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溪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100871)
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制播主体的变化与发展策略研究*
石小溪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新时期以来,我国文献纪录片不仅在创作数量和艺术水准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市场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与其制作主体与传播平台上的结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制作主体特点的不同,新时期至今的文献纪录片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3,制作主体均为国有机构;1993-2000,酝酿与过渡阶段;2000年至今,民营制作公司兴起与发力。此外,根据媒介属性的不同,传播主体可划分为电影院、电视台和新媒体三种平台。基于此,从制播分离以及频道化运营两方面分析了文献纪录片在市场发展中的改革尝试与局限性,认为媒介融合与全球化为文献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新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渠道、开发衍生产品、整合营销与扩展海外市场,便成为文献纪录片开拓新市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制播分离;市场效益;发展策略
关于文献纪录片的定义,傅红星认为:“在西方,这种纪录片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1]它作为纪录片中最重要的片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其商业价值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文献纪录片的市场意识也开始萌芽,而“市场的因素, 不仅改变了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机制、流程, 也改变了中国纪录片的形态, 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中国纪录片观念”[2]。这一点,从它的制作主体、传播主体在制播改革过程中的演变里便可一窥究竟。
(一)均为国有机构,产品以政宣性电影文献纪录片为主(1978-1993年)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9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拍摄的文献纪录片,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与宣教功能,制作主体均为国有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制作主体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中央新影”)、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及珠江电影制片厂。
为了密切配合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的政治宣传任务,中央新影及其他几个主要的国有制片厂制作了大量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的人物传记类电影文献纪录片,如:《扬眉剑出鞘》《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先驱者之歌》《聂荣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回忆李大钊》《十世班禅》等;以及政治立场鲜明的政论片,如:《中国面向未来》《蛇口奏鸣曲》《“一”的启示》《中国航天城》《历史还不遥远》《延安岁月》《在西藏的日子里》等。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中央新影开始制作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程的8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近代春秋》,这也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
整体上说,在这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文献纪录片已成为最重要的纪录电影类型,它的历史与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其商业价值。
(二)“影视合流”——制作主体出现变化的酝酿阶段(1993-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领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出现了“影视合流“的改革浪潮。电影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也开始在制作上进行合作,“标志性事件是199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整建制地并入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将纪录片的摄制任务移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制作宣传中心”[3]。
这一时期,尽管摄制任务交付给了不同部门,但制作主体的性质并没有出现实质上的变化,仍属于国有机构。较为不同的是,80年代拍摄的文献纪录片具有浓厚的政宣色彩,这一特征在90年代后期明显减弱,随后商品属性得到了相对重视,而不论是电影文献纪录片还是电视文献纪录片,也都在市场上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95年摄制的电影文献纪录片《较量》,便在当年的电影市场上大获成功。1998年,中央新影制作的电影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还斩获当年的电影票房桂冠。
“影视合流”的背景,再加上中央电视台提供的优质传播平台,中央新影作为文献纪录片最主要的制作主体,在这一时期摄制了多部重要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代表作品包括:《大风歌》《春秋五十度》《瞬间与永恒》《半个世纪的回响》《怀念》等。随着电视在90年代后期逐渐成为观众的首选观影平台,加之电视剧与电视栏目市场的日渐兴盛,电影文献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在千禧年钟声敲响的前夕,正在宣告落幕。
