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引领的数控加工实训创新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08-23 11:00汪红陈兴义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数控加工任务驱动探索

汪红 陈兴义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数控加工课程体系改革,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探索和实践了数控加工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对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数控加工 任务驱动 课程体系 探索 实践

【课题项目】本课题是甘肃省“十二五”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21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07-01

本课题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改革要求,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数控技术专业中进行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数控加工实训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实践,把我院数控加工实训专业课程、优化、创新、完善一套新的数控加工实训教育模式,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1.课程定位

课程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典型零件的工艺编制及实施过程中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于针对职业岗位中核心典型工作任务,以数控机床为对象,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数控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加工参数调整、零件加工与产品检验、机床维修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并取得中级及其以上数控机床操作工、部分学生能获得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证书。

2.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高端装备制造岗位需求,与企业专家合作进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专家引领、反复研讨、行业论证、逐步完善的方式,课程专家和企业实践专家全程指导和参与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择典型载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观创设教学情境,依据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以典型零件载体为载体布置加工任务,根据加工任务选择授课内容,讲授与能力目标有关的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借助仿真软件模拟加工环境进行加工。模拟加工通过后,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实际操作数控机床调试加工。零件测量检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从分组讨论、接受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到分析得失、提出困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做学合一,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

课程制定了完整、详实、有效、规范、准确、可操作的项目运行标准、子项目运行标准、子项目运行卡;制订了一套《教师工作手册》,使教师能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引导教学。

以典型轴类零件加工为例, 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组织开展教学,教师全程监控教学全过程,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作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学中做,做中学,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4.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任务设计,任务操作,任务完成,任务评价实现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每位学生都独立承担一项或多项具体的子任务,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责任心以及引导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机电技术应用会刊[J].北京:2005.

[2]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关雄飞.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费建.任务驱动法在CAD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5).

作者简介:

汪红(1967-),女,山东微山人。副教授,数控车技师,研究方向为数控加工、模具制造。主编出版教材3部、参编出版教材1部,主持课题一项,参与课题3项,发表十余篇论文。

陈兴义(1966-),男,山西芮城人。副教授,学生处处长。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学生管理。主编出版教材2部、参编出版教材1部,省级教学成果一项,课题三项,发表十余篇论文。

猜你喜欢
数控加工任务驱动探索
进出瓶螺旋杆的螺旋线简化设计及加工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