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心化研究综述

2016-08-19 01:07李成乔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空心化制造业经济

李成乔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产业空心化研究综述

李成乔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产业空心化一直是产业结构领域的重点,数量上表现为三次产业比例上的失衡,质量上则是产业关联度或聚合能力降低的体现。本文将按照“空心化”的缘起、演化、成因、影响和治理的顺序对产业空心化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以推进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

产业空心化综述理论基础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助涨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虚拟资产“泡沫”,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萎靡成为西方各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重要诱因。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动荡,许多发达国家遭受重创,引起了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界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入反思,“空心化”问题由此走向产业结构研究的“中心”。

一、“空心化”的缘起

二战以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受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纷纷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方式将不具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转移后的发达国家内部,服务经济迅速发展,并很快取代了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一方面,制造业转移是经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软化也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埋下了伏笔。

学界普遍认为,产业空心化是服务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比例的非合理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则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最终导致比例上的严重失衡。随着产业空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增长日渐乏力,产业竞争力也呈现出下降态势。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日本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幅度高达10%,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弥补第二产业萎靡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其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1]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过程中,产业资本除了流向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之外,还大举进入了非生产性的虚拟经济领域,经济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虚拟化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20%,金融业公司的利润占全部公司利润的比重更是史无前例地达到了40%。[1]

二、“空心化”的演化

起初,“空心化”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美国和日本的产业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是两国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共同难题,但鉴于国情的差异性,学界对两国产业空心化的描述也不尽相同。1982年,B.布鲁斯和B.哈里逊在《美国脱工业化》一书中指出,产业空心化是一国在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的广泛资本撤退。[2]美国产业空心化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不具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就不断被移植到海外,造成了美国国内的制造业萎缩,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抗金融风险能力下降。[3]比较起美国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日本的产业空心化则表现为本土制造业的大批量转移后的国内竞争力的弱化。鉴于此,日本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产业空心化”是特定地区为基础的特定产业的衰退,新产业的发展不能弥补旧产业衰退而形成地区经济的极度萎缩。[4]日本《经济白皮书》也对产业空心化做了相关界定:产业空心化是由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大而带来的国内生产、投资、雇佣等的减少势态,其实质是制造业的“空心化”。[5]观察美日两国的产业空心化,我们发现学界对产业空心化的解释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产业空心化是指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生产基地向国外转移,造成国内制造业不断萎缩、弱化的经济现象;广义产业空心化是指伴随对外直接投资而出现的服务产业经济化趋势,即国内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非工业化现象。[6]

通过对美日产业空心化内涵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产业空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因产业资本转移而引起的产业结构非合理化,其外在表现为新兴产业无法弥补衰退产业所遗留的空白。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胡立君等将产业空心化分为“离制造化”和“离本土化”两种类型。[1]前者是由于实际利率差异引起的美国式制造业“脱实向虚”的升级过程;后者则是要素比较优势丧失而导致的日本式制造业“海外转移”现象。

后来,随着学界对产业空心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化,其研究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的特殊性,学者们赋予了产业空心化新的内涵,周振华从供求平衡角度考察了我国国内出现的消费无热点、消费结构断档、生产能力闲置、储蓄率持续走高、民众缺乏投资热情等经济现象,指出产业空心化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弹性问题,即产品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反应程度问题,产品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便形成了“空心化”。[7]基于代工模式下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胡春力对我国的产业空心化重新做了界定:产业部门当中缺乏具有结构升级带动力和产业控制力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缺乏技术含量和精细、复杂加工的内容;在工业化进程中,标志着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的生产迂回化过程游离于工业增长之外。[8]此外,“空心化”的内涵也被泛化,由“结构的非合理化”向“某种要素的空白或缺失”过渡,主要代表有产业技术空心化、以及企业空心化。