(三)民营制作公司的兴起与发力(2000年-至今)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电视台开始尝试文献纪录片的海外销售,如以四川电视台为代表的地方电视台参与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等。随着90年代后期民营企业的兴起,不少电视独立制片人开始出现,杨澜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在2000年3月创办了被称为“纪录片专业频道”的阳光卫视。该卫视是香港上市公司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不属于国有机构。从制作主体性质的角度上看,阳光卫视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此在这里,笔者暂且把2000年作为国有机构制作主体被打破的时间节点。
新千年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逐渐打破了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场域里原有的势力平衡。观照在文献纪录片的制作主体上,第一个突出的变化即是中国民营纪录片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并开始形成一股足以与国有机构相抗衡的力量;其次就是国际制作主体的出现,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成为两个直接面向中国电视台的国外供片商。如今,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国有机构主要以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上海纪实频道以及各省级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制作团队为代表。这些制作主体生产的文献纪录片主要以体制内的生存方式获取利润,而使用体制外的生存方式获取经济效益的制作主体不仅有大型的中国民营纪录片公司,如大陆桥、华亿联盟、雷禾等,还有一些独立的民间制作人或小制作公司。发展至今,一些民营纪录片公司已经具备了自主市场开发的能力。它们以自主开发、承制、参与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文献纪录片的市场活动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日新月异的媒介发展趋势,文献纪录片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平台的格局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转向:其一,主要传播平台由电影院转向电视台(特别是电视栏目);其二,从传统媒体平台转向新媒体传播平台。
(一)电影院线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这段时间内,中国电影文献片曾取得过辉煌的市场成绩,特别是1998年上映的《周恩来外交风云》,在当年平均票价仅十几元的情况下,曾创下了超过3 500万元的票房纪录,成为年度国产影片票房冠军。然而2000年以后,电影院内已经很难再发现国产文献纪录片的身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精良之作引起了业界一定的关注,例如2006年上映的电影文献纪录片《圆明园》,获得了600万元左右的票房收益。尽管这个数字与《周恩来外交风云》的票房成绩相差甚远,但在当年,《圆明园》已经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影院的票房纪录。而进入城市电影票房以百亿为单位计算的2010年后, 院线放映的文献纪录片的市场表现更是乏善可陈,几乎所有影片都毫无悬念地遭遇票房滑铁卢。《复兴之路》以200万元的收入就获得了年度纪录片票房冠军,除此之外,票房仅50多万元的《外滩佚事》,已算成绩斐然。
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从2011年年初至7月,“中国电影市场上映的影片超过百部、总票房超过70亿,创下历史之最。但这70多亿票房中,由纪录片创造的不足100万”[4]。这些数据如同一张反映市场现状的晴雨表,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中国文献纪录片在电影市场中日趋边缘化的现状深思。
整体上说,新时期以来电影院线对文献纪录片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电影文献纪录片在新千年后的院线市场中表现不够亮眼,但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影文献纪录片在创作理念上或多或少地摒弃了刻板宣教的面孔,融入了更多的时尚与类型元素,在美学风格与表现手段上都有很大的突破。此外,国家政策对于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是电影文献纪录片未来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电视台
电视媒介的崛起和繁荣,与改革开放同步。从类别上看,在电视荧屏上播出的文献纪录片主要分为三类:电影文献纪录片、电视栏目纪录片以及大型电视纪录片。新时期之后,文献纪录片在保持着主流审美价值取向的同时,可看性也在逐渐增强,出现了《新丝绸之路》《百年中国》《故宫》《大国崛起》《香港十年》《中国1978》《人民至上》《澳门十年》《长安街》《公司的力量》等一系列代表作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电视文献纪录片曾一度占据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热度可与同期热播的电视剧比肩。这一时期制作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都在全国创下了近30%的收视率。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使中国文献纪录片在宏观上处于历史发展的一个“拐点”:除了实现创收的少数知名的纪录片栏目以及实力雄厚的媒体砸“重金”拍摄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其他许多电视文献纪录片及纪录片栏目都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甚至是收视率最高值曾达到36%的知名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也遭遇了发展上的瓶颈。2010年后,“电视已死”的声音在业界和学界不绝于耳,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大众传播工具,并已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只是在市场环境与媒介环境变化如此之快的当下,文献纪录片若要有所作为,急需找准市场定位与新的商业模式。
(三)新媒体平台
“信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变革,还影响和重塑了新旧媒介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与关系。从文献纪录片的传播平台来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电影院线与电视台两分天下的局面,院线、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媒介融合”也已取代“影视合流”,成为媒介生态中的热门话题。
