理论研究》 2000年第1期,第92—104页。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他们的研究也为本文关于古埃及文明根本特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做一些探索。所谓根本特征是指某个或某几个最能够将一个文明与其他文明区别开来的因素,而这个或这些因素也可以在其他文明中看到某些表征,但相比之下不同文明中存在的这个或这些因素又完全不同或者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例如,农业可谓是古代农耕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却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在这千差万别当中,那个能够将一文明与其他文明区别开来的元素,就是这个文明的根本特征。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都是古代文明国家的重要元素,但它们在每个文明当中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等都不尽相同。作为一个国家形态层面的文明概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农业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无疑是与这三个方面相对应的。故而,本文下面便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

一、完全依赖于尼罗河的农业生产方式

公元前6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游历埃及之后,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Herodotus,The Persian Wars,vol.1 (books i-ii),trans.by A.O.Godley,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0,ii.5.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出了尼罗河对于古埃及的重要意义。古埃及位于北非东北角,北面与地中海相接,南面隔着几个尼罗河瀑布与努比亚(现代苏丹)接壤,西边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和西奈山。地中海气候并没有使埃及征服沙漠,没有给埃及带来降雨。埃及大部分地区几乎常年无雨。古埃及人的生活与生产用水几乎完全依赖于尼罗河。尼罗河从南往北,流经埃及全境,最后注入地中海。尼罗河在流经埃及的过程中,在沙漠中间划出了一条长长的河道。尼罗河在孟菲斯(现代开罗)附近分出若干支流,形成一个扇形的三角洲地区;河水注入地中海的时候受到阻击,结果水流放缓、甚至回流,使得三角洲地区在古代多为沼泽地,不适宜农业生产。尼罗河东西两岸就是广袤的东沙漠和西沙漠,东沙漠几乎无人居住,西沙漠几个绿洲只有少量人口居住。这样,从努比亚边境到孟菲斯的尼罗河河道东西两边几公里的土地,就成为生命活动的中心。古埃及人就居住在这里,他们的衣食住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尼罗河。*K.W.Butzer,Early Hydraulic Civilization in Egypt,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6,pp.17-18.

关于古埃及人的农业耕种方式,希罗多德有记载。他说“农民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人们把种子撒到自己的土地上,把猪赶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就等待收获了。”*Herodotus,The Persian Wars,vol.1,ii.14.这或许只是孟菲斯附近的土地耕种情况,而且这可能夸大了古埃及人农业生产的简便程度。从坟墓壁画来看,古王国时期的埃及人确实有驱赶动物将种子踏入土地里的情况。例如,第5王朝高官悌伊在萨卡拉马斯塔巴墓内墙壁上描绘了两个典型的农业耕种场景。在第一个场景的下半部分,耕种者驱赶着一群羊经过耕种区域,将种子踏入松软的土壤里。在第二个场景里,除了部分场景描绘羊群将种子踏入软土中外,担负着耕种之重任的则是牛。耕种者用一头或两头牛拖拉耕犁,以便耕种。*Z.Hawass,ed.,Pyramids: Treasures Mysteries and New Discoveries in Egypt,Vercelli: White Star Publishers,2011,pp.320-321.从这两幅画,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农业耕种并非像希罗多德讲的那么简单,应该是两种或多种耕种方式并存的。另外,在悌伊墓第一幅壁画的上半部分,收割者使用带有燧石刃口的木镰刀收割庄稼。有意思的是,在收割者旁边,一个音乐人在吹奏长笛。这或许是为了表现一种和谐快乐的收割场面。在第二幅绘画中,收割者用镰刀收割谷物,然后用驴子将其驮运到脱粒场。羊群在光滑的硬地上踩踏谷穗以达到脱粒的目的。接下来,驴子将谷粒驮运到谷仓。谷仓用尼罗河的泥土堆积起来。从文献和浮雕中,我们可以发现,古王国时期埃及人的农业谷物主要是大麦、二粒小麦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亚麻和纸莎草;蔬菜种类已经很多,包括蒜、卷心菜、萝卜、葱、甜菜、豆科植物和莴笋等等;当时的埃及人,已经经营葡萄园和果园,葡萄和无花果是主要水果。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农业生产或许仍然以上埃及的尼罗河河谷为主,下埃及的三角洲地区主要适于果树栽培。此外,古埃及人还将渔猎和手工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R.Schulz and M.Seidel,eds.,Egypt: The World of the Pharoahs,Potsdam: Tandem Verlag GmbH,2010,pp.85-88.这种完全依赖于尼罗河的农业经济持续下来,甚至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直到现代埃及。

