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2016-08-31 06:55程劲松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浙江杭州311100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红素白细胞

程劲松 吴 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杭州 311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程劲松吴亮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杭州 3111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方法 9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肝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变化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胆红素C反应蛋白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上升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中以手术与抗感染治疗为主。但研究表明,手术往往受机体一般状况限制,且并发症多[2]。故而,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3-4]。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5]中相关标准。1)右上腹突然持续性剧烈疼痛;2)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3)通过X线检查表明胆囊区腹部平片,同时能够见胆囊增大阴影;4)通过B超检查表明胆囊壁增厚,胆囊肿大,并且囊内有浮动光点。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辨证属肝胆湿热证。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合并心、肝、肺、肾等异常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

1.2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56例;年龄32~69岁,平均(50.39±8.52)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3.14±0.58)d。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补液或者胃肠减压,同时给予25%硫酸镁(生产厂家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2022858)50 mL胃管注入,夹闭胃管4 h,并且于每8 h追加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组方:金钱草20 g,茵陈蒿20 g,黄芩15 g,虎杖15 g,柴胡15 g,木香10 g,栀子15 g,延胡索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取汁350 mL左右。两组疗程均为7 d。

1.4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包括腹痛、发热及胆囊肿大消失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变化;3)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治疗前后变化;4)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5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标准[7]。治愈:患者经给予药物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且实验室指标正常。显效:患者经给予药物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且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体温及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改善。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数据中组间、组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数据组间、组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肝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发热  肝囊肿大治疗组 3.62±0.76△ 5.12±1.45△对照组 4.98±0.91 7.18±1.97 n  腹痛47 1.32±0.38△47 2.04±0.47

2.3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见表4。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白细胞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组  治疗前 14.23±2.37 57.35±6.38 (n=47) 治疗后 8.49±1.43*△ 41.39±5.02*△对照组  治疗前 14.92±2.61 56.49±6.17 (n=47) 治疗后 11.93±1.87* 47.83±5.47*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比较见表5。两组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  胆红素(μmol/L) CRP(mg/L)治疗组  治疗前 53.07±8.53 12.19±2.46 (n=47)  治疗后 38.53±6.43*△ 7.34±1.69*△对照组  治疗前 54.36±9.15 12.73±2.58 (n=47)  治疗后 46.59±7.02* 9.82±1.95*

2.5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从而致使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炎症。硫酸镁能够刺激十二指肠黏膜,还可反射引起胆道口括约肌松弛与胆囊送出,故可使胆道痉挛解除,促进胆汁排放,故而能够有利于排石,同时还可降低胆囊内压力。研究报道显示,硫酸镁主要有促进肠蠕动、促进胆囊排空、利胆以及导泻等作用。

中医学认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肋痛”“胆胀”等范畴[8]。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发病机理主要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9]。因肝胆生理病理关系密切,胆之通降有赖肝之疏泄。胆有少阳,少阳为热,内藏胆汁,最畏气滞,尤其是素体阳盛或者胆囊有结合者尤其如此[10-11]。故而临床因以清热除湿、疏肝理气、利胆祛石为主要治疗法则。本文研究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方中金钱草具有排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水通淋功效[12];茵陈蒿清热、利胆退黄[13];柴胡疏肝解郁、镇痛,可缓解气机郁阻所致肋痛;栀子清热泻火、清热凉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助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14];虎杖清热利湿;木香行气散结、消痞除胀;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15];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可奏清热除湿、疏肝理气、利胆祛石功效。本文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肝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故而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快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及CRP水平,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CRP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1]毛先海,吴金术,李灼日,等.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6):883-884,886.

[2]陈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5):552-554.

[3]王玉生,程占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药源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J].中国药业,2009,18(22):65.

[4]侯恺波.柴芩胆舒方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J].陕西中医,2010,31(9):1123-1124.

[5]叶任高,陆再英.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8]杨雪峰,张红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260例[J].河北中医,2007,29(12):1105.

[9]靖颖.中西医结合治疗药源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2):174.

[10]裴永胜.疏肝利胆汤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J].西部中医药,2014,27(8):103-104.

[11]吕建,容修瑞.疏肝清化通腑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119例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49(l8):249-250.

[12]孙艺兵,赵建之,祝广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学,2013,31(12):1421-1423.

[13]吴庆邦.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联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的临床疗效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13(40):255-256.

[14]颜郑敏,郑志涛.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析[J].中西医结合杂志学,2013,61(50):182-183.

[15]孙立斌,周学文.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学,2012,31(20):369-370.

R575.6+1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6-124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103

(2015-08-27)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红素白细胞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白细胞
胆红素增高怎么办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