在新媒体的冲击与现实的市场压力下,一些实力雄厚的影视制作单位很早便在媒介融合的潮流中尝试与视频网站开展合作。早在十年前,中央电视台在出品《故宫》《大国崛起》等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时,就已经通过“央视网”以及其他数字电视点播平台进行放映。2009年,搜狐网率先开发了全国第一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广告商的冠名。2010年底,搜狐纪录片频道的总点击率已经接近200亿次,纪录片频道的流量也在所有频道中排名第四位。
2009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中央电视台提供的大量正版节目资源,开辟了集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为一体的纪录片频道——CNTV。这一新兴的频道在一年时间里就上载了超过1 000部纪录片,而其特有的“台网联动”优势也使之成为文献纪录片重要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搜狐纪录片频道与中央网络电视台以外,2010年4月,百度旗下的独立视频网站——爱奇艺高清视频网站也开辟了纪录片频道。该频道获得了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普罗维登斯资本参与投资。同年12月,爱奇艺网举办了给中国纪录片产业带来积极意义的“改变视界: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论坛”。
发展至今,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院线、电视台后第三个文献纪录片的主要传播平台。文献纪录片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存活,还需要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地传播。
(一)“制播分离”“制播合作”与“制播整合”
新时期以来,中国广电业的制播改革发展史应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与文献纪录片市场发展相关联的标志性事件,是当时出现在电视领域的“电视剧制播分离”,以及1993年发生在电影领域的“统购包销”格局的打破。在“电视剧制播分离”之前,我国电视业长期维持着电视台“自产自销”的市场状态。由于那个时期电视台还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其体制问题严重阻碍了电视台对社会资金的吸收。在资金匮乏影响电视内容生产的情况下,“制播分离”在当时可谓是一种无奈之举。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电视行业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制播分离”的确为电视领域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当然,在“制播分离”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制作主体中来,但在制播分离的前期,这些企业与电视台并没有形成一种“平等交易”的关系。“同时,由于电视剧对电视台广告收益影响明显,电视台不得不多少降低一点身份来与电视剧生产机构交易。而像当初光线、欢乐等生产非电视剧内容的民营节目公司,则全部被电视台逼迫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至于最终都转向电影电视剧生产来维持生存。”[5]99
由此可见,尽管“制播分离”对电视剧的市场繁荣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非电视剧内容”的文献纪录片,所产生的市场作用是相对有限的。另一方面,从制作主体的性质上讲,以上提到的“制播分离”也并不是彻底性的“制播分离”。“例如最近的‘上海模式’,包括过去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虽然是企业,却是‘台管台控台属’的企业,并没有通过制播分离变成两个利益主体,只是制播出现了部分分工,从准确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了一台两制,在电视台这个事业主体之下,出现了一个同样属于电视台的企业主体。制播之间仍然是一个母体,并没有分离。”[5]98
借助于市场化发展的自然推动力,两个母体彻底的制播分离也在2010年后出现并逐渐成为新的常态,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央新影集团”的组建。综观中国电视业进行的“制播改革”所采取的方针与策略,其实“制播分离”这个提法也许并不准确,“制播合作”可能更为恰当。例如中央电视台在文献纪录片的投资、制作(或定制或自制)、预购等方式上,已经与民营企业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制播合作”模式。而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文献纪录片想要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需要在“制播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制播整合”,才能为其构建起更好的产业链生产模式。
(二)频道化运营改革
1月1日,是中国文献纪录片频道运营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2002年的1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诞生之日;九年之后的同一天,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十年间的频道运营探索后,“频道化运营”模式正式诞生,并成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上海纪实频道作为中国第一个纪录片专业频道,在成立之后的三年间,曾与文献片纪录片一起经历过市场的“严冬”,直到2005年才迎来“暖春”。但在2005年到2009年之间,该频道一跃成为中国文献纪录片频道化运营的探路先锋,并成立了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将公司化的改革与运作模式有效地运用在频道的运营中。“截至2010年10月31日,上海纪实频道总共收入1.16亿元。其中广告创收1.05亿元,节目销售总额379.514 3万元。国际销售同比增长211%,国内销售同比增长151%。”[6]值得一提的是,真实传媒还尝试了电影文献纪录片的院线发行,自己参与制作的电影文献纪录片《外滩轶事》在院线发行、上映后获得了5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作为中央电视台旗下的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免费专业纪录片频道,定位在“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国际表达”与“本土价值”上,对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国内外市场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频道自2011年1月1日开播以来,就以其播出平台和政治传播的绝对优势,改变了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传播平台格局,开播后的2个月间,观众规模就从开播伊始的2 000万人次达到2亿人次。