二、自始至终的神圣王权制度

从政治制度上讲,古埃及实行的是王权制度,但这种王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早在前王朝(约公元前4500—前3000年)末期的“0王朝”(约公元前3200—前3000年),埃及就以涅迦达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城市国家(或诺姆国家),学者们还根据考古发现编列了该王朝的国王序列。*B.Andelkovié,The Relations Between Early Bronze Age Canaanites and Upper Egyptians,Belgrade: Centr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1995,p.20;Jochem Kahl,“Inscriptional Evidence for the Relative Chronology of Dyns.0-2”,in E.Hornung,et al.,eds.,Ancient Egyptian Chronology,Leiden: Brill,2006,pp.95-96.但当时上埃及和下埃及还有若干个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国家处于相互争霸的状态,*考古发现的一些调色板和权标头上的图案展现了当时城市国家争霸战争的场面。参见R.Schulz and M.Seidel,eds.,Egypt: The World of the Pharoahs,pp.28-29.最后0王朝的国王那尔迈统一了上下埃及。*J.Finegan,Archa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Ancient Middle East,Colorado: Westive Press,1979,p.169.从那尔迈调色板的场面,我们得知那尔迈戴上了上下埃及的王冠,开创了埃及的统一局面。*A.Gardiner,Ancient Egyptian Onomastica,vol.2,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pp.102,105,110;C.Aldred,The Egyptians,London: Thames and Hudson,1984,pp.78-87.当然,关于古埃及统一国家的建立,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埃及的统一是在美尼斯和那尔迈之前的前王朝时代完成的[A.J.Arkell,“Was King Scorpion Menes?” Antiquity 37 (1963),p.33;苏联社会科学院编:《世界通史》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00页];也有人认为埃及的统一是在美尼斯或那尔迈统治期间完成的(J.H.Breasted,A History of Egypt,London: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6,p.36);还有人认为埃及的统一是在古王国之后(I.E.S.Edwards,et al.,eds.,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vol.1,pt.1,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p.524)。但那尔迈也只是开创了一个统一局面,整个早王朝(约公元前3000—前2686年)时期,那尔迈的继承者们都在进行持续的兼并战争。*N.Grimal,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trans.by Ian Shaw,Oxford: Blackwell,1996,pp.49-56.一般来说,从前王朝末期至早王朝,因为国家未能真正实现统一,国王的权力有限,尤其受到其他势力的制约。这样的君主制一般可以称为早期王权。*关于王权的特征,参见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6页。早期王权经过发展可以进入专制王权的阶段。

“专制王权”的英文为despotism,该词源自古希腊文δεσπóτη。Δεσπóτη最初的含义是“主人”或“家长”。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学者才用despotism指代一种政治制度。一般来说,专制王权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R.Koebner,“Despot and Despotism: Vicissitudes of a Political Term”,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14:3/4 (1951),pp.275-302.根据史料,到古王国时期,专制王权在古埃及建立起来。这主要由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出来。除了实行“父终子继、兄终弟及”的家族统治,古王国时期的国王还掌握了立法、司法、行政、经济、建筑工程、军队和宗教等方面的最高权力。

法老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一种立法活动。据狄奥多拉斯记载,古埃及的立法活动始于第1王朝的建立者美尼斯。*Diodorus Siculus,Library of History,vol.1 (books i-ii.34),trans.by C.H.Oldfather,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i.94.1-4.根据吉萨孟考拉国王金字塔神庙中的《舍普塞斯卡夫敕令》,这位第4王朝国王命令任何人不允许侵占哈夫拉金字塔神庙的财产和祭品。*N.C.Strudwick, Texts from the Pyramid Age,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2005,pp.97-98.这是迄今所知法老埃及最古老的法律文献。第5王朝的《尼斐利尔卡拉王的阿拜多斯敕令》的内容是针对具体问题做出的一些具有约束力的规定。*N.C.Strudwick,Texts from the Pyramid Age,pp.98-101.我们还在阿布什尔、阿拜多斯、达赫舒尔、科普图斯、达赫莱绿洲和萨卡拉等地发现了尼菲尔弗里、特悌一世、珀辟一世、珀辟二世、尼菲尔卡霍尔等国王的敕令。*N.C.Strudwick,Texts from the Pyramid Age,pp.101-124.敕令只能是国王颁布的,这样国王便掌握了最高立法权。

