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课题组(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微观制度资本与“再城镇化”研究
郑州大学课题组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2015年11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1]。这表明中央将加大力度做好供给管理。我国推进包容性城镇化的过程是供给升级的过程,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3)在谈到我国的城镇化时,强调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揠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在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3]。笔者所在课题组从2013年7月开始对全国农村(以河南为重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改变了农村村容村貌,实现了比例调整,改善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土地集约发展,实现了农民大幅增收;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也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如建成外观漂亮的楼房,而未着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因而也未能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如笔者调研的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西夏峰村,位于豫北平原地区,与耕地高度集中的自然条件相适应,村民长期以来集中居住。早在1980年代初,村委会就对村内宅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并陆续对村内路面全部进行硬化,村民199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的两层楼房整齐美观,水、电、气、网一应俱全,居住条件较佳,是标准的“城镇式农村”。2011年,该村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建成的别墅每栋面积达251平方米,与原来的两层楼房相比,并未实现节约土地的初衷。相反,让村民把建成仅十几年的两层楼房拆掉,重新交付14万元入住别墅,不但资源浪费惊人,还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华大地上像西夏峰村这样的“城镇式农村”数量庞大、比比皆是。学者Hui Zhong(2013)指出,考虑到各地农村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其各自的城镇化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4]。在初具城镇化规模的农村,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真正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2014年7月到9月,笔者所在课题组先后两次前往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范屯村(以下简称A村)调研,发现A村较好地解决了“再城镇化”问题,新建成的生活社区与原来的A村旧居并存、资源共享,村民按各自经济实力选择入住新型农村社区或留在原宅居住。这种分阶段渐进有序地推进“再城镇化”的尝试与做法,为河南乃至全国“城镇式农村”的“再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典型和一种思路。本文从制度资本的五大功能出发,梳理A村推进“再城镇化”的经验,希望能提炼出“再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为推进“再城镇化”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现有文献对“再城镇化”有两种解释:第一,认为“再城镇化”是指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融入城市生活,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权益的过程。如刘玉侠(2014)指出针对已经进入城镇的农村流动人口,必须通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赋予其与市民同等权利并构建更多的社会交往平台与机会,使他们被城市和城市居民所接纳认可,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5]。第二,认为“再城镇化”是指近年在欧洲国家出现的,随着城市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从城郊重新回流到大城市的过程。例如Gordon F.Mulligan(2009)认为“再城镇化”就是指人们从郊区迁移到城市的过程。Alasdair Rae(2013)的研究也指出近几十年英国城市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停止,人们开始返回城市,一些城市人口数量呈现了爆炸式增长,其中以曼彻斯特最为明显[6]。
综上,“再城镇化”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侧重于让流动人口获得城市居民的各种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另一个关注从城市迁移到郊区,再从郊区回迁到城市的人口流动过程。这两种“再城镇化”的发生空间都局限在城市。
本文所称的“再城镇化”是我国包容性城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在具备一定城镇化基础的农村(“城镇式农村”)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与前面两种解释不同,本文认为“再城镇化”的落脚点在农村,即从空间上来看,“再城镇化”的过程主要在农村进行。与一般城镇化相比,“再城镇化”的过程体现出一些新特征,笔者结合A村的“再城镇化”过程进行分析。
A村位置优越,省级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198口人、1310亩耕地,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仅0.41亩,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只有一亩多耕地。该村所在镇工厂林立,村民多就近打工,打工兼务农的双份收入,使村民收入丰厚、生活殷实。
