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雯,王惠君,王志宏,张 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 100050)
我国9省/区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地区差异性分析
杜文雯,王惠君,王志宏,张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100050)
为了解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地区差异,本文分析了1991—2011年我国9省/区24个郊区农村和96个普通农村的18~65岁成年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家就餐减少,在外就餐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不断攀升;米、面等主食、蔬菜、粗粮等食用比例减少,高脂肪红肉、蛋类、水果类等食用比例增加。这些变化特点在郊区农村中更为凸显,同时对普通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具有一定预测作用。针对农村居民膳食的变化及地区差异性,相关机构应给予膳食指导,提出政策建议。
农村居民;膳食变化;地区差异
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比2013年增长11.2%。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结构变化,传统农村的膳食结构随之出现了一系列变化。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分别有35%的能量、32%的蛋白质和58%的脂肪摄入来自购买食物,家庭自产食物在农村膳食中的影响日益减弱[2],同时在外就餐显著增加。1991—2011年,我国九省区农村居民在外就餐食物供能比从6.9%上升到14.7%[3];2010年,农村居民在外就餐占食物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13.3%[4]。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居民膳食中脂肪摄入、烹调盐使用及饮酒问题突出,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凸显,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率分别为8.4%、23.5%和40.8%[5],提示营养相关问题带来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6,7],而社会经济变化对于不同地区的居民膳食影响可能不同。因此了解我国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区差异性,将对制定食物营养相关政策,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
1.1研究对象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项目[8]。CHNS是基于家庭的队列研究,覆盖范围从最初的8省/区,逐渐扩展到目前的15省/区/直辖市。项目自1989年启动至今,已开展并完成了10轮调查。本研究选取CHNS 1991、2000和2011年调查中18~65岁的农村居民,共纳入8 773人(15 015人次),来自3 119个家庭,120个社区。研究人群覆盖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和广西等9省/区。
1.2研究内容
1.2.1社会经济状况变化CHNS调查收集了个人、家庭和社区水平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问题。笔者分析了研究人群中个人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传统农业和社区城市化水平等指标用以阐述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变化。
1.2.2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数据来自3d 24h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食物称重法。3d 24h膳食调查详细收集了个人每日摄入的食物名称、数量、进餐地点、进餐时间和制作地点等。家庭食物称重以家庭为单位,使用专业食物秤称量3d 24h调查期间,家庭烹调油和调味品的食用量。文中涉及的膳食能量合计均为个人食物摄入提供的能量与按成员比例分配的家庭烹调油和调味品所提供的能量总和。膳食能量的食物来源按照食物特点分为四大类,即在家就餐食物、在外就餐食物、零食和烹调油。能量的营养素来源主要考虑三大供能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对于每轮调查中,3d 24h膳食调查所收集到的所有食物,按照食用频率进行排序,分析人群中食用比例居于前10位的食物类别变化。
1.3统计分析
使用SAS9.2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按照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差别,本文将农村分为两类,即郊区农村和普通农村。分析1991—2011年间,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成年居民膳食能量的食物来源、营养素来源及食用比例较高的食物类别的变化及地区差异性。
2.1社会经济状况变化
表1结果显示,20年间,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初中及以上的人群比例从38.4%增加到58.0%。职业方面,农民/渔民/猎人等传统职业仍然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职业构成,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比例急速下降,从1991年的70.4%降到了2011年的37.1%;同时,无工作和服务行业人员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从8.0%和1.5%增加到26.7%和9.7%;从事工人职业的农村居民比例也有所增加,从9.9%增加到14.1%。农村家庭人口数维持在4~5人/户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家庭的收入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尤其是2000年以后,收入增长速度显著加快,2011年家庭人均年收入已经接近1万元。但是,可以从结果看到,农村家庭的传统产业在逐渐消退,家庭果菜园、家庭农业、家庭养殖业的拥有比例均大幅减少,分别从69.0%、80.8%和69.4%降至56.6%、58.5%和33.6%。社区发展方面,按照用来定义社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数进行评估[9],农村社区平均城市化指数从36.1增至59.3,反映了我国农村在过去20年中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
表1 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变化
2.2膳食能量的食物来源变化
如附图所示,总体来说,农村居民膳食能量的食物来源变化呈现出在家就餐食物供能大幅下降;在外就餐食物和零食供能增加,尤其是2000年以后,增速较快;家庭烹调油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能与近10年在外就餐快速增加有关。对于不同地区来说,郊区农村居民与普通农村居民相比,在家就餐食物供能较低,而在外就餐和零食的供能均较高。1991—2000年,郊区农村居民烹调油用量高于较高,但2011年,郊区农村居民的烹调油用量显著下降,低于普通农村居民。结果提示,郊区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更易受现代食物环境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附图 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膳食能量的食物来源变化
2.3膳食能量的营养素来源变化
表2显示,农村居民膳食能量的营养素来源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变化: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显著下降,从69.1%降至56.5%;蛋白质供能比略有升高,从11.6%增至12.8%;脂肪供能比明显增加,从18.2%增至30.2%。从不同地区来看,与普通农村相比,郊区农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较低,而蛋白质供能比和脂肪供能比均较高;2011年郊区农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1.6%和33.6%,均超出了膳食推荐摄入量的的正常范围,提示郊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表2 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膳食能量的营养素来源变化 单位:%
2.4食用比例较高的食物类别变化