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不仅拥有立法权,还掌握着司法权。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国王本身就是最高法官,掌握着案件的最终审判权。一般情况下,地方的案件有相应的法官和法庭处理,而在中央一级和宫廷内部的重大案件则由大法官和维西尔等组成的法庭审理。第3王朝的梅腾就曾担任过舍易斯诺姆的区域法官,他父亲也曾是法官。他们都是由国王任命的。*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p.77-78.但是,无论针对什么样的案件,尤其在处理涉及宫廷内部人员的重大案件时,国王便直接任命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法官。《大臣乌尼传》为我们提供了证据。珀辟一世统治时期,后宫发生了司法事件。在审判的时候,“陛下让我进入,为的是单独听取(案件)。竟然没有大法官和维西尔在场,也没有王子,只有我在那里,因为我是卓越的,因为我是令陛下的心欢悦的,因为陛下喜欢我。我单独记录案件内容,与我在一起的只有一个涅亨的法官,尽管我的职位仅仅是法老地产的高级管理员。以前从来没有像我这样的人听取过王室后宫的秘密,但陛下让我来听取(它),因为在陛下看来我比他的任何官员都杰出,比他的任何贵族都杰出,比他的任何仆人都杰出。”*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142.乌尼担任这么重要的一次审判的法官,完全是基于国王的信任。可见,国王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任命重要法官的,而且这个审判的最终裁决权必定是在国王手中的。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国王不仅有任命法官的权力,实际上,他们还掌握着最高行政权。不仅司法部门,政府的其他各个部门也都由国王管理,各个部门的各级官员都由国王选拔和任命。第3王朝的官员梅腾最初是一个低级官员,逐渐受到国王的信任,而被提升为诺姆长官和区域法官。第6王朝的官员乌尼历经三位国王的统治,也是从一个地方下层官员被提拔为法官、宫廷卫士和国王的“唯一朋友”。第4王朝后半期到第5王朝上半期,普塔舍普希斯(Ptahshepses)从出生到去世经历了6位国王的统治时期,从宫廷内部与国王孩子们一起读书的孩子,逐渐受到几代国王的喜爱和信任,而始终担任高级祭司、工程顾问、国王的陪伴者等要职。他还炫耀尼菲利尔卡拉王因为一件事情表扬他,允许他亲吻国王的脚,而非像其他人那样只能亲吻国王脚前的土地。第5王朝伊塞西国王的维西尔森那泽米布(Senezemib)同时还兼任大法官和首席建筑师,在坟墓中记载了国王为他写的两封信,并因此而自豪。他声称“(陛下)亲手为我写信,为的是表扬我,因为我按照陛下满心渴望的做了(陛下命令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国王还赠与他土地和棺椁等。*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p.77-78,134-135,140-144,146-150,117-118,122-123.国王不可能亲自处理所有的事情,他将很多事情交给维西尔处理,所以国王自然很重视维西尔,也会给他们很多赏赐。国王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他们经常巡视各地,《巴勒莫石碑》记载了这种情况。*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p.67-71.后来,这种巡视活动变成了加冕仪式中的一个环节。

古王国时期的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有权将土地分配给臣民。他们将土地要么分配给子女,要么赏赐给贵族和官员,要么捐赠给神庙。《梅腾传记铭文》、《大臣乌尼传》和《普塔舍普希斯铭文》都提到国王将土地赏赐给他们。国王还关心其他经济活动。例如,根据很多铭文的记载,国王派遣贸易远征军到西奈和努比亚开采矿石,到蓬特采购木材等。这一点在前面有所阐述。巴勒莫石碑还记载古王国的国王们每两年统计一次财产。