关于产业技术空心化,国内研究大多基于“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背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改变国内装备制造业落后现状,国家逐步放宽了外资准入的领域,意图通过让渡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来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却收效甚微,本土企业非但没能改变技术落后现状反而处境愈发艰难。吴松泉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效果,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十分有限,汽车产业技术政策并没有使本国汽车工业通过学习效应而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技术空心化趋势明显。[9]赵耀增通过对市场出让和技术转让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认为“市场换技术”政策导致了跨国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双重垄断,抑制了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10]理论上,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而来的技术溢出没有能转化为本土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溢出效应不明显,相反对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挤出和替代效应,造成了技术空心化。[11]其实践依据是,汽车工业的外商介入并没有促进自主品牌的开发,反而引起了原有技术开发团队的解体,严重削弱了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多企业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而消亡,形成了汽车市场合资企业一家独大的时局。路风在对奇瑞、哈飞等国内汽车厂商进行调研时发现,汽车产业不可能通过吸引外资的手段直接获取技术,自主开发是本土企业技术学习的关键。[12]

企业空心化是产业空心化的微观体现,是指由于实际利润率下降而引起企业(非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非实业的投资性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和房地产等领域的现象,[13]其实质是企业资产的虚拟化。企业空心化的主体往往是中小企业,受自身融资能力的限制,中小企业在要素价格上升、利润下降条件下的转型过程变得异常艰辛,不足以支撑企业升级的部分货币资产为获取平均利润被迫进入虚拟领域。因而,从资本逐利的本性来分析,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是由于生产要素比较劣势(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而引发的要素空心化。[14]在内容上,企业空心化包括技术空心化、资本空心化、利润空心化、主业空心化、和区域空心化等五个方面。[15]

虽然,学界对产业技术空心化和企业空心化的表述与美日空心化的概念有所差异,但不可否认,二者是我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形成的特殊的产业空心化。

三、“空心化”的成因

关于产业空心化的成因,学者们各抒己见,根据不同国家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展开了相关研究。一般认为,产业空心化与产业转移存在密切联系。产业转移一方面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另一方面也会使产业面临“空心化”的风险。[16]日本企业的海外转移呈现出了集群化的特点,大型龙头企业的转移带动了其上游不具备产业控制力的配套企业的同频转移,加速了国内整个产业链的恶化进程。在考察全球产业转移和价值链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时,张辉发现日本制造业的空心化与领导型的治理模式有很大关系,该模式下的主导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全球空间重新配置资源,而处于协力地位的日本企业则无法在空间上跟进,导致了协力企业体系的崩溃。[17]

产业资本转移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因而,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空心化是由过于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引起的,制造业资本转移对本土企业形成了强势挤压,加剧了国内制造业的衰弱。日本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九十年代后,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等一系列较严重经济问题。[18]Cowling&Tomlinson通过对日本机械行业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日本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战略对国内制造业核心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抑制,投资、就业和产出均出现较明显的缩减,“离本土化”效应显现。[19]据统计,在1990-2004这十五年时间里,日本平均每年的对外投资额达到270亿美元,而同期国内吸引外资的均值仅为40亿美元,这表明仅对外投资一项就给日本造成了每年230亿美元的净流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变得愈发悬殊,2005之后日本平均每年投资净流出额约为625亿美元。长期的大额资本输出渐渐消耗了日本前期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资本积累,削弱了国内高端制造业的投资能力。此外,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空心化的影响过程中,部分学者还将日元升值的因素纳入考量。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长期严重偏离促进本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导致了产业空心化。[20]可以说,日本的产业空心化是在日元升值大背景下,由海外高利润率引起的产业资本转移,进而造成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困境。

发达国家(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而,随着学界对“空心化”认识的深入,产业升级成了研究产业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方向。九十年代以后,美国进入了“新经济”,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的繁荣使美国经济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春天”。蔡兴和刘子兰研究发现,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海外转移,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国内产业发展呈现出“经济服务化”的态势。[21]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挤占了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大量社会资源涌入服务业,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衰弱,导致了产业空心化的出现。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市场的盲目性使资源流动变得无序,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不均衡,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22]任静、周帅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通过对美国二战以后外资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美国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过度积极的产业升级政策忽视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引起的。[23]

