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财
【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保障。所以,为了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更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素质教育下,一线语文教师要有效的将自主教学模式与高效语文课堂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自主交流、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为语文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6-02
我们都非常清楚,以往的语文教学一直采取的是一讲到底的模式,致使大部分学生都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开始降低,学习效率也开始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构建出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教学时,我们要有效的将自主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要鼓励学生在主动求知和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也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自主的、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论述。
1.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自主学习活动只会让学生感觉应付差事,没有意义。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了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和鼓励作用,要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树立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高效教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丰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为了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对文本中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揣摩,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
(1)体会和学习文本中所应用的人物描写法。
(2)掌握文本中所表达的那种大无畏精神以及舍己为人的精神。
……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体会和感悟,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独立讨论活动的组织
独立讨论活动的组织是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鉴别欣赏能力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搭建问题探究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生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还以教学《丰碑》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即:
(1)文本中描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3)为什么说军需长成为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文章中的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5)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
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见,这样的独立思考和自主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进而,也能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这也有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3.主动探究活动的组织
主动探究活动的组织是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是发挥学生个性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组织恰当的主动探究活动,要鼓励学生在主动搜集学习资料,自主进行文本鉴赏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为了锻炼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预习环节,我组织学生自主对有关“李大钊”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并思考: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鉴赏探究,比如:
(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什么时间他又出去了。
(2)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
组织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有效的应用自主学习模式,要确保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丁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J].《学周刊:B》2013年第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