古王国时期是埃及国王大兴土木的时代,号称“金字塔时代”。国王们对建筑工程自然非常关心。国王们派遣贸易远征军到西奈和努比亚开采矿石和建筑用的石头,便是一个表现形式。根据德博亨(Debhen)的坟墓铭文,我们知道,第4王朝国王孟考拉曾经亲自视察自己的金字塔建筑工程,关心其进展情况。在第5王朝国王尼菲利尔卡拉统治时期,他率领家属和官员视察自己的一个建筑工程,对首席建筑师韦氏普塔(Weshptah)指导的建筑工程赞不绝口。就在国王夸奖韦氏普塔之时,后者闷声倒地。国王赶紧命令侍从将其抬回宫廷,并命令祭司和医师立刻赶来,医治韦氏普塔。当医师告诉国王,韦氏普塔已经无法挽救的时候,国王痛苦地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叹息,并为韦氏普塔祈祷。然后,国王命人为首席建筑师雕刻雕像,还赐给他一块土地,作为丧葬地产。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更表明国王对建筑工程和建筑师的关心。此外,古王国时期的首席建筑师一般都由维西尔担任,例如第3王朝左塞王的建筑师伊姆霍特普、第5王朝国王尼菲利尔卡拉的建筑师韦氏普塔和第5王朝国王伊塞西的建筑师森那泽米布都是维西尔,同时还是大法官。*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p.94,112-113,121-125.这体现了国王对建筑工程的重视,更表明国王掌握了建筑工程的最高权力。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国王掌握最高军事权力,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大臣乌尼率领军队攻击亚细亚人和巴勒斯坦,*M.Lichtheim,Ancient Egyptian Literature: A Book of Readings,vol.1,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p.20.就属于军事性的远征活动,而这样一次远征活动的军事长官就是国王亲自任命的。从中可以看出,古王国时期埃及军队主要是由埃及劳动人民在农闲时充当的,也招募努比亚人和利比亚人。*K.Raaflaub and N.Rosenstein,eds.,War and Society in the Ancient and Medieval World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77.

古王国时期的国王掌握着宗教最高权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从墓葬铭文的宣传来看,国王是神,从而只有国王才能够与神交流,才有资格为神奉献祭品。这样,国王是最高祭司。根据《巴勒莫石碑》的记载,第3、4、5王朝的国王们崇拜太阳神拉,为其供奉祭品、建筑神庙、捐献土地。*J.H.Breasted,Ancient Records of Egypt,vol.1,pp.65-72.我们已经看到,第5王朝的《尼菲利尔卡拉王的阿拜多斯敕令》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神庙祭司和依附者而颁发的法令。第6王朝几位国王颁发的敕令大多也是关涉神庙地产和祭司的。可见,国王一方面通过神庙祭司宣传“君权神授”理念,一方面又对宗教进行管理。

古埃及的专制王权统治自从古王国确立起来之后,不仅发展和延续下来,还在中王国(约公元前2055—前1773年)、新王国、希腊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得到发展,甚至在罗马人统治时期也以类似的方式保持下来。*参见郭子林:《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专制王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前言和结语。可见,古埃及的王权制度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是以国王的神圣性为背景的,这一点在下面一部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三、特殊的文化观念

古埃及文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崇拜和关于王权的观念为主要内容。古埃及人的语言文字几经变迁。古埃及人使用的语言称“古代埃及语”,属于哈姆·塞姆语系或亚非语系。从公元前4千年代末期古埃及语言文字的出现到公元11世纪以后逐渐消亡,古代埃及语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古埃及语(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中埃及语(约公元前2100—前1600年)、新埃及语(约公元前1600—前600年)、世俗语(约公元前650—公元5世纪)、科普特语(约公元1世纪末期—11世纪)。这五个阶段的语言在语法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与语言的发展一致,古埃及的文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经历了形体的变化,包括圣书体、祭司体、世俗体和科普特体。圣书体文字有大约700多个字符,文字本身由表音符合、表意符号和限定符构成。*J.P.Allen,Middle Egypti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eroglyphs,pp.1-7.这种圣书体文字使用的时间最长,直到希腊人统治时期还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尤其用于在石碑和神庙等建筑物的墙壁上刻写铭文。以圣书体文字为核心的古埃及语言文字构成了古埃及文明的身份标志。