2010年,A村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A社区。该社区位于本村十字路口东,在村集体兴办的水泥厂原址上建成,未占用耕地或居民宅基地。现有建成区占地40多亩,入住100多户居民。A社区既有楼房也有三层别墅,社区内绿意盎然、整洁优美,入住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身在农村却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与一般的城镇化相比,A村的“再城镇化”表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保留村民原有住宅
在一般城镇化初始阶段,农民呈散居状态,住宅破旧,危房较多。为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居住质量,地方政府要求村民拆旧建新,将原有住宅全部拆掉。而“城镇式农村”的宅基地提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村民呈自然聚居状态,房龄较短、质量过硬、村内公共设施完善。“再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允许村民保留旧宅。A村仅有四五百人入住A社区,大多数人还住在原有住宅。村内住宅新旧并存、井然有序。
表1 一般城镇化与“再城镇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二)重点提升就业层次
一般城镇化的重点是让农民就地转为产业工人,实现收入倍增。“城镇式农村”的村民多数已实现初步就业,但就业层次偏低。“再城镇化”过程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层次,并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和销售,以产生规模效应。
A村委会制订了四项制度,其中门面房补偿拆迁户制度有利于促进村民自主创业;招商引资制度有利于将从事长途运输的村民有效组织起来,加入专业物流公司;农业合作社制度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学奖励制度有助于提高村民学历,提升就业能力。同时,村委会积极为村民新宅办理房产证,有利于村民贷款融资。这些制度和行为的推广有利于提升A村村民的就业层次,促使人才从产能过剩的水泥等传统产业流动到新兴的物流产业。
(三)丰富社区公共产品
学者Haijian Li(2013)认为,农村社区是最基层的社区,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关系到社区的稳定和谐[7]。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部分农村大兴土木,把主要精力放在盖房修路等基础建设上,而公共配套设施极其匮乏。2013年笔者走访河南省延津县东屯社区时,发现这个新建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居然未接通自来水,入住居民只好花钱每户打一口深水井以解决基本的饮用水问题。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其中,贫困问题、“三农”问题、生态问题、基础设施等都是短板。补上这些短板,才能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新的机遇[8]。“再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用于丰富社区公共产品,而非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B社区建成后,村“两委”高度重视丰富社区公共产品,补上农村基础建设的短板。村“两委”邀请某知名幼儿园入住该小区,改善了本村幼儿入学条件。同时,社区还规划有卫生院、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配套公共服务。村委会主动为村民打井改善饮用水水质,还在村里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家家户户可以用上方便实惠的天然气。
(四)积极鼓励民主参与
Hui Zhong(2013)指出社区的设计者不应该只有设计师和政府官员,还应包括社区居民。应该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镇化过程,并提高其环保意识[4]。一般城镇化过程中,更突出基层政府和企业的主导作用,社区居民既缺乏参与能力也缺乏参与意识。王铁梅和董江爱(2014)认为当前农民在城镇化中仍然处于“被动参与”和“被边缘化”状态,对于企业主导的城镇化建设,农民往往由于“无知”和“缺乏利益表达渠道”而“集体失语”[9]。
“再城镇化”不仅要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健全农民参与制度,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自治能力,引导农民参与公共生活,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为此A村“两委”制订了开放式办公制度和党员活动制度,增设了党员服务岗,提供了农民参与治理的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
(五)资金需求相对较小
资金是制约包容性城镇化的瓶颈,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各地政府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参与建设。而“再城镇化”一般不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企业参与相对较少,以基层政府为主体推进工作。
A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本(制度资本的一种形式),村委会得到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建设A社区时,上级政府投资300万元人民币为社区建起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又提供了2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给该村小学建设教学楼。还为村委会建起一座独立的三层办公楼,为社区修建了道路和公共设施。因为并非整村拆旧建新,又得到上级政府大量资金支持,A村的“再城镇化”并未受到资金问题的困扰。
(六)重视环保改善村貌
一般城镇化由于招商引资的需要,难免饥不择食放宽标准,对企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常无力深究或不愿深究。2014年7月,笔者到河南省辉县市常村南社区进行实地调研①。该村村委会主任告诉笔者,所在地镇政府计划依靠重工业完成原始积累,待资金充足后大力发展旅游业,将该镇打造成旅游、休闲、避暑胜地,到时“把这些水泥厂全给关了”。但在原始积累完成前,社区居民不得不继续忍受水泥厂采石时的隆隆炮声及严重的粉尘污染。
