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差异化考试初探

2016-08-23 11:00毕永志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层次基础课考核

毕永志

【摘要】为了解决高职教育由考试录取制转到注册制入取,生源的录取层次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如何解决好因人而异,因材而异的教学和考试日益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差异化考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文结合高职实际论述了基础课对学生分级和如何进行差异化命题考试的方法。结合实际介绍了采用差异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希望能对高职教改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 基础课 分层次 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33-01

一、学情决定分层次考试势在必行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现在高职院校的录取学生已占据高考录取人数的半壁江山,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大战已进入白热化,这也迫使在食物链低端的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层次越来越多元化,以保证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需要,以我校为例就有:提前批单独招生考试;中职对口考试招生;与中职联合办学的3+2大专连读;与青岛大学联合办学的3+2本专连读,即使从国家夏季高考录取的学生,也分为文科和理科生,由于录取形式的多样性,造成录取新生的基础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同坐在一个教室的学生有的学生连高中都没上过,有的高考成绩接近本科分数,基础课的差异显得尤为突出,而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开设必要的基础课是必须的,一是专业课的需求,二是继续深造学习的需要。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任课老师很难以统一标准完成教学计划,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学情决定分层次考试势在必行。

二、做好分层次考试的关键步骤

1.首先要从分层次教学入手

由于入学生源层次的多元化,入学初就要做好分层次教学,如何科学准确的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就非常关键,考虑入学初分班时就要考虑学生基础,尤其同一个专业的平行班级分班要做好分层次分班。如果同一个专业就一个班也要做好分层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比如我校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就制定了三个层次,一层次是高考理课班录取的学生;二层次是高考文科录取和单招录取成绩好的学生;三层次是已对口高职和部分单招学生。一层次学生从知识角度就是属基础较好、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高,学习基础知识处于领先的梯队。二层次学生属于基础中等,新知识接受知识一般,基础知识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群体。三层次是属基础很差的群体,接受基础基本理论困难,学习处于后进的群体。也是产生不及格主要群体。我们学院为了避免成绩的不公平和为评奖学金提供较科学的标准,我们对各层次的学生期末成绩进行了修正。期末参加考试一层次的分数在100—0之间;二层次的分数在90—0之间;三层次的分数在80—0之间,这也体现了公平公正,量体裁衣、各取所需。

2.做好宣传教育问题

在分层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宣传工作,因为“分层次考试”,一方面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挫伤少部分后进学生的自尊心,如何合理地进行分组,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是做好分层次考试的第一步。为此,在分层次时,除了主要以高考成绩和入学摸底考试外,我们要广泛地征求班主任及学生本人的意见,还让学生进行客观自我评估,作为具体分层次的重要参考。同时告诉学生分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如果到期末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申请参加上一层次考试,同时也对后进学生督促作用,如果在高层次的学生不努力,根据平时考核,教师可以将其降为低层次,形成后进赶先进的局面。尤其对低层次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尽量减少自卑消极的情绪。

3.分层次考核成绩要融入教学全过程

高考选拔忽视了过程考核,而注意的是结果,其原因是过程的监控很难统一控制,而我们高职院校范围小过程容易统一监控,为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期末突击考试,还是要把考核贯彻学习的全过程,比如我们学院数学课,平时成绩占50﹪;期中课堂笔记和预习占15﹪;此项考核有利于学生平时养成课上记录和课下预习的好习惯;课堂回答问题15﹪;此项有利于调动学生课上积极思考;平时测验10﹪此项便于掌握每阶段学习情况;考核时要注意考核的公开透明,每个学生平时得了多少分,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为了使考核做的完善少出误差,我们每个课程选两名课代表,协助教师负责成绩的考核。一个主要负责课堂的过程考核,如提问、讨论发言,课堂练习等,另一个负责课下辅导、作业收取、复习预习情况的检查等,虽然数学课比较抽象难学,但把考核融入教学全过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期末成绩优秀率也显著提高。

以上就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对分层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研究总结。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考试”的对象要选好,思想宣传要到位,具体操作过程要符合教学理论,由于过程考核给教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教师要有蜡烛精神,和贵在坚持精神。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这就决定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知识的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猜你喜欢
分层次基础课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