古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最重要的神祇大多分布在三大神学体系当中。这三个神学体系分别是赫利奥坡里斯神学、赫尔摩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这三大神学分别以古埃及的三个重要城市命名,实际上这三个神学体系也是从这三个城市发展起来的。赫利奥坡里斯神学将太阳神阿图姆作为造物主,与他的八位后代构成九神团。这九个神依次是阿图姆、舒、泰芙努特、盖伯、努特、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菲提斯。*J.P.Allen,Middle Egypti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eroglyphs,pp.147-149.这个神学体系涉及奥西里斯与伊西斯的神话、荷鲁斯与塞特之争等。*W.K.Simpson,ed.,The Literature of Ancient Egypt: An Anthology of Stories,Instructions,Stelae,Autobiographies and Poetry,pp.109-126.赫尔摩坡里斯神学的神学体系与赫利奥坡里斯神学的内容相仿,只是它的神名不同,而且它主要以四对神作为造物之神。*J.P.Allen,Middle Egyptia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eroglyphs,pp.130-131.孟菲斯神学保存在第25王朝的夏巴卡王的石碑上,由三部分组成:荷鲁斯与塞特之争,普塔神的创世神话和奥西里斯神话。*J.B.Pritchard,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5,pp.4-5.这三大神学体系首先确立的是天空神内部的各种关系,接下来演化出各种地府神,例如冥王奥西里斯以及来世审判等,最终还发展出人间王权保护神荷鲁斯。这样的神学体系基本上在早王朝时期就确立起来了,到古王国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

在上述三大神学体系及其衍生崇拜系统中,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荷鲁斯成为神祇与人类接触的节点。根据神话传说,奥西里斯最初作为统治埃及人间的神祇出现,是古埃及人间的第一位国王,后来他被弟弟塞特杀害,被伊西斯两次救活以后,自愿到地府做冥王。奥西里斯与伊西斯的儿子荷鲁斯长大成人以后,在众神的帮助下打败塞特,在太阳神的裁断下,夺回父亲奥西里斯的王位,成为古埃及人间永远的国王。塞特成为埃及的沙漠之神,既负责保护埃及,也伺机重新夺回王位。这样,荷鲁斯是正义和秩序的化身,而塞特则成为邪恶和混乱的代表。这样的神话继续发展的结果就是埃及的国王或者本身是荷鲁斯,或者是太阳神(拉或阿蒙)的儿子并受到荷鲁斯的保护,从而国王且只有国王能够与天神和地祇交流,具有了人和神的双重属性。最能体现这种特性的是法老的官方名字。官方名字由王衔和王名构成。作为一个实体单位,王衔与王名一起出现。

法老埃及法老的名字由五部分构成,被称为五个“伟大的名字”。这五个名字出现时,总是五个较为固定的王衔按固定的顺序分别放在王名的前面。五个王衔是荷鲁斯、涅布提、金荷鲁斯、尼苏毕特和拉之子。他们在法老的名字中就是按这种先后顺序排列的。第6王朝国王珀辟二世的完整名字可以说明这点。

这五个伟大名字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最早在前王朝末期出现了荷鲁斯衔和荷鲁斯名,到第5王朝第3位国王尼菲利尔卡拉时五个伟大名字都已出现。当然,即使五个名字都出现以后,也并非每个国王都拥有五个完整的名字。

尽管国王主动借助名字和其他手段宣传自己的神圣属性,但这种宣传活动必然以特定的社会认知为基础。换言之,国王名字和相关文献所赋予国王的神性表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多数古埃及人的认知。这样,神圣王权观念不仅是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更是广大古埃及人的较普遍观念。同时,从前面的阐述不难看出,这种观念还蕴含了古埃及人对正义、真理、秩序的追求。这些恰恰是国王具有的属性。此外,国王不仅是正义、真理、秩序的维护者,还具有神圣属性,是唯一能够与神祇交流的人,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古埃及人希望国王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代替活着的人与神祇交流,在去世以后代替死者与神祇交流。高质量永恒性的神庙和坟墓是国王能够永远与神祇交流的保障。这就促使广大埃及人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筑大神庙和坟墓。这又使古埃及人逐渐衍生出对永生的追求。最后,在大量神庙和坟墓中,我们发现了各种宗教仪式的画面和附属铭文,甚至大量的铭文充当了咒语的角色(例如金字塔文、棺木文和亡灵书等)。古埃及文字被用于传达神圣王权观念。由此看来,古埃及人关于正义、真理、秩序、永生的认识和追求都属于神圣王权观念的范畴,从而,以独特的文字为载体的多神崇拜背景下的神圣王权观念构成了古埃及人传统文化观念的核心,甚至可以说是古埃及人的意识形态,是古埃及文明的根本特征之一。