“再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更注重环保因素。A村兴办的集体企业——xx水泥厂,因为未能达到年产5000吨的最低标准②,在2005年被河南省新乡市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2010年,在建设A社区时,村委会将该厂整体拆除。水泥厂拆除后,A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笔者认为,从居民(村民)、社区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来看,“再城镇化”表现出六大基本特征,这六个特征之间,并非互相孤立而是彼此关联,比如正是由于保留了村民原有住宅,才使得建设社区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村民就业层次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其参与城镇化的能力和意识;社区公共产品丰富以后,垃圾统一填埋处理,也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等。接下来,笔者从制度资本理论出发,分析A村“再城镇化”的“制度资本”本质。
Andre Micallef(1969)是第一位正式提出制度资本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制度资本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或整个服务所需要的商品的总称。后来学者们从各自的领域出发,提出了制度资本的概念,如Bresser et al.(2003)指出,制度资本由认知资本、规范资本和规制资本组成[10]。Hallsmith et al.(2011)认为制度资本是确保社会运行的结构、组织、法律和金融框架[11]。Russell Hardin(2006)认为制度资本是不直接生产货物或产生利益但在很多方面能够给企业帮助的资本,它与金融、物质和人力资本有很大不同[12]。周阳敏(2014)认为,制度企业家通过创造性地解释制度、创新性地运用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甚或主导制度的修订、完善与创建等独特的制度经营,形成并积累企业的独特资本——制度资本[13]。
在后续研究中,周阳敏(2014)进一步明确了制度经营的五大功能:节约交易成本、改善生产效率、替代要素投入、更换生产方式和改变目标函数[14]。企业家个人丰富的社会关系,对于企业获取资源和降低成本有显著的节约效应,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完善的制度安排使各种资源配置到最具效率的生产和运营环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制度资本作为全新要素投入企业生产运营中,实现了对其他要素的部分替代和完全替代;正是由于制度资本部分替代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够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制度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参与企业生产后,企业的生产函数开始发生变化,企业的目标函数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随着包容性城镇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府的职能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从单纯的行政命令逐步转变为有效管理和服务。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本人即具备了制度企业家的特质,在担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职务的同时,他们也是民营企业家,甚至拥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或道德模范等多重身份。在包容性城镇化的过程中,以其为首的村委会和村党支部自觉不自觉地创设了某些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对供给升级具有事半功倍效用,有效制度供给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直接体现,为市场充分配置经济资源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1]。本文从制度资本的五大功能出发,梳理A村“再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并分析这些制度为该村“再城镇化”带来的积极作用(见图1)。
(一)节约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就是交易费用,指交易过程的全部成本,如信息搜索、条件谈判、交易决策、交易实施、交易监督等各项成本。A村委会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本和地缘资本,在“再城镇化”过程中大幅度节约了交易成本。
1.丰富的政治资本和地缘资本
图1 A村实现制度资本五大功能逻辑图
2015年A村现任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琚宪庆(以下简称琚某)是土生土长的A村村民,被选入村委会之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政界和商界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多年来与政府各部门交往频繁,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和广泛的社会网络。据此,可以推测村支书在当地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本”(制度资本的一种形式)。琚某也非常注重维护与村民的关系,在他当选村委会主任之前,其所属企业就开始每年为当地“五保户”和老人赠送过冬棉衣,并发放食用油和大米。每逢本村人家娶亲③,免费提供一辆大巴车接送宾客。此外,其所属企业还吸纳了本村很多年轻人前来就业。由此,认为琚某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地缘资本”(制度资本的一种形式)。
2.节约社区建设成本
