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双龙 李银彩 王 飞(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甘露消毒丹穴位离子导入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热重于湿证)的临床观察
董双龙李银彩王飞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 观察甘露消毒丹穴位离子导入对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甘露消毒丹煎液穴位离子导入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炎性因子和临床客观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结论 甘露消毒丹穴位离子导入可降低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肝脏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肝功能指标,加速黄疸消退。
甘露消毒丹穴位离子导入肝功能
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导致的消化道传播疾病,起病急骤,初期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肝区胀痛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巩膜、皮肤的黄染及尿色加深等黄疸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中医学中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归属于“黄疸”范畴,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矛盾为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则。本研究针对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初期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的特点采用中医外治法,将甘露消毒丹煎液穴位离子导入辨证施治阳黄热重于湿证,观察对患者肝功能、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血清抗HAV IgM阳性[3];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中“黄疸”的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4],辨证为阳黄热重于湿证。纳入标准:符合西医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符合中医“黄疸”的诊断标准,辨证为阳黄热重于湿证;均为初次发病,年龄23~65岁,病程≥5 d;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肝硬化及肾功能不全者;存在胆道结石、药物及溶血等其他原因所致黄疸者;治疗穴位附近存在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者。脱落标准:未按预定治疗方案完成治疗者;治疗期间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者;私自加用其他药物可能影响疗效判定者。
1.2临床资料120例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 (阳黄热重于湿证)患者均于邢台市第二医院肝病二科住院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过程中9例患者脱落 (治疗组4例,对照组5例),111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56例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34.3±4.1)岁;病程(7.3±2.6)d。对照组55例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32.9±3.5)岁;病程(7.6±2.9)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清淡、高营养、易消化饮食,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国药准字J20040078)80 mL,注射用还原型谷胱苷肽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26)1.2 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保肝治疗,每日1次,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甘露消毒丹煎液穴位离子导入,组方:滑石15 g,黄芩10 g,茵陈蒿11 g,石菖蒲6 g,川贝母、木通各5 g,霍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各4 g。黄疸、热势重者加栀子、大黄各10 g;胁痛重者加柴胡、郁金各12 g,口苦呕恶者加陈皮、竹茹各12 g。每日1剂,水煎2遍过滤浓缩至约50 mL,每个电极贴片(4 cm×4 cm)用约6 mL药液浸透,分别放置于双侧肝俞、期门、章门3对穴位上,每对穴位连接中药离子导入仪(南京鼎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S-MF2B型)正负电极,电流强度20~30 mA左右,以患者感觉轻微针刺感为宜,治疗温度40℃,治疗时间30 min,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后观察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1)肝功能指标:记录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变化情况。2)炎性因子指标:记录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希亚克诊断用品有限公司。3)临床客观指标:观察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酶峰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4)临床疗效[5]:显效为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肝脏大小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黄疸明显消退,TBil降至正常值2倍以下或下降>50%;无效为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治疗后两组在AST、ALT、TBil和DBil等肝功能指标方面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下同。
组 别 时 间AST(U/L) ALT(U/L) TBil(μmol/L)DBil(μmol/L)治疗组 治疗前(n=56)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223.24±20.56 243.86±31.24 92.58±12.53 48.35±9.25 20.54±3.34*△ 41.26±13.42*△14.28±6.25*△ 6.65±2.35*△228.62±21.48 240.85±32.19 91.76±11.36 50.78±8.64 (n=55)治疗后43.62±6.43* 81.78±16.43* 29.83±5.52* 12.25±3.12*
2.2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后治疗组在CRP、TNF-α与IL-6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IL-6(pg/mL)CRP(mg/L)TNF-α(pg/mL)治疗组 治疗前 142.25±15.70 (n=56) 治疗后 60.35±12.65*△对照组 治疗前 145.86±14.62 82.65±10.81 23.38±3.56 3.36±0.42*△ 6.14±1.58*△81.94±16.65 22.12±2.63 (n=55) 治疗后 88.62±11.63*6.68±0.46* 12.15±2.24*
2.3两组临床客观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组在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酶峰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3 两组临床客观指标比较(d,±s)
表3 两组临床客观指标比较(d,±s)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下同。
