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摘要:《白鹿原》是一部关于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巨作,展现了白鹿原上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这些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文化统治了中国达数千年之久,是中国传统社会意思形态也是传统文化的正宗主干”。儒家伦理的“仁义思想”,重实际,重人伦,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之源。
关键词:民族历程;传统文化;审视;反思
《白鹿原》现于90年代的文化和语境之中,在现代文明和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冲击下,以新颖的创作意识重新审视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陈忠实在展现了当时风起云涌的社会大环境下,充分发掘了乡村传统儒家文化。他让读者审视这种历史悠长又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文化主脉,打破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将一种真实生动的文化呈现出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文化的传承,给人以全新的感悟。
一、对生活的审视
(一)儒家思想的社会百态
1.白嘉轩的“正”
小说中的主人公——白嘉轩,拥有权利和地位,是被尊重的,也是被崇敬的。他似乎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奴役者,但是他也在无时不刻地宣扬传统的儒家文化,更是以自己的正直来实践儒家道德中的“仁”和“义”。
从全文看,面对官府的高额税收,白嘉轩开始散发鸡毛信,组织百姓进行抵抗。在抵抗的同时,又体现出“安分守己”儒家思想,在“乡约”中,制定原则,规范白鹿村的生活,谨遵传统儒家思想的原则。在安分中又充斥着一股“闯劲”,面对无情的旱灾,作为族长的白嘉轩,为了族人和民众的利益,他不惜自残,贡献自己的所有充当“马角”来为民请雨。白嘉轩把自己的生命充分融入到白鹿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族人发自内心的拥戴。
这份“仁义”不知体现在对广大的族人身上,更是细致的体现在对待白家长工鹿三的身上。在对待族人所做的一切,是有目共睹确是在每逢大事时的登高一呼,但是在对待自己家的长工上,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亲切与手足之情。小说中多次描写道,他们之间的和谐场面,一起耕种操持农活,那是一种超越了阶级,与奴仆的真正平等的关系。白嘉轩对鹿三的好不只是因为鹿三能为白家谋取土地的利益,能有为地主谋取利益的价值,而是在内心深处真正的把鹿三当做与自己平等的一个“人”来对待,比如,在田小娥时间中,鹿三开始变得痴痴傻傻,不能再为主人白家做什么有意的工作,但白嘉轩依然保持对鹿三的尊重,没有因为鹿三的变化而她发生感情上转变。白嘉轩不止是自己对待鹿三亲如兄弟,也不忘教导下一代要坚持对鹿三的尊重,时常教导自己的儿子要时刻保持对鹿三如自己长辈一样的礼遇。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交往中,白嘉轩的仁义与真诚,彻底模糊了主仆的对立和阶级的矛盾,彰显了儒家文化的道德的威力。
2.鹿子霖的“邪”
与白嘉轩相反,鹿子霖对待儒家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乡绅到劣绅的过程,由假仁假义向不仁不义转变的过程。鹿子霖意图与白嘉轩争夺白鹿村的领头人地位,必须要在信奉儒家文化,遵从宗法制度上成为榜样。
为了争夺李寡妇的良田,鹿子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与白嘉轩明争暗斗,最后鹿子霖成功遏制了白嘉轩买地的目的,还为自己争得了仁义的美名。主张兴建学堂却是更进一步的为自己谋取利益,为自己的儿子谋求方便。凭借着这件义举,鹿子霖在白鹿村的声望达到巅峰,成为与白嘉轩平起平坐的人物。
鹿子霖主张兴建学堂的目的是为自己谋取利益。凭借着这件义举,鹿子霖在白鹿村的声望达到巅峰,成为与白嘉轩平起平坐的人物。辛亥革命刚刚胜利,鹿子霖就担任新政府的官吏,成为白鹿原的乡约。为了能让自己出人头地他不惜与白嘉轩为仇,与白鹿村为敌,借助官府的威力走上了一条违反仁义的道路。他要的是村民们畏惧自己这个有权有势的新政府官员——鹿乡约。为了更进一步的实现自己的邪欲,鹿子霖继续拿“仁义”为行骗的招数,“礼义廉耻”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依然出席族里的各种仪式。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不尊重儿子鹿兆鹏的意见,用三个耳光打出了“父为子纲”的气势。在“风搅雪”的运动中,黑娃让鹿子霖丢尽了脸面,这也促使他完全放弃了儒家传统道德。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他已经完全放弃了虚伪的面纱,沦落成为国民党政府的鹰犬。他在白鹿原上欺男霸女,霸占同族侄子黑娃的媳妇田小娥,疯狂满足自己的性欲,他的人性已经完全泯灭。为了打击白嘉轩的威望,鹿子霖又指使田小娥与白孝文通奸,彻底毁了白孝文的人生和白嘉轩对儿子的梦想。无形之中,他与白嘉轩的斗争方式由原来的仁义演化为不择手段的整倒对方。这时的鹿子霖在权力还有财富上已经超越了白嘉轩,但在与白嘉轩的斗争中仍然处于下风。因为在儒家传统文化的衡量下,鹿子霖在人格上已经于白嘉轩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鹿子霖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的鹿子霖再次官复原职,他对权力与欲望的贪婪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直至共产党建立新政权后,鹿子霖吓疯,最后冻死街头,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二)审视后的反思