除了以上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和国家的文献纪录片频道以外,在上海纪实频道播出后的十年间,其他几个地方纪录片频道相继播出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着重庆科教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三套、金鹰纪实频道、辽宁北方频道等地面纪录频道纷纷开播,中国文献纪录片的播出平台日益丰富。
总体来讲,中央电视台的转企改制虽然直接催生了“频道化运营”的模式,但由于该频道在目前的频道制下,制播一体的现状并没有被完全打破,并且仍不具有广告经营与市场开发等权利,所以目前的频道制只是“有限的频道化运营”。而与中央电视台相比,地方性的纪录频道在“频道化运营”的探索上走得相对彻底一些,不仅具有较为明确的运营主体,并且成立了相应的运营公司。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注意“马太效应”的出现。
(一)建设渠道——搭建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兴传播平台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一个完全迥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同时为文献纪录片市场盈利渠道的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全媒体时代,文献纪录片想要突破市场困境、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突破与创新,搭建新兴的传播平台为市场营销做准备。这个平台的搭建不仅需要从业者敏锐地将营销触角伸向新媒体,利用这个受众数增长幅度最快的传播平台去扩展多元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其对居于优势地位的传统媒体在已有的平台上继续创新,发展出更丰富的业务,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在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的传播平台上继续探寻,而像《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适合改编的优质文献纪录片,还可以将其加工改良放到出租车上进行广播版播出。此外,新旧媒体的合作也同等重要。在“影视合流”与“视网融合”之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宣告了影院、电视、网络的“三网合一”,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影院不仅可以成为电影文献纪录片的传播平台,也可以成为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宣传阵地。
(二)与其他产业合作——继续加大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
后产品市场开发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像好莱坞大片、迪斯尼动画以及日本的动漫片等所获得的大部分利润均来自于相关衍生产品。文献纪录片想要增加经济效益,应该加大在衍生产品上的投入。
而中国文献纪录片也在衍生产品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2005年《故宫》热播的同时,制作方就已经通过相关行业的发行网络,对《故宫》的音像制品、图书出版物进行销售,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2010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敦煌》也在十几天内就将首批5 000套DVD光盘售罄……但从衍生品的市场结构上看,DVD音像制品所占份额最大,而影视基地、主题乐园等领域的开发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旅游业与影视行业日益紧密结合的趋势下,文献纪录片应该发挥其历史与人文价值,增加与旅游业的合作。投资3 000万元的文献纪录片《大明宫》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合作就是一个双赢的案例。影片通过与遗址公园的合作,不仅解决了投融资与风险承担的难题,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建设投资高达100亿元、遗址保护区成本高达1 400亿元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而言,投资一部3 000万元制作成本的文献纪录片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正如大明宫研究院院长周冰所言:“影视和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影视剧目,也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文化的推广和地方投资形象的改善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7]
(三)垂直整合——将整合营销的理念贯穿产业链的全程
“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二者密不可分,整合营销把传播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8]在整合营销的背景下,创意就是金钱。文献纪录片不仅需要运用水平战略为自己扩宽市场渠道,还需要通过营销创意来培育市场,完善产业价值链条。在文献纪录片产业链的建构过程中,营销创意的理念不应该只存在于传播销售的环节里,也需要与创作和制作的创意相连结,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良性循环。
在策划阶段,创作者在文本的创作过程中就需要植入市场营销的概念,重视前期市场调研与目标观众定位;在制作阶段,文献纪录片的制作主体可以选择合作制片的模式,借助外力来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在传播阶段,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差异性传播平台的选择。例如针对喜爱本土化作品的受众,就应该选择在地方频道上播出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作品。
整合营销的实现,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努力。组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文献纪录片团队,对于文献纪录片在未来的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化升级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制作了《故宫》《台北故宫》和《敦煌》的周兵团队,他们在央视这一重要平台的支持下,在选题、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都使用了国内最好的资源。该团队在创作阶段就将作品看作一个综合性产品,因此在其设计、生产、销售、再开发、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整体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团队对整合营销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过去中国文献纪录片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集团化的作战方式、过程化的分解管理、贯彻始终的整合营销理念,都使得制作出的产品成为取得海内外良好市场效益的精品。