毫无疑问,这个根本特征在新王国结束之前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到大约公元前1000年之后,随着政局动荡和持续不断的外来人统治,这种传统文化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迁过程。新王国结束之后,埃及进入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1069—前664年)和后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在这几百年里基本处于动荡状态,尽管有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的短暂复兴。第三中间期的第22王朝(约公元前945—前715年)的创建者具有利比亚人的血统,第25王朝(约公元前716—前656年)是努比亚(埃塞俄比亚)的库什王子建立和实施统治的,甚至第26王朝的创建者也有利比亚王室血统。*Manetho,History of Egypt and Other Works,pp.158,167.毫无疑问,这几个王朝都是按照古埃及传统的方式进行统治,没有改变古埃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公元前332年之前,在古埃及建立较长期王朝统治的外来人便是波斯人。*Marc Van De Mieroop,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2011,p.305.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消除了古埃及本土王朝复兴埃及文明的机会。尽管在两个波斯王朝之间有埃及本土王朝的统治,但它们很短暂,不断受到波斯的入侵,未能建立强大王国。可以说,在古埃及历史上,真正对其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统治者最早是波斯人,之后才是希腊马其顿人和罗马人。希腊马其顿人(公元前332—前30年)为期300多年的统治对埃及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出现了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多方面融合的局面,这是古埃及文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J.G.Manning,The Last Pharaohs: Egypt under the Ptolemies,305-30BC.,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xi-xiii.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0—公元642年),基督教文化在埃及获得发展,修道制度就是在埃及建立起来的,*田明:《罗马拜占庭时代的埃及基督教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4—135页。古埃及传统文化逐渐被希腊罗马文化融合,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到阿拉伯人占领埃及的时候,古埃及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尽管如此,古埃及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还是至少持续到公元6世纪末期才结束。

结 语

总而言之,古埃及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根本特征主要有三个:完全依赖于尼罗河的农业生产方式、自始至终的王权制度和特殊的文化观念。由于古埃及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古埃及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业完全依赖于尼罗河。尽管从文明伊始埃及人就依靠尼罗河从事农业生产,但直到古王国时期埃及人的农业生产方式才完全建立起来。这种生产方式一旦建立起来,就实行了将近500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阿斯旺大坝修建竣工才有所改变。这种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埃及政治制度的相对稳定。古埃及自始至终都实行的是王权制度,但这种王权制度具有神圣性,尤其到古王国时期早期王权发展为专制王权之后,国王的神圣权力就得以长期实施。尽管埃及先后经历了希克索斯人(约公元前1650—前1550年统治埃及三角洲地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但它的专制王权制度保持下来了,甚至这些外来统治者还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专制统治,以达到有效统治的目的。*参见郭子林:《波斯人统治埃及新探》,《史学集刊》 2015年第3期,第34—44页;郭子林:《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专制王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76—241页。古埃及人的文化观念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它反映了古埃及人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种文化观念以特殊语言文字为载体,以多神崇拜为背景,以国王具有神圣属性的观念为内核。它也是在古王国时期臻于成熟的。埃及在经历长达1600多年的外来人统治过程中,这种独特的文化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尤其在罗马人统治后期(或拜占庭人统治时期),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埃及传统的文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消失。可见,古埃及文明的三个根本特征是在古王国时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但它们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命运并不一致。如果说古埃及文明有什么主要特征遗留下来并见诸于后来的历史,那么它们应该是农业生产和王权制度,当然它们也主要是形式上的了,距离古埃及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神圣王权制度相去较远了。到罗马人统治后期,大约公元6世纪末期,古埃及传统的文化观念几乎消失,作为文化内核的神圣王权观念没有保留下来。如果以古埃及文明的这三个特征的命运来判断古埃及文明的消亡,那么古埃及文明应该主要是在文化观念层面的消亡。

(责任编辑:冯雅)

2016-05-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埃及王权研究”(编号:13BSS010);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课题“宗教仪式视域中的古埃及王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东部落社会通史研究”(编号:15ZDB062)。

郭子林(1978-),男,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A

1674-6201(2016)02-0087-10

猜你喜欢
王权古埃及王朝
Dynamic development model for long gap discharge streamer-leader system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浅析赫梯国王维护王权统治的监管措施
古埃及艺术
古埃及的惊世发明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死而复生的古埃及艺术
第三回 古埃及,你的名字叫永恒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