在《白鹿原》这部小说中,寄托了作者美好理想的非朱先生莫属。朱先生在陈忠实的笔下成为了“半神半人”的关中大儒,他的一生是儒家“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济天下”精神的具体实践者。但朱先生的悲剧同样也在此,他所作的一切与白嘉轩的“仁义”不谋而合,仅仅是停留在弘扬日趋没落的儒家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但无形之中局限在儒家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封闭之中而无法自拔,以至于由最初的达泽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到后期穷则独善其身的无可奈何的悲剧,正是体现了他所崇奉的儒家传统文化没落的悲剧性之所在。
朱先生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继承了关中学派的精髓,成为一代关中巨儒。他自小聪明过人,少年时更是如鱼得水,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在战火中保全了古城的周全,保住了革命的成果,却分文不取,独自回到白鹿书院,潜心教书。朱先生心中没有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兼济天下”的豁达与远大。
白鹿消失了,朱先生也便消失了,朱先生消失了,白鹿原也就消失了。这是人们对他的一种赞誉和留恋,同时也是一个面对现实的历史预言。尽管人们崇敬他,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热衷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奉行的儒家传统思想终究抵不过现实的磨练与拷打。作者希望在朱先生的身上论述儒家的一些伦理思想,与现实生活的一些悖逆,以此来论证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不可避免走向了颓败。
二、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
(一)对历史的审视
《白鹿原》是记录中华民族秘史的一部小说。看一部文学作品反应的深层次内容,离不开对文学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解读。《白鹿原》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作者的创作思路要追寻到七十年代。七十年代末“文革”刚刚结束,这场持续十年的社会浩劫将一股反思的潮流推到了前台。其反思的对象,由最初的政治,逐步扩张到经济、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几乎所有社会生活的领域,其反思始终是以知识界为主体。到了九十年代,反思的主体逐步扩大,反思的领域也向更深的方向扩展。《白鹿原》就是这一反思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作之一。
作为更深入层次“反思文学”的代表,它虽然仍有政治的视角,但却摆脱了过去牵涉到国共斗争的千篇一律的模式,以更为开阔的大文化的视野,将许多过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东西,充实到文学的画卷中来。许多过去根本不可能看到的那些埋藏在文字后面的东西,甚至多少显得神秘的层面、因素和意义,终于被开掘出来了。
(二)对历史审视后的反思
《白鹿原》叙述了一百年的历史,小说所写的前五十年实际是以后来五十年的继续和社会文化观念的演进为参照背景的,也就是说作者把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作为写作的背景。在这段时间内,中华民族内部充满了各种思想上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来论证一种古老文明的得与失。这种古老的文明,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换有了很明显的弊端,但他并不会因为这一些的不和谐而抹杀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正经历着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这场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
读完《白鹿原》这部小说,细细的品味其中的道理,品味到作者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以及一定的时间深度上描绘的这幅中华五十年的长幅画卷,感触良多。让我感受到了在历史的变迁中,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相互磨合中,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先进。在发展与进步中,却又少不了斗争中的流血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