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荣
摘 要: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学,教师导”的方式,其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我校实行了“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前测激趣——定标导学——学生自学——顺学善导——达标测试——当堂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六点:一是让学生明确目标,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三是让学生剖析疑,四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五是让学生探索思路,六是让学生进行反思。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导结合;当堂达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作用的重要性。
我校实行了“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前测激趣——定标导学——学生自学——顺学善导——达标测试——当堂练习”。在整个导学过程中,“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交织在一起的,是一根贯穿课堂始终的线,只不过在不同的环节所占的分量不同。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不然学生的活动就是一片茫然。
一、让学生明确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像醒目的路标,为教学了方向,不但老师知道,而且学生也应当非常明确。这就要求老师应及时、明确地把它交给学生,激发出学生目标追求的强烈欲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自我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当然学习目标的给出应因课而定,有的目标可由学生当堂提出、教师补充,有的目标可以由教师提出直接告诉学生,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拟定目标,教师再作补充,然后出示学习目标:①让学生用转换的思想来推导出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注重推导的过程;②能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有的目标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整理归纳得出。
二、让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标志。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解放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发现,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提供最佳的环境。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采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在学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推导到这儿时,可以让学生质疑,能否用一个三角形来转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然后进行推导。大胆质疑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动性、思维的灵活与创造性,语言表达个性等都得到发展。
三、让学生剖析疑难
教材中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学生理解比较吃力,这要求教师除必要的精读点拨以外,应辅之以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去理解吸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时机和分寸,因势利导,如激发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认真剖析,做到去伪存真、把握重点,及时攻克疑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先出示一组分数:,,,,,,,,。让学生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并分类,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分类?”“这里面有什么奥秘?”然后设问:①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它与分数的什么有关?②当分母是什么样的数时,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教师在旁适时点拨点评,确定其结论。
四、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道的认识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过程教学,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的研究,摸索的足迹再走一次,重复实践,再现这些知识被认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除了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外,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把握“导”的分寸。先直观感知,然后推理抽象。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时,可以设计如下程序:①动手操作,用很多长宽高都是1cm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弄清基本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的什么?每层排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什么有关系?②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③借助表象,弄清抽象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就是长、宽、高的乘积。学生主动参与,有的学生大概猜想出体积计算公式,从而找到自己探索和推理的思路。
五、让学生探索思路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变更观念,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用尽量少的时间把知识的重难点讲明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他们自己对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思路,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为了让学生弄清理,我采用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放手让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法则的教学思路。
六、让学生进行反思
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除了做好审题,制定解题的方案,解答检查外,解题后反思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数学家齐.坡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重要的是解决这后的回顾。”解决本身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手段。解题后的反思是从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一向多思等几个方向入手考虑的。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这一操作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中。这实践与思考,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只有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让“学导结合,当堂达标”这教学模式体现得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