组 别 n 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 酶峰时间 黄疸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治疗组 56 4.45±2.35△ 6.52±3.34△ 11.46±4.18△ 21.42±3.26△对照组 55 6.76±2.14 9.58±4.23 15.23±3.64 25.35±3.63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黄疸病的概念始见于《内经》,其成因源于时邪疫毒入侵,由表及里熏蒸肝脏,致湿热蕴结,积聚内阻,造成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渍肌肤身目而发黄,外溢胆汁下注于膀胱引发小便黄赤。阳黄证由湿热之邪入侵,蕴结肝胆,弥漫三焦所致,湿热为其病理基础,瘀为其病理产物,黄为其病理表现。阳黄证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法,治疗中应辨析湿热之偏胜[6]。
甘露消毒丹出自伤寒温病著作《医效秘传》,具有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之功效,主治温湿时疫、湿热并重症。方中滑石可利尿通淋,清热祛湿,两擅其功,茵陈蒿苦泄下降,微发汗祛表湿,能利尿退里湿;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3药共为君药,祛湿热之病机;石菖蒲可化痰开窍、化湿行气,霍香解表化湿、和胃止呕,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开胃,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引湿热自小便而去,4药均为辛温之品,可宣湿热之壅滞,辟秽和中,共为臣药;连翘、射干清热解毒,消痰散结,贝母、薄荷发散风热、清热化痰,4药重在清解热毒,共为佐使药。全方泻热与利湿相辅相成,清热之力重于化湿,使热毒得清,重用茵陈蒿退黄,使肝胆得疏,三焦气畅通调,诸症得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露消毒丹具有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及保肝利胆的作用[7]。HAV属温病中的“疫毒”,甘露消毒丹通过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发挥抗HAV病毒作用,一方面直接杀灭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发挥双向调节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巨噬细胞吞噬病毒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同时抑制因HAV病毒所致肝脏炎性反应造成的肝细胞水肿及坏死,减轻肝组织破坏重建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及黄疸症状[8]。彭新念等观察到甘露消毒丹可抑制蛋清所致模型大鼠的足肿胀,抑制二甲苯所致模型小鼠耳廓肿胀,减轻小鼠因炎性刺激导致的渗出,为甘露消毒丹的抗炎作用提供了药效学方面的依据[9]。杨平研究表明,甘露消毒丹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指标,降低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其作用高于茵陈蒿汤[10]。田展飞发现甘露消毒丹可减轻内毒素诱发的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细胞损伤,降低肝细胞凋亡数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细胞Fas/FasL的表达有关[11]。
黄疸病肝功能的损害源自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炎性因子TNF-α和IL-6具有细胞毒性,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及促进肝细胞坏死,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其水平进行性升高提示肝脏急性炎性反应程度重,预后不佳[12]。
穴位离子导入是在特定的治疗穴位上贴敷药物,利用直流电流将离子化的药物通过皮肤生物膜导入组织或体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结合穴位、中药及电流物理作用的一种独特疗法[13]。穴位对中药具有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的运行通路具有低电阻的特点,经穴位给药可在小剂量药物吸收的情况下迅速地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药物“归经”的效应得以实现[14]。离子导入疗法利用电场中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使药物离子更容易透过皮肤,电流造成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量增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改善了穴位贴敷简单渗透作用不易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缺点[15]。虽然穴位离子导入疗法药物吸收量较内服少,由于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及消化道酶的降解,加之穴位经络的放大作用,同样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极具潜力的药物透皮吸收方法之一。较少的药物减轻了病变肝脏的负担,避免了胃肠道及静脉的药物反应,具有药物直达病灶、无痛苦的特点,尤其适合了黄疸病消化道症状较重时患者应用。本治疗所选穴位中肝俞散发肝脏之热,可疏肝利胆、退热降火,调节肝脏功能的盛衰;期门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可舒肝利胆,活血化瘀;章门穴为五脏之气汇聚之处,可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健脾和胃。3穴共同刺激可奏清利湿热、疏肝利胆健脾之功,辅助甘露消毒丹使肝脏气机条达,恢复疏泄胆汁之功能,胆汁归复常道而黄退病愈。
[1]张金平,文茂森,苟中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4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8,6(1):89-90.
[2]黎国伟.李韶光.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溶血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标准[J].广东医学,2001,38(7):584-585.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7-243.
[5]贾满仓.清肝祛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307-308.
[6]刘臣,张印,李文志.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239-240.
[7]张志明,刘叶,林培政.甘露消毒丹干预小鼠病毒性肝炎湿热证Toll受体通路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047-1049.
[8]邢世华,李晓波.清热解毒药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4):464-468.
[9]彭新念,吕文亮,高清华,等.甘露消毒丹合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0):6-7.
[10]杨平.甘露消毒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6-8.
[11]田展飞.甘露消毒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754.
[12]吕茹,杨海飞,周翔天,等.肝硬化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测定及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4):233-236.
[13]李树祝,李冉,白岚.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应用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1):996-997.
[14]潘林梅,孙亦农,邱碧菡.经穴位给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问题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5):3-6.
[15]李梅,郝炳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在理疗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3):79-80.
R512.6+1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6-119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082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