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展望

2016-08-17 23:09孙琼琼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展望

孙琼琼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受到了许多国外文化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英美的文学和电影。文学和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阅读和观看的东西,学习国外的作品能够让人们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坐在家中便能够了解异国风情。基于此,主要论述英美文学与电影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对英美文学在英美电影的呈现做出分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美电影;展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109-03

引言

在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中,都会选择加入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在中国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红高粱》《茶馆》等,都是根据我国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在英美电影中同样如此,也加入了相应的文学作品,文学与电影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得出电影与文学间的相似处:都是选用一定的载体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在文学与电影中都会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对故事的走向进行叙述。电影和文学都在演绎着一个或高兴、或悲伤的故事。文学与电影都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他们都把生活中的故事或夸张、或生动地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人们愿意慢慢地接受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被翻拍成电影,也愿意去看看电影与文学的不同。所以,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中加入文学作品已经是一件常见的事情。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

英国文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风格体系。每一个时代受到不同的政治、文化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文学出现了井喷式的状态,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不同以往的文学特色。

早在中世纪时,也就是5世纪,就有文学作品《贝奥武甫》,其中讲述了贝奥武甫战恶龙、斗巨魔的故事,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保存的已经不是本来的内容了。在6世纪末,基督教进入了英国,宗教文学开始了传播,《英国人民宗教史》中不仅记录了历史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被广为传播。后来由于丹麦人入侵,导致了不少寺院被烧毁,许多文学毁于一旦。到了9世纪,韦赛克斯国王开始振兴学术,命人将拉丁文的著作翻译成英文,撰写《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1]。后来诺曼人来到了英国,带来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古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发展成为了中古英语。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雅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伙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还有教会小职员兰格伦的《农夫皮尔斯》写出了1381年农民暴动前后的农村现实。还有许多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当时的事情。到了16世纪,随着进出口贸易的繁荣,英美的作家对于诗歌的创作空前绝后,诗歌后来被作为歌舞剧的模板在观众面前演绎。电影中插入文学作品也是受到了这个启发,将文学作品与电影相融合,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与故事性,并根据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二、英美电影的发展史

电影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加入这么多的艺术性,它仅仅是作为一个娱乐形式而存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娴熟,人们便愿意在电影中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元素,在英美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中,分出了许多的流派。英美电影不同的拍摄手法与技巧,使得英美电影在全世界广为流行。英国大多都以自身的生活、民俗作为背景来拍摄一些很绅士的电影,而美国则是通过对未来或过去的猜想,运用科技的进步把人类带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星球的科幻电影。不管是哪种电影的表达方式,英国电影与美国电影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这个从各国的电影票房上也能看出人们对英美电影的推崇[2]。

三、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及差异分析

在原来习惯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时,我们不仅要去看电影中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还要去看电影是否拍出了文学作品的精髓。诚然,有些文学作品是无法运用电影的手法表现出真正的内涵的,但有些文学作品的内涵,却在电影中得到了升华。电影与文学作品有许多的共性及差异性,我们从两点进行分析。

1电影与文学的共性分析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是观看电影时,都应该把它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它们在艺术手法的表现上都是独立的,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联系,文学作品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般分为五个方面:

(1)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和内涵与在电影中的表现相差无几。对于主线来说,一般电影不会轻易地篡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主线,会在原有基礎上进行一定的润色。

(2)文学作品中的起承转合,人物生长的环境在电影中也不会被改变,对于遇到的人、说的话,电影也不会去过多地去修改这一部分的内容。

(3)在文学作品中,一般会用大幅度的篇章来描写一个场景,但电影的时长有限,叙事性的强度要比文学作品更大,所表现的细节更多。

(4)不管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基准进行创新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创作是文学作品与电影都常用的方式。