由于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本,在建设A社区时,以琚某为首的村委会得到上级政府大力度的支持。琚某向笔者介绍,他曾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专门去“跑资金”,这个过程中“托熟人,找关系”,费尽周折。最终,新乡市农办出资在A社区为村委会盖了一座独立办公楼。同时,还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建设了一个高规格的现代化幼儿园,又修建了社区大门、公共道路、医疗室,并对社区进行了绿化。A村小学校长通过本村一位在市教育局上班的亲戚,反映了村小学年久失修几成危房的事实。经过不懈努力,该村办小学从新乡市教育局争取到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笔者走访期间,村委会副主任特意带领笔者参观了村小学校园,只见机器轰鸣、材料遍地,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一座崭新的两层教学楼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扫尾。该村委会副主任不无得意地说:“翻盖这个小学,我们争取到200万的教育专项资金,高村④小学才拿到20万。”可见,由于以琚某为首的村委会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本,在与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时游刃有余,同等条件下,为本村争取到更多有利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幅度节约了A社区的建设成本。
3.节约社区管理成本
A村2000年以前仅有40多名党员,近年由于该村复员军人和返乡大学生中党员数量较多,A村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到90多名。为密切党群关系,村支部组织了丰富的党员活动,创设了党员日常工作制度。第一,设立党员服务岗,每天有一位党员负责值班,接待来访群众。第二,考虑到村办小学和幼儿园位于公路两侧,路上大型货车较多,给学生上学放学造成了安全隐患,让党员组成“绿色交通岗”,每天护送学生过马路,解决了村民上班的后顾之忧。第三,全体党员每周集体打扫一次社区卫生。党员活动制度的设立,密切了干群关系,“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村民少了,村干部的工作难度降低了,这些制度与行为的实施直接节约了社区的管理成本。
4.节约村民居住成本
按照村委会制定的购房制度,A村村民如自愿将旧房拆除,购买社区住房的价位为每平方米700元,如要求保留原住房,则每平方米为900元。与一般的商品房相比,价格极为优惠,这为居民节约了购房成本。针对本村幼儿入学问题,村委会也制定了相应的入学制度。新乡市教育局将建成的幼儿园交给村委会后,有人提议承包出去,每年可以收取10万—20万元人民币的租金。琚某提议不向幼儿园收取任何费用,要让全体村民受益。作为回报,幼儿园只收取本村幼儿每学期1000元的伙食费,不再另行收费,为A村村民节约了教育成本。可见,A村“两委”具有的丰富的政治资本和地缘资本,降低了社区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由于村“两委”制订了购房制度和幼儿入学制度,进一步降低了A村村民的购房成本、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
(二)改善要素效率
制度资本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全新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和效率产生有益影响。
1.提高村“两委”工作效率
A村“两委”原来并无独立办公场所,多年来其办公地点一直临时设在本村小学一座破旧的楼房内。小学嘈杂的环境,破烂陈旧的办公室让村干部们提不起劲儿来好好工作。村“两委”搬入A社区独立的办公楼后,办公条件大为改善,窗明几净,与市区高档的写字楼相比毫不逊色,工作人员心情舒畅、干劲十足。调研期间,琚某向笔者感叹:“原来村委会连个正经儿办公的地方都没有,还得跟小学生挤,干活也没劲儿。搬到这儿以后,心里亮堂了,大家积极性都高了。”工作环境的改善使村委会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2.提升村民就业层次
学者Hui Zhong(2013)提到,城镇化应该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并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服务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4]。A村所在的孟庄镇产业发达,本村村民本身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层次较低。年轻人从事长途运输行业的人数较多,但多为散兵游勇式,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合作。在建设A社区时,考虑到近年物流业发展迅猛(天时),本村又紧临省道(地利),加之琚某个人在运输物流行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富资本(人和),村里年轻人又具有丰富的长途运输经验(技术),因此在孟庄镇政府的帮助下,A社区重点引进两家大型物流企业。村“两委”制订的招商引资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村民就业层次,增加村民实际收入。
笔者在A村走访期间发现该村的各种滤芯厂、编织袋厂和机械厂等散乱分布于村内各处,村“两委”正努力将本村和邻村的小型工厂集中到占地275亩的创业园区内,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该创业园规划建设标准厂房26栋,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共计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在兴建A社区时,临省道建有几十间门面房,村“两委”研究决定全部无偿补给因扩建省道而被拆迁的村民,每户补偿70平方米,多于此面积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优惠价格出售给拆迁户。拆迁户可自己经营或出租给他人,出租一间门面房的年收益为7000—8000元。这种补偿政策比一次性经济补偿对村民更有利。整体看来,A村的招商引资制度和拆迁户补偿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要素效率,为村民带来了直接收益。
3.提升村民生活效率
拆除造纸厂、水泥厂明显改善了A村的生态环境,村民秦玉蓉说,以前是“早上一开门,地上一层灰”,水泥厂开工生产时粉尘较多,附近人家无法在自家院里晒衣晾被。造纸厂和水泥厂关闭后,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社区幼儿园教学质量过硬,使村民不再舍近求远,而是选择就近入学。A村小学以前只有一到三年级,四年级开始本村小学生需到附近村小学就读,因路上车辆较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村小学重新翻盖后,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可在本村就读,不必舍近求远,为村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显著提升了村民生活效率。
A村的开放式办公制度和党员服务岗制度提升了村“两委”的工作效率,招商引资制度和拆迁户补偿制度提升了村民就业层次,“再城镇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显著提升了村民生活效率。A村的“再城镇化”工作实践表明,制度资本能够大幅度改善要素效率。
(三)替代要素投入
