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
摘 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多种文化的统一体,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议
目前农村小学正处于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创办规范化学校的时期,农村小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相对城市学校差距明显,为了迎接“均衡发展”,上级主管部门下达任务,基层学校雷厉风行,这就苦了农村小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和做法上的不足,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片面
基层领导和学校负责人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硬件建设为主,着力加强学校的外在文化。像2015年到2016年迎接“均衡发展”验收,在学校固有的硬件,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配发美术仪器、自然科学仪器、音乐仪器……一系列仪器及桌凳、实验台、实验柜及学生用床等设施,不顾这些设备放在哪里用?即便检查了也只能“囚禁”在旧窑洞和破房子里,忽略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利用熟视无睹,设施如豪庭,学生利用的却少而又少,甚至有的学校认为教育是课堂上的事,茅屋陋室也能出人才。
二、形式单调
农村小学能体现校园文化手段的有黑板报、班会、晨会,大部分没有升旗活动,搞几张喷绘粘在校园的墙上,一了百了。师生动手自制的少,网上购得多,没有起到作用。
三、内容陈旧
我们在农村小学看到的标语是:花圃“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落“严禁乱倒垃圾”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会受到师生的尊敬”、花圃“一花一草一世界”。农村小学多使用“不准”、“严禁”,违背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更好地体现“人本位”的教育观。
四、只顾眼前,不讲长远
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有人检查,就找个广告公司,搞些喷绘或其他什么在墙上能贴的,组织学生把旧的撕下来,贴上新的,有些语句不通,还有些出现错别字,比如艺术字:“净”字,在墙上贴成了三点水,这怎么能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呢?有些照搬别的学校标语,根本不能体现本校特色,我看现在的农村小学,有很多都和城里的办学宗旨、理念、校风、教风、学风一模一样,可见这就是为了应付,没有顾及长远发展。诚然,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状况不容乐观,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就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一些建议,希望各级领导批评指导。
一、加强农村小学物质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孟母三迁”就是环境熏陶人的成功范例。
1.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学校的硬件建设。
近年来,各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的确下了功夫,但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这里我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修建旗台、旗杆,农村小学学生少,有些学校没有旗台、旗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够;二是具有学校标志性的雕塑置于醒目的位置,如果有本校素材更好,比如“教坛保尔—张学成”,对学生的激励更深远一些。
2.美化校园外在的环境。
学校从整体上规划建筑物实体,要长远规划,不要今天修建,明天拆除,从学校地理位置等方面布局,做学习橱窗、校训、名人画像、安全宣传画、风景画,还有花坛、草地、绿化带、菜地等。我们特别要注重校训,校训一定要符合本校的特点,清华大学的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含义深刻,气势恢宏,与农村小学的实际极为不符,我校的校训是“宁静致远,吃苦耐劳”,就十分贴切。
3.注重细节,规范室内布置,彰显班级特色。
一提到教室布置,有些学校的某些班级做得过繁,可以说是见缝插针,把教室搞成壁画室或图画室。我认为教室应该是师生根据本班特点,亲自动手,纯手工制作,每个学生参与,这样的教室才温馨、舒适。另一个是厕所文化,虽然厕所是学校最脏的地方,但不能忽略。除了清洁干净外,还要有文明的宣传语: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二、加强农村小学精神文化建设
1.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以教师教风为抓手,抓好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衡量教师素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许多教师觉得工资待遇差,纷纷经商,搞第二职业,影响教师的形象,误了一代代孩子的前程。习主席反复强调人要有信仰,要有理想,教师队伍一定要经得起考验,真正发挥“行为世范”的作用。
2.以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根据学校的特点,每学期分期组织安排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书画展览”、“故事会”、“比巧手”(剪纸,十字绣等)、“作文竞赛”、“禁毒演讲”、“六一汇演”、“安全演练”等活动,特别要开好“两季运动会”。
三、加强农村小学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团队持久恒定的价值取向,凝结的是一代代师生积累下来的文化内涵,是学校发展的巨大向心力,还需要一代代师生不断努力,精心规划,细心呵护,耐心发展而凸显个性,使之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周文祥.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2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