产业结构顺利完成了向高度化的跃升,引起要素资源涌向服务业而形成制造业空心化。此外,受资本、技术等因素影响产业升级过程变得坎坷,新兴产业未能及时填补传统产业转移的空白则也会引起产业空心化。由于产业控制力的缺乏,后发国家承接高梯度产业转移相对于承接低梯度产业转移需要更长时间,而且遇到阻力会更大,短期内新兴产业的缺乏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出现。[24]江瑞平在对日本与美英法同期失业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并非是造成日本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其关键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和大量企业破产导致了结构性失业增加、企业雇佣制度僵化和就业问题严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25]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空心化的形成原因既具有普遍性,也包含着特殊性。目前,我国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空心化,但存在着部分区域性空白。东北地区产业升级和要素的结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技术进步和外部需求变化引起了传统产业的衰弱,通货紧缩、企业退出不畅、要素流动性差和民间投资主体缺位等问题迟滞了新兴产业的崛起,造成了新旧产业的衔接断层。[26]此外,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以GDP论英雄的做法导致要素流动的失衡,迫使某些地方的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形成了产业空心化。[27]

四、“空心化”的影响

产业空心化研究初期,学界普遍从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角度揭示“空心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景婷婷在比较美日空心化影响时指出,80年代后由传统产业的迅速转移而引发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就业压力增大。[28]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业者大多为拥有高学历、高技能的知识分子,这也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口。然而,制造业的门槛则相对较低,那些徘徊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之外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培训较为轻松地上岗工作,因而制造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受空心化的影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1970年以后美国历年的失业率均高于4%,1982年更是达到了峰值9.7%。

数据来源:百度文库数据整理

美国制造业的大批量转移后,国内仅保留了部分高端制造业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军工制造,初级产品的供给能力下降,大量工业制成品由原先的自给自足转向了依赖进口。根据小岛清的“雁行转移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比较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后,国内制造业产品形成了出口优势,大量的廉价产品涌入发达国家市场,占据了发达国家的中低端产品市场,形成了对母国制造业的挤压效应。这种挤压效应直接体现在美国工业制成品的对外贸易上,美国的产品贸易上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国际贸易逆差形成。虽然,服务业对外贸易呈现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但由于服务参与贸易的程度并不高,非但没能弥补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缺口,反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进出口贸易差规模的扩大。正如下图所示,在1970年以前美国贸易基本处于顺差状态;1971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3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0.1%;到了2006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美国贸易逆差数额及其与GDP的比值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7592.4亿美元和5.7%;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逆差下降到3749亿美元,所占GDP比重为2.7%。[21]

(图表2)1960-2009年美国贸易差额及其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的互联网泡沫、08年的次贷危机都与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一向以高科技产业而著称于世,其经济活力也主要源于高新科技的发展。然而,实际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增加值在金融杠杆的作用下被放大了,其实际产值占 GDP比重并不大,高科技产业的贡献率在10%-20%。[3]可见,其实际经济增长与金融服务业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刺激了虚拟经济的发展。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2007年美国虚拟经济所创造的GDP份额超过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在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形态同时,也造成了“相对过剩”,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产业空心化的负效应研究也并不局限于美国,日本学界也对产业空心化的副作用进行了多次集中探讨,认为产业空心化是致使其国民经济增长乏力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Minoru Ito在比较日本制造业和典型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基础上发现,生产基地在向外转移过程中对国内制造业产生了强烈的替代效应,[29]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造成原先国内制造业发达地区(东京、大阪等)经济持续衰退的困苦局面。

当然,产业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美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的,而完善的过程就是产业空心化的过程。[30]褚良子根据产业演进规律,认为未来美国产业空心化将越来越严重,但美国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产业的自我调节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软化、高级化。[31]此外,也有学者从要素转移的角度解释了产业空心化的积极意义。武文超在研究产业高度化的过程中发现,美国通过将本国的夕阳产业外移到海外,进而把资源集中投入新兴产业中,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32]

五、“空心化”的治理

作为一个困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空心化的治理也越来越受重视。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关国家就陆陆续续地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产业空心化进行治理。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则以补贴和融资支持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输血”。此外,日本央行也曾试图通过干预汇率的方式来缓冲产业空心化效应,实际却收效甚微,国民经济至今仍未能摆脱产业空心化之“苦”。

