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军
摘 要:中职烹饪专业以突出实践性和技能性为主要特点,因此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餐饮业对烹饪人才的要求。现代学徒制这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对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培养烹饪专业精英人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TS97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郎 军,江苏昆山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烹饪教学。
1.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能够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核心是学徒培养,基础是校企深度合作,形式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通过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将学校的专科理论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进行有机结合,要同时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从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素养培养。“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方式大大推进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2)有助于探索高技能烹饪人才培养体系。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为一体为中职烹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基本特征,根据企业和学校双方制订的培养方案来实行工学交替方式的培训,能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将教室与厨房、学校与企业实现完美融合,这种人才培训模式有助于探索高技能烹饪人才培养体系。
(3)能够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培养路径,在此过程中,离不开企业师傅的悉心教导,在师傅德艺的熏陶和影响下,学生尽快熟悉、适应并习惯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感情大大加深,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且,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模式,充分融入企业文化中,提高归属感。
2.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
(1)合理确定培养目标。中职院校应该根据目前餐饮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精英烹饪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关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出知识广、人品好、素质高、技能精的专业人才。师傅需要做到“三带”(带厨魂、带厨能、带厨德),学生需要做到“三学”(学思想、学本领、学做人)。
(2)认真核定培养内容。首先要将培养思路理清,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宗旨并坚持执行,将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作为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将烹饪行业需求以及培养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校内辅导、技能大赛、实际场景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其次,要开展针对性培训,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要包括常规课程、特色内容以及专项培养等;最后,要营造学习环境,中职院校要尽可能构建真实场景以及理实一体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操作中,同时要保证进一步开放学习环境中的功能环境以及交流环境展示。
(3)科学制订考核方式。第一,应该建立健全师徒结对档案,将多层次、立体式的动态培养模式应用于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在师徒结对后,师傅或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不足以及优势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制订今后的预期目标。每学期都需要将结对材料进行整理、上交并建立档案。接受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学生需要接受双重考核,要同时接受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师傅的考核评价。第二,要设置多元考评方式,师徒结对工作的目标考核需要根据师徒结对协议进行,采取同行评、学校评、学生评、企业评等多种方式来对师傅进行评价,要突出过程性考核,并需要根据学生成绩,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需要通过奖励以及证书等多种方式加以鼓励。针对学生的评价,则可以通过师傅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动态立体方式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专业型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又一创新,在中职烹饪专业中的应用需要政府、学校以及企业三方的共同配合,特别是需要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让中职烹饪专业更具社会性、实践性、专业性以及操作性,培养出受市场欢迎、企业青睐的高素质烹饪专业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施胜胜,张卫平.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2012,(20):113-114.
[2]王 蓓.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