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
摘 要: 推行“学讲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在传授知识之余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借此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数学学讲计划的实施探索。
关键词:学讲计划 高中数学 实施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被动学习状态,虽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足。“学讲计划”的实施,使得传统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及实现性,拉近了师生距离,让教育的本质得以体现。通过“学讲计划”,使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得到优化,让自主课堂能顺利推行,并为课堂改革提供便利。
一、引发问题,合理铺垫
推行“学讲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在传授知识之余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借此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还未设计的领域,并为跨越障碍做好准备。其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进行“等比数组n项与公式”教学时,笔者通过导语将学生引入了情境中:“等比数列中的项与呈几何递减或递增的,那么将一张纸反复对着500此,其厚度会是多少呢?”学生借此展开了激烈讨论,有说有一米厚的也有说一人高的,笔者让学生大胆猜测,便有学生说比二十层楼还高。这时笔者将纸对着100次,其厚度比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还大。学生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并想知道究竟。这时笔者说:“你们在达到这节课目标的同时便能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顺利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建构概念理解
建构主义理念认为的重点是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知识,更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这样的过程无法被任何物体或人所取代,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完成。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需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并通过优化教学手段,让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构建。借此,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建构的概念。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适当引入水库水位问题和储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再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让其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再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地将细胞分裂等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细胞分裂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动画,归纳和总结细胞数目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深深感受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指数函数的概念,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进去为讲出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提出见解
教学讲究“教”与“学”相结合,“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便是教学活动。“学讲计划”的中心思想在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与讨论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能够“讲出来”,善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因此,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观点。教师在此时应以旁听者的身份,让学生进行自身所学成果的展示,将舞台交给学生,为“讲出来”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内容时,首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抛掷硬币初步了解概率的定义,充分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从而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其次,老师再采用打擂台等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气氛,加深学生理解。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为讲出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布设疑阵,揭示规律
要想锻炼人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发现问题着手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巧设问题并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激发,并充满激情面对以后的学习。例如,在“不等式性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例如,在讲完不等式的性质:a>b,c>da+c>b+d后,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疑阵:1.a>b,c>d能否推出a-c>b-d为什么学生回答失误,教师举出反例:2>1,7>22-7<1-2(学生恍然大悟)。2.a>b,c>d能否推出a-d>b-c?为什么?学生又一次失误,教师演示:a>b,-d>-ca+(-d)>b+(-c)(学生刻骨铭心)。3.已知sinx≤1,conx≤1sinx+conx≤2对不对?学生没敢轻易回答,但都若有所思,教师发问:sinx+conxd的最大值为多少?这时学生争着回答。通过布设疑阵,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揭示数学规律。
五、结论
开展“学讲计划”,其本质在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能自行发展。实验显示,通过优化教学手段,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在课堂中及时反思能增强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训练自主思维能力,并突破传统教学缺陷,找出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落实“学讲计划”,通过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这是数学教师应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董同亚.高中数学“学讲计划”运用之探析[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11):62-63.
[2]包道永.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学讲计划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