(四)国际视野——扩展海外市场
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亚洲制作部总监维克兰·夏纳在2005年曾说:“世界在关注中国。过去3年中,我们制作的纪录片25%与中国有关。”这句话的引申意思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渠道和方式是通过纪录片。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量也在直线增长,尤其是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文献纪录片。这也为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若能成功将其包装成展示中国的文化商品,所能创造出的市场效益将是巨大的。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国家也应继续加大对主流文献纪录片的政策扶持力度,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走出去”之路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撑。作为国家级对外宣传机构,如五洲传播中心,在认真贯彻中央文件、提高文献纪录片制作水准的同时,还需要与海外主流媒体保持更加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国产文献纪录片顺利进入到西方观众的视野中去。总之,扩展海外销售已成为文献纪录片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对国际市场给予更多的重视尤为必要。
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变化,同作用于整个影视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对抗和妥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献纪录片制作主体与传播主体的结构均呈现出与该阶段相对应的特征,并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进入到全球化与全媒体时代,政策的积极推动与主体的不断探索促使文献纪录片的市场空间在深度与广度上取得了多层级的扩展,假以时日,在各环节企业的有力配合下,实现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目标也并非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5):47.
[2]何苏六.纪录片市场化:中国问题与外国方法[J].现代传播,2005(3):101.
[3]单万里.中国文献纪录片的演变[J].电影艺术,2005(6):59.
[4]喻德术.揭秘中国纪录片困境——规模太小难收成本[N].法制晚报,2011- 08- 01.
[5]尹鸿.“分离”或是“分制”?——对广电制播分离改革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0(4).
[6]张同道,赵蓉.2010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J].电视研究,2011(6):63.
[7]李雪.一部记录片领衔的遗址商业开发[N].北京商报,2009- 09-21(C10).
[8]黄升民,丁俊杰.营销·传播·广告新论[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0.
(编辑:李春英)
DOI:10.3969/j.issn.1673- 8268.2016.04.020
*收稿日期:2015-12-14
基金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一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文献纪录片研究(08BC21)
作者简介:石小溪(1988-),女,四川广安人,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产业、电影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268(2016)04- 0119- 06
The Study of the Compilation Film since the New Period
SHI Xiaoxi
(SchoolofArt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Since the new period, the compilation film all have great results in aspects of the quantity and the aesthetic. Moreover, market efficiency, in the meantime,has also been greatly enhanced. More importantly, it has also relat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ion subjects as well as the transmitting vector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feature, this paper divided the transmitting vectors into three different platforms: cinema,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On the basis of the division, the paper analyzed two attempts in market exploring and their limitations.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vergent media, however, created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compilation film. In this context,constructing channels, developing derivative products, integrated marketing and expand overseas markets are all the direc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ilation film.
Keywords:compilation film; separation of manufacture and broadcast; market efficiency; develop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