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句式,彰显“点面结合”论证的力度
——议论文高分写作技法

2016-08-22 07:12池赛霞程必荣
中学语文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语段事例底线

池赛霞 程必荣

巧用句式,彰显“点面结合”论证的力度
——议论文高分写作技法

池赛霞程必荣

考场上大多数考生选择写议论文,“点面结合”阐述文章的观点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一篇作文的字数又是有限的(一般800字),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彰显“点面结合”的论证力度呢?我们可以通过巧用句式来说理,从“点”上聚焦,在“面”上铺排。

2015年高考广东卷“感知自然需躬行”的满分作文就是一个典范:

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要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之间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实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虽然离我们很近了,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这是一篇巧用句式说理,注重“点面结合”论证的优秀作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后,运用略例——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通过反向假设,巧用排比反问句式“如不是……又怎能……”进行“面”上铺排阐述中心论点,然后再“点”上聚焦——先辩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而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这样阐述分析,合理到位,使得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可以说,作者在说理时注意巧用特色句式,不仅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而且还凸显了语言的亮点,从而成就了自己高分作文的梦想。

那么,如何巧用句式说理来增强“点面结合”论证的力度呢?

一、“点”的含义及用法、作用

“点”,即“详”例,是指作为例证的有些事例要详写,它必须通过丰厚的论据才能恰到好处地起到证明的作用,一般采用单例成段,即一个段落只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有时也可用单例两段的方式。“点”能让读者获得新知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

如《林徽因保护古城墙》片段:

巾帼女杰。钟情于古老建筑的一代才女。寒风凛冽中,她抚摸着古老的北京城墙,看着城墙即将毁掉,她心如刀绞。她在人代会上呐喊,她闯市长彭真的办公室,她与丈夫梁思成日夜疾呼。她,就是林徽因。

入乎其内,深潜于研究中西建筑文明;出乎其外,创新自己的个性设计,为人民大会堂、纪念碑的设计呕心沥血,为保护古老文明、无字历史而痛心疾首。入得内,又走得出,建与保同在。

这个“点”例以林徽因为陈述对象,显示了文章作者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读者熟悉的只是林徽因事迹的表面,而对其细节、真相未必清楚。这样,通过详例剖析,把林徽因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个性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面”的含义及用法、作用

“面”,即“略”例,是指对读者非常熟悉的多个事例,可用排比句的形式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不解释,更不详细叙述。如果说“点”例能让读者获得新知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那么,“面”例能彰显作者知识的渊博和纵横捭阖的写作功底,增加读者的认同感。一般采用多例组合成段,就是组合在一个段落中的每一个事例都简略叙述。

如《找回失落的家园》片段: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其美好的精神家园,将人性引向那条光辉的道路。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中对人性的礼赞;布克哈特对文艺复兴时人们的自尊自信和人格理想富有诗意的描述;拜伦、普希金、莱蒙托夫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歌德、惠特曼对人内在创造力的展现和赞颂;康伯内拉、布朗基、杰斐逊对改造人的内心的伟大热情;托尔斯泰、泰戈尔浩荡无边的人性之爱——种种追求引导人们走向精神家园,回归善良、和谐的自我,在这个地理死角和社会死角,只有精神家园才是永恒的平等,永恒的和谐。

这个语段运用“面”例排比的方式概述事例,五个句子涉及十二位文学巨匠、哲学大师,大师们对美好精神家园的追求引领人们回归善良、和谐的自我。“面”例的排比运用展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气势雄浑,论证有力。

三、“点”“面”结合的用法及作用

“点面结合”阐述文章的观点在议论文写作中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即议论文举例要有侧重点,这个“点”是典型代表,要确凿可靠,写得相对“详”一些;也要照顾到“面”,因为一篇文章中“点”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面”,“点”也只能是个别事物,这样会削弱说服力。

如《弯曲是尊严的别一种诠释》片段:

弯曲是尊严的别一种诠释。古有晏子使楚,楚国刻意刁难,开了个小门让晏子钻。晏子据理力争,说:“下等人出使下等国家,小国开小门。”他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负气回国,而是适时弯曲,据理力争,用言辞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与祖国的尊严。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他们能屈能伸,屈为积蓄力量,伸为博取尊严。

这个语段中“点”例与“面”例所概述的人物各有特点,同时,晏子的事例与韩信、张良、勾践、刘备等人的事例形成点面互补。可以说“点面结合”加大了论据的使用量,浓缩了篇幅,做到了内容充实,详略得当,避免了堆砌之感。

四、“巧用句式说理”的作用及在“点”“面”论证中的运用

巧用句式说理有两个好处:①使内容极度浓缩化,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充分展示考生的视野,让论证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②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可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1.巧用句式,增强“点”例说理的空间。