(5)文学作品与电影都是在对时间进行创作,不管是过去的、现在发生的还是未来的都是按照时间的理念进行创作,从这方面来说具有一致性。

2电影与文学的差异分析

文学创作是用文字的组合体现创作的魅力,通过不同的文字组合来展示自己的艺术思维。基于现实的创作,使文字得以升华,这就是文字的艺术。而电影不同,电影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不是靠着一步步的描写让观众得到信息,而是靠着特定的表现手法,把原本的故事讲述得更加有叙事性和深度[3]。电影可以根据文学作品来改编,但电影一定不会采用与文学一模一样的表现手法。它们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文学上的重点与电影的重点完全不同,文学作品可能更容易刻画人的内心,但电影中则是要给故事情节以更多的亮点。比如说由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改编的电影《神探夏洛克》,原著中的推理情节都是由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医生来记录的,所以整部小说就是一本探案的回忆录,会着重地去描写福尔摩斯的心理活动和细节的处理,但在电影中,如果按照原著来拍摄,没有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观众可能就不明白这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电影的开头便介绍了两人的来历,也不是以回忆录的形式进行记录,而是直接根据案件的推进进行案件的侦破。但在电影中,对于原著的人物性格、对话却予以了大幅度的保留,比如福尔摩斯的高傲与华生医生的“管家婆”形象,如房东太太的可爱英国淑女形象。再比如原文的一些经典对话:除去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不管多么的不可思议,它都是真相等。这些在电影里也被完整地呈现出来。

不论是电影还是文学的表现,都是以打动观众为主要目的,在这一点上,它们都具有一致性,都是希望自己手中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电影更是如此,只有让观众产生共鸣,才能使电影有好的口碑,票房才会增加。

四、英美文学作品在英美电影当中的文化蕴涵

在艺术领域当中,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向人们展示它们所特有的艺术以及文化蕴涵。上文中就已经提到过,文学作品是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最为古老的,它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电影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们表达它所包含的信息,而这些文字又是经过漫长的发展以及反复积累的结果,它会因各种各样例如政治、经济、战争等所带来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正是因为它拥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才能使得文学作品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4]。而电影却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产物,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电影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世界上的第一部有情节的电影作品是在1900年拍摄的,地点是在法国,由米埃尔兄弟所放映的,这部有情节的电影放映出来之后算是艺术史上的一大创新,是继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以及建筑之后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

与电影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对大脑的刺激而由此进行自我想象、自我创造的,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时常会根据作品当中的一些情节去进行想象。但是电影则是不一样的,电影是通过影像来刺激人们大脑当中的形象思维。这两种艺术一种是思想形象、一种是视觉形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其实也就可以代表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差异了。在我们日常观看的电影当中,它是通过影像来传达它想要传达的信息,来告诉我们它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具体真切的客观事物,相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好像能够更加容易感知和接受。但是在对于表现深层次和隐藏内涵这一方面,电影是不能做到像文学作品那样的,在这一方面,我們能够很清楚地感觉到电影的表达显得太过于乏力,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优势之处了。文学作品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它们都各有特点[5]。只是文学作品是具有一定的相容性的,它这种相容性能够让电影从它的作品里面汲取养分。而事实上,电影从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做了,过去的默片时期的电影就已经从文学作品当中来获得片段素材。

在电影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再见到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时候,已经不再那么的讶异了,而文学作品也已经开始慢慢地占据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了。在电影当中,一个好的剧本是一部好电影产生的基础,这也算是一种文学的体现,所以文学作品才会一直不断地成为拍摄电影取之不竭的题材。例如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等等作家的作品都被人类慢慢地一部一部地搬上了银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而像《雾都孤儿》《王子复仇记》《亨利五世》这些在很早就被拍摄成电影的文学作品已经被人们当成了电影界的瑰宝。我们将文学作品放在电影当中诠释,这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再次欣赏,更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创造。文学与电影同样都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表达和体验,将文学作品拍成电影的形式,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另外一种完美的诠释。