与日本不同,美国政府实施了以“再工业化”为轴心的一系列补救措施重振国内制造业,以摆脱产业空心化的影响。然而,不同时期“再工业化”战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80年代初的“再工业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更新为突破口,重点通过需求刺激的方式改变经济现状;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政府主导的“再工业化”战略则是侧重于利用技术和创新优势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以推动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规避产业空心化负效应的目的。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无论是理论界反响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是目前治理产业空心化的重要手段。马云泽、刘春辉研究美国汽车工业的“以旧车换现金”政策检验了“再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指出“再工业化”是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唯一出路。[3]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对外出口贸易额达到了2.2万亿美元,较之于2009年“再工业化”战略施行初期,制造业出口增幅高达47%,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就业方面,虽然美国社会的失业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自2010年以来,美国的长期失业人口占总失业人口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就业情况出现了阶段性好转。

图表(3)1960-2014年美国社会长期失业人口比率

“再工业化”战略增强了美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调节了三次产业的结构。然而,在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对“相对过剩”的虚拟经济进行调节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微观主体资产的虚拟化反映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因而,调节虚拟经济的具体措施可以结合对企业虚拟资产的调整来考虑。我国学者吴海民主张通过调控资产价格、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来对民营企业资产的虚拟化进行积极干预,以阻止现阶段民营工业企业资产“脱实向虚”现象进一步蔓延的势头。[33]

[1]胡立君,薛福根,王宇.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机理及治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3(8):122-134.

[2]B.布鲁斯通,B.哈里逊.美国的脱工业化[M].Basic Books.NewYork,1982:86.

[3]马云泽,刘春辉.美国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危机[J].桂海论丛,2010(5):69-73.

[4][日]高野邦彦.关于“产业空洞化”[J].世界经济,1987(2).

[5]王瑞静.日本产业空心化研究——兼论我预防“产业空心化”的措施[D].南京财经大学,2009.

[6]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 [J].财经问题研究,2000(1):56-59.

[7]周振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空洞化的挑战:机理分析与应对思路[J].经济研究,1998(6):37-45.

[8]胡春力.我国亟待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7):7-10.

[9]吴松泉.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战略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5(8):37-45.

[10]赵增耀.市场换技术的意图、可行性及其局限[J].学术月刊,2007(3):83-88.

[11]孙晓华,杨彬,张国峰.“市场换技术”与产业空心化:一个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 125-130.

[12]路风,封凯栋.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68.

[13]高明华,任缙.企业空心化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 1682家上市公司的证据[J].学习与探索,2014 (10):81-87.

[14]杜红艳.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与融资困境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22-124.

[15]何小勤,谷人旭.中国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化解路径[J].社会科学,2013(6):39-49.

[16]戈娟芳.预警产业空心化[J].浙江经济,2010(11):40-41.

[17]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18]谭红平.日本的产业空洞化及其成因[J].国际经济合作,1996(10):16-19.

[19]Cowling K,Tomlinson P.R.The problem of regional“Hollowing Out”in Japan:Lessons for regional industrial policy[D].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Warwick,2001.

[20]Yoshitomi M.O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since 1985[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6(3):61-73.

[21]蔡兴,刘子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贸易逆差[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68-76.

[22]李晓.论当代美国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评论[J].经济纵横,1992,(1):15-20.

[23]任净,周帅.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3.

[24]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2):45-49.

[25]江瑞平.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实态、症结及其“中国因素”[J].日本学刊,2003(3):6-18.

[26]韩军,李明珠,黄宁辉.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的形成机理[J].经济地理,2005(1):52-55.

[27]刘威,栾贵勤.警惕东北地区的产业空心化[J].商业研究,2005(10):173-175.

[28]景婷婷.日本产业空心化与美国的对比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7):182.

[29]MINORU ITO.Hollowing-out of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development[D].Working paper,Japan Institute for Labour Policy and Training,2006.

[30]刘振亚、肖祖廷.美国外贸逆差与产业空心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0(2):68-71.

[31]褚良子.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32]武文超,汪洋,范志清,产业空心化和美国金融危机的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0(11):110-113.

[33]吴海民.资产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与产业“空心化”——基于我国沿海地区民营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46-56.

责任编辑:李敏琪

2016—03—08

李成乔,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空心化制造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