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讨论学习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反思

2016-08-25 05:53陈鹤松
高教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理论课成员

陈鹤松,张 俊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讨论学习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反思

陈鹤松1,张俊2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22;2.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小组讨论学习法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述小组讨论学习法在课程教学运用中的具体环节,并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发挥小组讨论学习法的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讨论学习法;理论;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内容的枯燥、理论化,教师讲课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基于此,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小组讨论学习法。如何将小组讨论学习法更好地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小组讨论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小组讨论学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们确定小组讨论学习法的目的和目标的重要理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并系统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1]”。小组讨论学习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自由分组,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小组一起讨论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表达、概括的能力;小组进行互评,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客观、公正评价的能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在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2]。小组讨论学习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人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总会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人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人的道德素养以及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小组讨论学习法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活动,讨论的过程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完成,成员接受的信息是通过组员之间进行传递和反馈,人与人之间的谦虚、礼让和尊重等优良道德传统会在小组讨论中体现。学生不仅获得理论提升,还构建了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网,因此,人际关系理论是小组学习讨论的重要基础。

二、小组讨论学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小组讨论方法较适合5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开展,一般在大班教学中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调查了所教的6个小班300多名学生,90%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小组讨论学习,认为“有机会锻炼自己,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笔者调查合班上课的210名学生,其中有45%不愿意参与到讨论过程,主要原因是紧张、自卑、知识面狭窄、不知说什么,认为讨论浪费时间、班级混乱、教学效率低、设置问题较难等原因;有12%的同学保持中立态度,认为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但又觉得紧张不敢发言;仅有43%的学生愿意讨论,认为有利于知识水平的提高,锻炼自己的口语水平,通过讨论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上课的激情。

小组讨论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讨论,并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旨在促进学生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的教学方法。

图 小组讨论学习法示意图

小组讨论学习法分为6大环节(如上图所示),主要包括教师充分备课、教师设置问题、教师讲授新课、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和教师总结等。教师备课环节要求教师要研读教材、熟悉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和学生;教师设置问题环节要求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教材重难点和学生实际,设置学生感兴趣的3-4个讨论问题;教师讲授新课环节要求教师对即将讨论的问题进行铺垫,延伸知识点,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分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自行分组,各组人数限定在5-6人,小组成员自主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展开激烈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环节要求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取1名代表到讲台前总结汇报小组成员讨论出的智慧成果;教师总结环节要求教师点评各组在讨论环节和讨论结果中的优势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的讨论,无论是形式、过程还是结果,民主的本质与要求都会得到很好体现,参与者的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也将得以强化和提高[5]”。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团结协作、沟通、协调组织和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胆量也得到锻炼。朋辈间的讨论,会使设置的内容和问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之间容易分享和收获平等、表达自由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时,同学们了解社会公德的内涵和相关知识点后,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设置3个问题,分别是: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有哪些?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作为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时间10-15分钟,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经过讨论,同学们基本上能达成共识,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讨论出了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深刻反思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在教师设置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社会公德意识,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在情感上达到认同。

三、小组讨论学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程度决定上课的质量和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法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兴趣度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设置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面对讨论问题,无从下手。第二,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在讨论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第三,消极被动的心理决定着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有些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认为总有人会代表小组上台汇报,教师关注不到自己讨论的过程等。第四,小组长和教师的监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小组成员间分工不合理

一是部分合班上课,很难进行分组。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没有完全实现小班教学,仍存在个别合班上课情况,针对50人以上的班级很难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要求5-6人一组,人数越多要求分的小组数越多,组数过多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存在依赖感,教师无法掌控课堂,不能及时引导每个小组在小组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效果极差。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一般要带10个以上班级,每周讲授14课时以上,每个班级每周只上课一次,加之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等,在进行小组分组前,教师并不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大多数教师选择了按照座次前后左右组成讨论小组,虽节省了分组时间,但各组整体水平差距较大,比如:喜欢坐前排的学生一般较喜欢认真听讲和学习;而后排的学生一般是不想听课,怕教师点名才走进课堂。这就导致各组讨论出的结果悬殊较大,影响讨论的整体质量。三是部分小组成员之间并未根据职责分工进行讨论学习,部分组员有依赖现象,有些小组只是几个人在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后,无人到讲台前进行总结发言或是有些小组总是相同的人进行汇报总结,形成尴尬的局面。

(三)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小组讨论学习法实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用的弊端,在小组讨论学习法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据笔者开展此方法以来的观察和总结,小组成员虽积极地参与讨论、总结,并选取代表进行发言讨论,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显著提升,但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讨论的理论深度不够,抓不住讨论的实质,学生讨论出的问题往往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不能通过现象挖掘出问题的本质,使讨论出的结果浮在表面,这反映了学生几个方面问题:阅读量有限,未博览群书,理论水平决定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缺乏社会阅历。由于学生一直在校园里生活,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看问题不全面;缺乏创新性思考,大多数学生针对讨论的问题只局限在教材当中,不能脱离教材而深入透彻的分析。新时代,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性思考的人才。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靠学校、社会,也要靠每个大学生自觉。