在总投入量不变时,若制度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提高,则制度资本的投入量就会相应增加,从而部分替代其他资本的投入量。A村“两委”制订的房产证制度和购房制度所产生的制度资本,部分替代了人力资源(村干部)、自然资源(土地)和资本(融资)的投入。
1.积极办理房产证,解决村民融资难题
本课题组在访问南阳市镇平县玉翔花园社区时发现,该县玉器加工业十分发达,社区有60%—70%的居民从事玉器加工产业,用自有房产进行融资的需求较为迫切。但是相关政策不配套,该社区居民的房产证迟迟无法办理。
相比之下,A村较好地解决了房产证问题。在访问时,村民秦玉蓉称其房产证正在办理中,相关部门已经派人前来对住房面积进行了实地测量。村“两委”积极为社区居民办理房产证,不仅让居民住得踏实,也便于有经营意愿的村民进行融资。在此,房产作为一种全新的要素投入到村民的生产经营中,使融资成为可能,制度资本部分替代了其他要素的投入。
2.鼓励拆除旧宅,节约土地面积
A社区规划占地240亩,全部建成后可入住1500户。与村庄原占地面积相比,可节约土地400亩。同时,在制订购房制度时,将是否拆除旧宅与购房价格绑定在一起,采用市场机制鼓励村民自行拆除旧宅。这种制度避免了再投入大量人力强制拆迁,替代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也节约了耕地资源。
(四)更换生产方式
学者滕泰认为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供给抑制比较严重,未来产权优化和释放资源供给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并适当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15]。A村经过探索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制度,村内200亩耕地由合作社集体耕种,村民如自愿将承包地交给合作社耕种,每年每亩地可获得1000元现金补助。目前该村正在积极探索,拟进一步扩大集体耕种面积。
1.由务农转为务工
合作社制度的成立进一步推动村民生产方式的变更。目前村民以打工为主、兼顾务农。合作社制度实行后,部分村民把责任田交给合作社耕种,由打工为主兼顾农业彻底转为产业工人,这成为当地未来几年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方向。
2.由单纯农业生产发展到农产品加工
A村农业合作社成立后,开始进行规模生产。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选择种植红薯和甜玉米,甜玉米售价高于普通玉米,红薯进行加工制成粉条出售,也能够提高每亩地的经济效益。耕地集中后,一方面降低了采购化肥、粮种和农机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3.由粗放式生产转为精耕细作
合作社制度实行后,为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生产方式由原来的粗枝大叶式转为精耕细作。合作社开始组织集中连片推进土地整治,有效地转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全村实施测土配方行动,加快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开展了以节水为中心的水井配套建设,A村新打灌溉机井十多眼,修渠3000多米,用水利建设为粮食的保产增收提供保障。
(五)改变目标函数
周阳敏(2014)指出,制度资本纳入生产函数后,组织目标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利润或者盈利方面经济目标的改变,也体现在其他抽象目标的改变,如组织的社会目标、政治目标等的改变[14]。在“再城镇化”的过程中,A村村委会和村民的目标函数都发生了改变。
1.改变村委会目标函数
A村推进“再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村“两委”实行制度经营形成制度资本的过程。在此过程中,A社区被打造成县市两级样板社区,前来考察、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村委会干部与上级政府各部门交往频繁,进一步形成丰富的政治资本。对于A村委会来说,其目标不再是单纯改善村里经济状况、实现村民收入倍增,该村委会正积极筹备申报“省级文明村”。河南省针对全省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招考350个公务员,琚某是镇里唯一符合条件的村干部⑤,其本人正在积极备考。以上事实表明,以琚某为首的A村“两委”,其目标函数已经发生变化,正在进一步追求制度经营的深入,致力于将A社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新型农村社区,并借此获得更高的政治声誉和政治收益,同时也为该村带来更多的制度红利。
2.改变村民目标函数
随着“再城镇化”工作的持续推进,A村村民的目标函数也逐渐发生变化,村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笔者访问的秦玉蓉一家,在A社区和新乡市区分别购置了住房。子女放暑假期间,秦带家人出门旅游两次。其女儿2015年考入大学,每年仅学费就需万元以上。在谈到家庭月开支情况时,秦称其家庭的服装开支已超出食品开支。可见,A村村民的生活方式正日益向城市靠拢。其目标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旅游开阔视野,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等。
2014年A村村委会制定了助学奖励制度,出资对本村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进行奖励。考上知名高校的学生全额资助第一年的学费,考上一本院校者奖励2000元,考上二本院校者奖励1500元,考上三本和大专院校者奖励1000元。2015年该村共有11位高中生考上了大学,这些学生均得到不同金额的助学金。助学奖励制度提高了人力资本,同样改变了村民的目标函数。
我国的包容性城镇化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一方面由于幅员辽阔,东西部差距明显,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不均衡;另一方面,又缺乏现成的模式与路径,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适宜当地的城镇化模式。整体而言,“再城镇化”侧重民生改善而非基建扩张,更注重全面实现人的城镇化。本文从制度资本视角分析了一个典型的“城镇式农村”——A村“再城镇化”的过程,并对A村所进行的制度创新进行汇总和提炼。
结合A村“再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笔者给出“再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行政村应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僵尸企业。A村所在镇以水泥产业为主,大大小小的水泥厂比比皆是。该村主动将本村半死不活的水泥厂拆除,转而发展新的物流产业,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得到了释放。