表3结果显示了农村居民经常食用的食物类别变化及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1991年,郊区农村居民食用比例前10位的食物包括:米类及其制品、浅色蔬菜、面粉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高脂肪红肉、豆类、豆制品、蛋类及其制品、鱼类和根茎类食物;普通农村居民食用比例前十位的食物则包括:米类及其制品、浅色蔬菜、面粉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豆类、高脂肪红肉、粗粮及其制品、根茎类、腌渍蔬菜和豆制品。2011年,郊区农村居民中,米类及其制品、面粉类及其制品、蔬菜类(浅色蔬菜、深色蔬菜)、豆类的食用比例有所下降,而高脂肪红肉、蛋类、水果类、豆制品、根茎类的食用比例则呈增加趋势。普通农村居民的米类及其制品、面粉类及其制品、浅色蔬菜和根茎类食物食用比例有所下降,而深色蔬菜、高脂肪红肉、豆类、蛋类及其制品、水果类和豆制品食用比例则呈增加趋势。
表3 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食用比例前10位的食物类别变化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社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家庭果菜园、家庭农业、养殖业和渔业等传统产业逐渐萎缩。农村居民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从事传统农业劳作的人口比例降至1/3左右,同时无工作、工人和服务行业人员的从业比例显著增加,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市场化调整。
从膳食能量结构来看,农村居民在家就餐减少,在外就餐明显增多;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持续下降,而脂肪供能比不断增加。这些变化,在郊区农村居民中更为突出,体现了城市化对于农村居民传统饮食的影响,也提示需要注意高脂肪饮食和在外就餐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本研究对农村居民食用比例较高的食物类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过去20年农村居民的食物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蛋类及其制品和水果类的食用比例增加,而腌渍蔬菜的食用减少;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米类及其制品、面粉及其制品、浅色蔬菜、粗粮类及其制品的食用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减少,高脂肪红肉明显增加。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食物供应的丰富,普通农村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依然呈现出追赶趋势,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下,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在过去20年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达到2.53亿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之间人口流动还将日趋活跃[10]。农村居民从依托农业劳作实现自给自足的传统方式转向了市场化主导的食物购买及消费模式。长期来看,膳食结构的高脂肪化趋势,必然加快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高发,从而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11,12]。因此,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营养宣教,提倡因地制宜地构建平衡膳食刻不容缓。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新型营养问题,相关机构应研究制定相应的营养政策,引导农村居民科学饮食,促进健康。◇
[1]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Gale HF.Commercialization of Food Consumption in Rural China.Economic Research Report,2015.
[3]杜文雯.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变化趋势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4]许世卫.中国202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战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5-13.
[5]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5.
[6]覃成林,杨威.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分析[J].产经评论,2012,3(4):115-124.
[7]郭腾云,徐勇.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21-30.
[8]Zhang B,et al.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1989-2011[J].Obes Rev,2014,15,Suppl 1:2-7.
[9]Jones-Smith JC,Popkin BM.Understanding community context and adult health changes in China:development of an urbanicity scale[J].Soc Sci Med,2010,71:1436-1446.
[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
[11]陈春明,等.中国慢性病控制中膳食关键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39-743.
[12]李镒冲,刘世炜,王丽敏,等.1990年与2010年中国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303-308.
(责任编辑李婷婷)
Trends and Area Disparities of Dietary Pattern Among Rural Adults in 9 Provinces of China
DU Wen-wen,WANG Hui-jun,WANG Zhi-hong,ZHANG Bing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To explore the trends and area disparities of dietary pattern among rural adults in China,the parer analyzed the dietary pattern trends among adults aged 18 to 65 years old from 24 suburban villages and 96 rural villages in 9 provinces during 1991 to 201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ural adults consumed less foods at home,while more away from home.% energy from carbohydrate decreased,while% energy from fat increased constantly.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rural adults consumed less rice,wheat,vegetables and coarse grains,while more high-fat red meat,eggs and fruits.The changes of diet were found more significant in suburban villages,which could indicate the future trends for rural villages.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and area disparities in rural diet,the relevant agencies should provide dietary guide and policy proposals.
rural adult;dietrary pattern transition;area disparity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合作项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编号:NIH:R01-HD30880DK056350R01-HD38700)。
杜文雯(1982—),女,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营养。
王惠君(1968—),女,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营养、营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