(四)教师引导不到位

在小组讨论学习法运用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小组讨论学习中,容易忽视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使引导存在着较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对于选择小组讨论的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有些不适合小组讨论学习的内容,部分教师生搬硬套,为了讨论而讨论,学生讨论出的结果大相径庭,照本宣科,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布置问题后,对各组讨论的进展及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和监督不到位,未对不讨论或者讨论不积极的同学进行正确引导,小组讨论学习过程出现假象,看似同学们热火朝天讨论的场景,实质上从发言可以判断,有些小组根本没有深入讨论,而是在讨论与所设置的问题不相关的内容,出现松散混乱的现象,不仅干扰了其他小组的学习,也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合作效度不高

在传统的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偏重讲授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授内容和知识。随着小组讨论学习法的运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传统课堂上的教师未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很难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导致在小组讨论学习课堂上,学生爱怎么讨论就怎么讨论,教师完全放手,不去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无论学生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想法,在总结时,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观点,归纳总结回归到自己设计好的教学中来,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讨论结果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培养,没有认识到教师的互动合作对小组讨论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导致师生互动合作的效度不高。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讨论学习法的实践反思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班教学中,学生对小组讨论学习法的接受程度高,普遍认为通过此方法可以锻炼班级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学生的胆量。要更好地发挥小组讨论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应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的弊端,将课程内容融入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小组讨论学习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主动自觉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提升。学生不仅掌握和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为了检验是否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随机抽查每个小组的任何一个成员,让其对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复述,如果抽查到的小组成员未达到教学目标,则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平时成绩扣除相应的分数,当每位成员意识到团队的意识时,认识到个人参与程度关系到小组每个成员成绩时,集体荣誉感会迫使每位成员全身心投入到讨论活动中。 此外,教师也可以作为观察员和考核员对各组讨论进行监督。

(二)引导学生正确分工合作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分工合作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成员是否具有集体观念、集体意识的重要标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率的提高,通过分工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在小组讨论中,要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在分组时,教师要合理进行引导,保证小组间实力相当,让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当中,各负其责。二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在讨论开始前,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分工,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如:指定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监督者、计时者、总结者等,小组成员可以自由选择在小组中充当的角色,也可以由小组长任命。保证每一次讨论,每位小组成员的职责可以互换,让所有成员都体验和锻炼不同角色需要面对不同挑战,明确自我责任意识。如:讨论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各组必须轮换选出1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每次总结发言的人不能相同,有利于教师监督,每位学生也能够真正得到锻炼。让每个同学都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6]。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理论内容较多,小组讨论学习法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在讨论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系统思维,提高协同合作能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所思所想,积极表达观点,善于倾听,不断增强各种社会能力,全面发展。一是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完成能力的提升;二是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尊重,共同进步;三是鼓励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调控者,教育者自身是否具有先进性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法中发挥着引导作用,而教师所具有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技能以及对于课堂的掌控等综合素质是其发挥引导作用的基础。

所谓素质结构是素质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稳定方式[8]。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需要内外两个方面的积极配合,既要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培养,又要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修养[8]255。

问题的设置是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之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把握好几个度:要难易适中;要有开放性,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教师掌握的度看起来简单,实则在检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良好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很难把握问题的设置。

(五)加强师生互动合作

在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小组讨论,但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仍发生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困惑和疑难问题,可以随时请教教师,教师会在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并加以引导,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师生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在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大数据和网上学生的行为轨迹,结合讲授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讨论环境,引导学生互助合作,同时还要监督和引导各组的讨论进程及讨论效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中,不同的是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互动的环节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要把握对学生引导的度。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不要过度地干涉学生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若学生问到某个问题,给予积极适时的引导。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引导过度,会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讨论的问题失去兴趣,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其次,学生要积极地思考和总结。学生有没有真正参与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才能发挥出小组讨论的真正作用,这需要教师和小组成员进行监督,使得每位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都会有所收益。

小组讨论学习法是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得到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小组讨论学习法还存在缺陷,评价监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监控体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蒋国平)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0.

[2]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5.

[5]徐家林.“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合法逻辑与基本要求[J].湖北社会科学,2014(11):168-172.

[6]秦宣.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15(9):36.

[7]王树荫,石亚玲.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5(7):21.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6.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Group Discussions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flection

CHEN He -song1,ZHANG Jun2

(1.Guangxi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Nanning 530022;2.Guangxi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Nanning 530021,China)

Group discussion learning method is a participatory learning,it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learning specific aspects discuss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rough the use of discussion groups,and describes the problem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existence,Panel discussion presented the advantages of learning to play,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group discussion learning;theory;practice

G641

A

1671-9719(2016)8-0079-04

陈鹤松(1985—),女,吉林白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

2016-05-16

2016-06-02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KY2015Y381);2015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立项课题“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课堂构建研究”(桂教思政〔2016〕1号)。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理论课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