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016-08-15 18:15宋明康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数学教学

宋明康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二者不可分割,中学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同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运用数学知识体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化情景 课堂效率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如果教师只是教教材,学生只是解习题,那么这样的课堂学生也会对数学产生枯燥与厌倦之感,这与高质量的课堂生活相去甚远。《新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可见,数学课堂也要充满“生活”的活水,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生活化,激活“数学文本”,把它演绎成“生活文本”,这样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活水,让学生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才能有创新才能的发挥,智慧才会发光,才能提升学数学的价值。

在课改条件下,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导学生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利,开放学生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人。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生活。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应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左右;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985.8万元左右。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拿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同学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更是有的同学从发展的角度看,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你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创造更高的价值,贷款就等于现在花以后的钱,我认为这样更合适些。“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因此往往会得到不同结论,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鉴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方程应用问题教学中,引入利率问题和税收问题。

利率问题:为了准备你5年后上大学的学费30000元,你的父母现在就参加教育储蓄:⑴直接存一个5年期,年利率为4.95%,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⑵先存一个3年期,3年后将本息自动转存一个2年期,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三年期年利率为4.41%,两年期年利率为3.69%)

税收问题:国家规定个发表文章、出版所获稿费应纳税,其计算方法是:①稿费不高于800元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但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③稿费高于40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王教授出版一本著作获得一笔稿费,他缴纳了550元,那么王教授的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三、创设生活化操作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布鲁纳曾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索、构建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态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适当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新知、尝试成功。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使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时,提出问题:妈妈让小红到商店里去购买三根管子,要做成一个三脚架,商店里有40cm、50cm、60cm、80cm、100cm、120cm的六种规格的管子,小红如何选择?首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相应长度的木条,要求学生操作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

又如,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先让学生做一个任意△ABC的模型(各顶点能活动),再分别作出∠BAC的平分线,AF、BC边上的中线AE,高线AD,此时三条线段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由学生移动A点,观察AD、AE、AF的变化规律。学生发现:当AB=AC时,D、E、F三点重合,从而AD、AE、AF三线重合,这一情境的创设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数学教学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