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
我记录的影子只在光线下存在很短的时间,太阳自东而西的运动,影子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丰富而奇妙、神秘的忽隐忽现,可我通过这种技术真实地记录下了它们的实际存在,它们将会永远保留在我们面前,即使那个实物已经毁灭或改变。
——张大力
1842年,在摄影术正式发明后的第三年,约翰·赫歇尔发明了能持久保存的蓝色照片摄影工艺,这是第一个使用铁盐,而不是银盐的摄影工艺。1843年,一位名叫安娜·阿柯金斯的英国女性使用蓝晒法忠实地用手工制作了上百幅图片,记录英国的海草标本,起名叫《大不列颠的海藻――蓝晒法印象》(British Algae:Cyanotype Impressions)。
蓝晒工艺是一种不使用相机的工艺。将涂有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混合溶液的平面材料,直接放置在阳光之下,使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成分进行曝光,形成铁盐。它记录下实物在光线下形成的影子,也因为物体的透明度使影子形成深浅不同的色调,接受光线的部位变成深蓝色,而不受光的部位却是白色的,如同底片一般。
艺术家张大力在他近期的作品中使用了蓝晒工艺。在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一层展厅里,两个同等大小、并列放置的大白空间中,一面是墙上素雅、安静的松树或竹子的形象,它们是浓烈的日光与松竹结合在亚麻布上留下的痕迹,站在作品前会仿佛有午后骄阳的嗅觉。一面是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塑,它们结合着农民工的形象,产生一种不适的错层,高贵、永恒的材料记录这个城市里卑微、隐形的身份,他们瞬间的姿态被固定在权力阶层才使用的材料里。
这些凭日光创作的作品与稳固的汉白玉仅薄墙之隔,但感受如策展人巫鸿先生所说:“似乎来自两个遥远的极点,最后在这里相遇。一组以坚实洁白的石材雕成——这是人类用来表达永恒的材料。另一组的介质是瞬息变化中的光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