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盐酸胺碘酮治疗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明明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 探讨针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选择盐酸胺碘酮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50例):临床选择比索洛尔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50例):临床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好转率、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ET水平以及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好转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心律失常患者(P<0.05);在红细胞聚集指数、ET水平以及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心律失常患者(P<0.05)。结论 针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将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有效缓解,将患者的血液流变状态进行有效改变,将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临床表现出显著的安全性。
盐酸胺碘酮;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主要因为患者出现了心脏活动起源异常的情况以及出现了传导障碍的情况,最终造成患者出现了心脏搏动频率异常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表现出的一种疾病。在诸多心血管疾病中,心律失常属于较危险的一种疾病。针对此种疾病表现出发病突然的特点,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衰竭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现象[1]。对此针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发病的原因,疾病的发展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研究表现出显著的价值。为了确定最佳药物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选择盐酸胺碘酮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确切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00例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2组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9±1.9)岁;在C1组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0~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2.1)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症状、心悸症状以及胸痛乏力症状等。对比两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针对C1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药物初始剂量为:将剂量为150 mg的胺碘酮融入浓度为10%,剂量为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如果临床未获得任何的效果,转为以每分钟6~30μg/kg对患者进行维持滴注,时间为1~4 d。于第1天时间内,控制胺碘酮静脉滴注量为582~2270 mg,之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将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合理调整[2]。针对C2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选择比索洛尔进行治疗,2.5~5 mg/d[3]。
1.3疗效判断标准。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幅度或者减少的幅度超过90%;有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减少的程度为50%~90%。无效: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减少的程度<50%或者未发生任何的变化。
临床症状改善标准[5]。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者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表现为任何的改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SPSS16.0完成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χ2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心电图改善:两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心电图改善疗效方面,C1组患者中,显效患者44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C2组患者中,显效患者23例,有效患者12例,无效患者1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35/50);C1组优于C2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P<0.05)。
2.2临床症状改善:两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C1组患者中,显效患者39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C2组患者中,显效患者18例,有效患者19例,无效患者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37/50);C1组优于C2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明显(P<0.05)。
2.3红细胞聚集指数与ET水平:两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ET水平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心律失常患者(P<0.05)。见表1。
表1 C1组与C2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与ET水平的临床对比
表1 C1组与C2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与ET水平的临床对比
组别 n 红细胞聚集指数 ET水平C1组 50 2.47±0.30 54.36±36.30 C2组 50 3.02±0.30 78.61±41.17 t -9.925 9.158 P - <0.05 <0.05
2.4不良反应:两组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在C1组患者中,共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以及烧心等系列的胃肠道症状;在C2组患者中,表现为头晕不适症状的患者5例,表现为心动过缓症状的患者5例,表现为胸闷不适症状的患者2例,C1组少于C2组患者明显(P<0.05)。
针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针对患者在电复律前,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电复律成功率有效提高。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情况。与此同时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讲解胺碘酮的具体作用机制,对患者讲解相关药物之间产生的作用。在人体肝脏中,胺碘酮的代谢产物主要为乙基胺碘酮。对此针对肝功能缺失患者,临床应该严禁选择此种药物进行治疗。胺碘酮针对患者的肾脏代谢不会产生影响。胺碘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针对患者静脉推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在选择盐酸胺碘酮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等进行认真观察,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
本次研究中,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好转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心律失常患者(P<0.05);在红细胞聚集指数、ET水平以及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C2组心律失常患者(P<0.05)。有效证明选择盐酸胺碘酮治疗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最终显著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孙华,张友林.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60.
[2] 高春平,陈华玉,宋燕波.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34):3192-3194.
[3] 王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4):474-475.
[4] 刘飞.急诊科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153-154.
[5] 任明菊,卢萍.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150-151.
1671-8194(2016)21-0170-02
R541.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