第二,“再城镇化”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情况,勇于创新,通过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来提高生产生活效率,替代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并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最终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供给升级。
第三,“再城镇化”过程中,应积极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丰富各种公共产品,补上基础建设的短板,让村民享受到市民的各项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第四,培养和提升村民参与“再城镇化”的能力和意识,并提供参与渠道。各种决策信息和公共账目必须及时公开,以免滋生腐败现象。村“两委”和村民之间的沟通必须畅通,以免增加管理成本。
第五,“再城镇化”过程中,要警惕各种工业园区以产业聚集的名义占用耕地,在住房建设上也要牢记节约耕地,避免耕地不增反减。
综上,笔者认为,A村实现“再城镇化”的过程,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如A社区在村集体水泥厂原址上建成,不占用耕地或宅基地;其所在镇财力雄厚,有能力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又具有普适意义,该村创造性制定的各种制度(农业合作社制度、党员活动制度、鼓励拆除旧房的购房制度等),对全国类似的“城镇式农村”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A村的“再城镇化”经验表明,积极推进包容性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解除供给抑制,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使社会供给逐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A村的“再城镇化”的实践证明,包容性城镇化有望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注释:
①该社区由原常西村和常东村两村合并而成,两村村民靠山吃山,村里水泥厂较多。
②考虑到环保因素,河南省出台规定,要求年产不足5000吨的水泥厂统一停止生产。
③当地人称为“红事”。
④紧临A村的一个行政村。
⑤申报条件为任期满五年,年龄在45岁以下。
[1]韩刚.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结构优化[EB/OL].福建日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05/09/cont ent_924530.htm?div=-1,2016-05-09.
[2]习近平.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EB/OL].人民日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 20131128/182217469324.shtml,2013-11-28.
[3]李克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EB/OL].新华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 detail_2013_10/09/30164698_0.shtml.
[4]Hui Zhong.Empirical Study on Driv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ofNew-typeUrbanizationin China[C].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2013:174—179.
[5]刘玉侠.农业转移人口亟须“再城镇化”[EB/OL].中国社会科学报,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 guoneixinwen/87652.html.
[6]AlasdairRae.EnglishUrbanPolicyandthe Return to the City:A Decade of Growth,2001—2011[J].Cities,2013,(32):94—101.
[7]Haijian Li.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Community[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3,Atlantis Press:241—243.
[8]“供给侧改革”这么火,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惠[EB/OL].人民论坛,http://www.rmlt.com.cn/2016/ 0108/414130.shtml.
[9]王铁梅,董江爱.企业主导农村城镇化的缘起、问题及对策——一个典型案例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9—133.
[10]Bresser,R.,Milloning,K.Institutional Capital: CompetitiveAdvantageinLightoftheNew InstitutionalisminOrganizationTheory[J]. 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2003,(7):251—290.
[11]Hallsmith.G,Lietaer.B.IntentionalCities,IntentionalEconomies[EB/OL].http://www. global-community.org/cgi/gc/news.html.
[12]RussellHardin.Trust[M].Cambridge:CUP,2006.
[13]周阳敏.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中的制度经营多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4):131—151.
[14]周阳敏.制度企业家、制度资本与制度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14,(1):58—68.
[15]滕泰.供给侧改革重在解放生产力[EB/OL].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420/ 14334953_0.shtml.
2016-04-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4BJY049)
课题组组长:周阳敏;成员:高友才、朱奎、王丽萍等。执笔人:周阳敏、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