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一个事例包含“叙例”和“议例”两个方面,“叙例”就是对所选事例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叙述,做到简明概括;“议例”就是通过所选事例对论点进行论证,使事例与说理水乳交融。事例切忌全面介绍,详尽叙述,否则就会变成“四不像”文体。

下面请看有位考生在《和谐》这篇文章中的有关文字:

和谐,首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加坡土地不是很多,幅员并不辽阔,但人们特别注重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他们借助自然阳光,发展了世界著名的旅游业,他们不允许随地吐痰,不允许随意丢垃圾,对破坏自然的现象进行惩罚。他们才是真正地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段文字虽然有观点,有例子,也有分析,但没有特色,语言平淡,平铺直叙。如果注意用上两种句式,比如,排比句、反问句,效果就不一样了。请看修改后的文字:

和谐,是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理性之花。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沙滩纯净美丽,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街道干净整洁,当我们听到总理李光耀说——“新加坡只有阳光就够了”,你的心中想到了什么?那肯定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和谐。为何他们对自然这样的尊重?为何碧绿的草地萦绕在人们的身边?为何“不许随地吐痰”成为了普通人的自觉行动?只有对自然尊重,才会有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修改语段在运用事例时,用了三个“当我们……”形成排比句式;在分析事例时,用了三个“为何……”增强了反问的语气;在点题升华时,用了“只有……,才……”条件复句来强化语段的观点。可以说修改语段通过巧用特色句式,将笔墨聚焦在“新加坡,因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开出了和谐之花”这一“点”上,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具有了“亮人眼眸”的视觉冲击力。

巧用句式,可以将单例成段的事例内涵用概括的笔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地表达出来,增大议论分析说理的空间,从而透彻地论证论点。当然,议论句式的运用要在写作中不断创新,比如,还有一些句式,像“君不见……君不见……”“想起了……想起了……”“曾记否……曾记否……”“为什么……为什么……”等等,也是很好的表达形式。

2.巧用句式,加大“面”上论证的力度。

“面”例,即通过巧用句式列举一组素材,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除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外,还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为读者营造出进一步调动生活积累、协助作者再造氛围的艺术效果。它不仅可以“壮气势”,还可以“广文义”,增加文章的信息量,使文章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面”例多采用排比句式或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好处是事例叙述简洁,句式整齐多变,使文章富有文采。如《唱响生命之歌》的片段:

如果越王勾践在蒙受耻辱之际没有活着的信念,那么他还能成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伟业吗?如果尼克·胡哲在面对四肢残缺之际没有活着的勇气,那么他现在还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吗?如果乐刘会在汶川大地震受困之际没有活着的信念,那么她还能看见生命的那一缕阳光吗?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们没有屈服,而是依然秉持着“只要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的信念,唱响了生命之歌。

本语段通过 “如果……那么……”三个假设复句句式,浓缩了三个生动的事例,形成排比,将假设、反问、事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夹叙夹议,深刻地论证了“在灾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要唱响生命之歌”的观点,列举古今中外的事例,侃侃而谈,议论深入而富有文采,语言流畅又饱含哲理,只言片语,感人心魄,实在精彩。

另外 “如果……那么……”假设关联词作为特色句式形成排比,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凸显了议论文论证的力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如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一文片段: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情;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前进的巨轮;蔡伦、毕昇、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们所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本语段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中心论点: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尾句为终结部分,连用“谁……谁……”对语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概括。中间几例是文段的展开部分——从三个侧面,由因果句式构成排比。它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说理特点。通过这种“因果”特色句式的运用,不仅彰显了语言的特色,更使文章具有了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当然,有时候,一个语段可以综合“点面结合”的论证方法加以运用。请再读一读下面这段短文:

慧眼识真才!有真才的人最能识别和推荐真才!“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说的是唐朝一个尚未出名的文人项斯,拿着自己的诗集送给已有名气的诗人杨敬之看,他一读,便认为项斯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便到处称颂项斯的诗歌。鲍叔牙荐管仲,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亮,宗泽国难当头举岳飞,熊庆来力排异议擢拔华罗庚,王亚南见微知著赏识陈景润。诸如此类,无不是真才识真才,英雄荐英雄。

这个语段,论点是“有真才的人最能识别和推荐真才”,为说明这一点,文章引用了两句古诗和七个事例。第一个事例“说项斯”写得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点”例,即单个事例,后六个事例写得十分简单,我们称之为“面”例(“面”例采用主谓句式,言简意赅),即多个事例。感觉文章内容充实,说理透彻,气势如虹。

由此可见,写作议论文,还要学会巧用句式说理,注重“点面结合”的论证技巧。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这种方法的应用,也会使文章生辉。

【实战演练】

1.请选用名人杨绛的素材,围绕一个主旨,巧用句式进行“点”上聚焦阐述。

[思路点拨]考生可以先确定一个主旨,然后将杨绛不同侧面的事迹运用排比或其他句式的形式呈现出来,接着在分析事例时,可以运用排比深化主旨。使这一观点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里。