五、英美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赏析

文学与电影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二者环环相扣,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不被拍成电影,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确实承载着书迷和影迷的厚望。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好的电影剧本越来越少,电影在找不到好剧本的情况下就会去找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进行翻拍,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编让观众产生共鸣,在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

1英美文学是英美电影的创作源泉

很多经典的英美电影都是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文学作品给影片提供的灵感是非常可贵的,根据文学作品可以展现出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电影,在银幕前可以看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罗马假日》《简爱》《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电影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进一步加以说明。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部影片,作者是莎士比亚。在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6世纪文艺复兴后,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还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家族的儿女一见钟情,迅速地堕入了爱河,在二人准备向家中长辈坦白时,却发现双方的家长竟然是死对头,是不可能让他们在一起的,在家庭与世俗都反对的情况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饮毒酒自杀了。这一部作品以爱情为基调,讲述了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下爱情无法存活的悲哀。这都是世俗观念的根深蒂固,让当时人们的嘴脸都变得尖酸刻薄[5]。这部作品在改编成电影后,不管是从故事情节方面还是人物塑造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影片没有改动原著的背景及对白,当影片中演到“如果你死了,那我也绝不苟活”这个场景时,不管是原著粉还是第一次看电影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可见,文学作品是影片的创作源泉,也是它的艺术灵感之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英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原著小说实在是太过家喻户晓,是美国现代文库中评选的20世纪最佳英文小说的第二名,因为剧情的扩张力,导致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直在被影视翻拍。原著中说:“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小说讲的是一个世界性的富豪盖茨比却一直无法得到心爱的女人黛西,他们相爱的时候盖茨比只是一个少校,黛西的家庭无法容忍他们在一起。后来盖茨比成为富豪时,黛西已经嫁人了,成为一个埋在金钱中的女人,盖茨比一直把黛西当作心中最完美的存在,哪怕她变得爱财,直到最后黛西跟着丈夫跑了,自己也被谋杀时,曲终人散,一切都没有得到。该作品被拍成电影后风靡全球,不同时期的各个版本都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发展

电影的改编不只是文学意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不断地深化,根据当时改编的时代背景,对文学作品中的注重点进行剖析,进行二次升华。

《福尔摩斯探案集》自19世纪问世至今,不断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在不同的时期,每个导演的侧重点都不一样,19世纪翻拍的福尔摩斯,就像是一位身处在英国的绅士,每天定时地解决问题,出门用马车去案发地点,还抽着当时流行的烟斗。但在21世纪的《神探夏洛克》中,导演直接把19世纪的夏洛克与华生搬到了21世纪的世界中,高傲的福尔摩斯也有了一头的小卷毛,在21世纪的背景下,出门乘坐出租车,用着手机、博客。抽的烟斗也被换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香烟,以英国当时突出的社会现实为探索的案件,增强了时代性与趣味性,可以说这一电影的改编是文学作品的深化发展[4]。

六、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展望

在文学作品不断被搬上大银幕的质量来看,导演对原著的尊重与影片呈現的内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相信,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翻拍的影片,在未来也不会让观众失望,一定会制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好片子,让英美的电影能够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结束语

文学与电影一直以来都息息相关,它们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靠文字来打动人心,电影靠画面情节给人以代入感。英美文学的电影改编给人类的历史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当我们看到影片时就会发现,这就是我看小说时想到的场景,在看男女主角落泪时,你会想到自己在读原著时感动的泪水。很多文学作品被搬上大银幕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谢导演的用心,只有导演用心,我们才能看到一部自己喜爱的著作被搬上银幕。在以后的电影发展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被翻拍,也一定会被拍得越来越好。这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影片的信心。希望以后的电影银幕上有更多的文学作品能够被传播,并能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高广未.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探微[J].电影文学,2014,(11):53—54.

[2]韩博然.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133—134.

[3]李琳琳.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文学性关联性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11):102.

[4]夏彩霞.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关系探究[J].电影文学,2013,(24):19—20.

[5]李清华.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关系探究[J].电影文学,2013,(5):13—14.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展望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