[参考示例]杨绛用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格处世,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当她得到稿费,便将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保管;当她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金钱对她就已失去了诱惑;当她面对名利,深自敛抑,不为所动。杨绛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是的,杨绛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平淡度日,修身养性;让她平静地行走在文学的坦途上;让她“保其纯真”,成就辉煌的人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正是杨绛的写照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2.请围绕“只有定下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这一主旨,巧用句式进行略例铺排说理。

[思路点拨]考生可以选择多个事例,借用排比、假设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叠加,使文段气势贯通,具有说服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些事例的共同特性,形成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理性氛围,把主旨揭示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为之折服。注意在铺排事例时,只可略写,不可详述。

[参考示例]只有定下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通往理想的彼岸。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论据叠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增强了例证的气势)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

(聚焦点睛,凸显主旨)。

3.请以“我们逾越了道德底线吗”为题,巧用句式说理,注重“点面论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底线”。所谓“底线”,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球越过了界限,则被判为无效。后来衍生指人生的各种底线,即关系到自身行为的一个需要固守的界限。

其次理解“底线”的范畴。人生在世,总有一些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弃,比如信仰、道德、良知、人格等等,这些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就是人生的底线。譬如说对待亲情很珍惜,对待爱情不背叛,成就事业靠的是实力,用的金钱是合法得来的等,皆是人生的底线。

第三,从本次作文的命题确立写作的中心。

心灵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准则——为人一世,当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从底线的失守与维系造成的两极命运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立论社会道德是一道最美好的底线,我们绝不能逾越。因为大家彼此信任,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让人觉得温暖、安全。在这样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可以享受爱、快乐,体会到种种美好的感受。人性之美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更加谦虚、礼貌,社会进入良性循环,所以,社会道德是人心中安全感及幸福感的第一道底线,我们决不能逾越。

写作时,语言尽量简洁,用多种句式来说理,并注意“点面结合”论证,以增强说服力。

[参考示例]

我们逾越了道德底线吗

一位73岁老人突然晕倒在街上,许多路人围观却无一人愿伸手扶一把,老人只好掏出200元钱请求路人将其扶起,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一名被撞女大学生不治身亡,另外一名被撞女生重伤,肇事者还疯狂叫嚣“有本事你们就去告,我爸爸是李刚”,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药家鑫开车撞人后一不做二不休连捅受害者八刀致其毙命,居然还有人因为他是音乐学院的高才生而为他开脱,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难道我们的道德已逾越了自身的底线?

崔永元大声说:“我没有!”面对央视和其他电视节目的一些“公共”与“商业”不分的恶劣行为;面对《实话实说》中越来越少了的实话和越来越多的虚假;面对越来越多的商业节目给小孩带来的不良影响……他愤怒抑郁了——“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我的病就好了”。崔永元以善良、同情心和正义感抨击了不良现象,捍卫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李承鹏大声说:“我没有!”足球记者李承鹏因报道黑哨,多次遭到封杀,最后被停职处理。但他想说的话,坚决要说,像决堤的洪水,挡都挡不住。足球评论、杂文都太短小,于是他开辟新战场,转写小说——“我就是太犀利,太尖锐”。李承鹏以善良、同情心和正义感,直指现实世界的丑恶和黑暗,捍卫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长江大学学生大声说:“我没有!”长江大学十多名学生在江边野炊,两个小孩突然落水,危急时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地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救助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少年,因水情复杂,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以善良、同情心和正义感,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美德的传承、社会未来的希望!

老奶奶摔倒了,扶不扶?北大校长为所有道德底线尚存的人撑腰:“扶!”小孩子不慎从十楼跌落,接不接?吴菊萍用脆弱的臂膀托起生的希望:“接!”眼看有小孩快被耐火材料砸中,救不救?“最美女孩”陈媚捷冲上去保护:“救!”我们看到了处处开放的“善良之花”……他们扶的、接的、救的、抱的,都是自己的良心。

道德底线的缺失给我们带来的惨痛代价还不够多吗?中国还有更多的人死死捍卫道德底线,你们看到了吗?

康德说:“一生中,只有两样东西让我仰望终生。一是头顶的天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人生的底线,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身,不敢逾越。让我们从自我做起,坚守道德的底线,阻止道德滑坡,托举向善的精神吧!

[亮点分析]第1段开篇从“面”上铺排,陈述三个事例并用排比句式,反问句式引起读者注意。第2~4段从“点”上聚焦,列举三个事例,肯定了崔永元、李承鹏、长江大学学生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道德底线的事迹。第5段又从“面”上铺排,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更充分。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闽清一中]

猜你喜欢
语段事例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不同语段理论之比较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