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贤
摘 要 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其盈余管理方式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在信息观下,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改变会计盈余信息含量和实现经理人利益最大化的不同动机。无论对于学界的相关研究还是实践中的基本面分析都应全面分析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和促进信息传递效率等方面对公司消极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信息观 公司治理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盈余管理是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公司会计利润进行干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会计目标,经理人通过会计政策或者实际经济活动的选择以影响会计盈余的行为。魏明海(2000)则主张在信息观下看待盈余管理,这意味着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并同时假定公司经理人拥有私人信息。与经济收益观下的会计数字的真实性不同,在信息观下真实性不再具有第一位的属性。本文也将在信息观下分析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对其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方式。
根据盈余管理的方式,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指公司或者经理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者估计方法干预财务报告的制定,对盈余进行管理的这种方式一般会改变会计盈余的时间分布,但是不会改变盈余在一定时间内的总量。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另外一种更为隐性的影响公司会计利润的方式是真实盈余管理。所谓的“真实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实际的经营活动影响公司的盈余水平,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有推迟或取消人才雇佣、研发和广告宣传等支出;打折促销或扩大赊销;超量生产以摊薄单位成本等(Graham and Harvey,2005)。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
在信息观下,盈余的真实性不再是其第一属性,转而关心的是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其经济后果是由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所引致的,公司的盈余信息一方面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状况,使其成为预测公司股票价格的重要信息输入;另一方面,会计盈余反映了经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在这一背景下,使得管理当局会出于不同的动机管理公司的会计盈余。
(一)满足投资者的盈余预期
在资本市场,公司股票价格由其基本面信息所决定,那些报告盈余超过预期的公司,股票价格会显著增加,而未预期盈余为负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则会下降。实证研究也发现,那些没有满足分析师预测的公司的股票价格会大幅下降(Skinner和Sloan,2002)。当然,投资者也不会被动地接受公司报告的盈余信息,那些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了公司利润进而满足或者超出了预期的公司会被投资者的基本面分析识破,Keung等(2010)发现投资者对于预测无偏差或者实际盈余略高于预期的公司的反应为负。
投资者一方面通过基本面信息和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对公司的盈余水平有一个基本的预期,另一方面他们则更偏好于那些盈余波动较小的公司。公司则会利用盈余管理活动向投资者传达未来获利的可能性;或者说,公司出于减少沟通障碍的目的对盈余进行了管理。①如公司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盈利水平是100万元,近期的某项业务使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了50万,此时,公司则更倾向于报告100万元的平均利润。Subramanyam(1996)以美国1973年到199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市场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反应,发现市场对于公司出于平滑利润的应计盈余管理给予了正向反应。
(二)经理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管理者的行为无法直接被投资者较为全面的掌握,如何减少签订合约后的代理成本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投资者通过公司的净利润激励管理者或者判断公司偿还贷款的能力,而这也促使管理者对公司的利润进行操作。
早在1985年Healy就对出于契约动机的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Healy认为为了更好地激励管理者,公司会把管理者薪酬的一部分与公司的盈利相挂钩,但是对于管理者的分红计划具有分段线性的特征,即在净利润较低和较高的两个区间段,公司都不会向管理者支付奖金,而只有在中间的某个区间段内才会按照线性的支付方式向管理者支付奖金,而这一区间正式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范围。
对于签订借款合同后违约的公司,他们则会更倾向于使用能够增加公司盈利的会计政策,而那些濒临违约或者面临着很高违约风险的公司则更倾向于使用可以增加净利润的新会计准则(Sweeney,1994);DeFond和Jiambalvo(1994)则发现在违约年度之前,公司更喜欢通过操控性应计项目增加净利润,而在违约当年则较少使用此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以在美国受到证券委员会指控的违反GAAP的相关公司为样本,以同规模和相同行业的公司为控制样本,也发现那些濒临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会使用更高的财务杠杆,并且也可能更频繁地违反债务契约。
三、盈余管理的治理
根据以上的分析,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时能够起到与投资者进行信息沟通的作用,这可以看作是盈余管理的积极的一面,而那些为了满足投资者预期或者出于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盈余管理行为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法律制度和信息的充分披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不利的盈余管理。
首先,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在政府干预方面,政府干预是否能够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取得一致结论(Makar和Alam,1998;Bushman,2004),但是在法治环境方面,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在投资者保护程度、法律执行水平较高的国家,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水平较低。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环境存在着差异,陈克兢、李延喜等(2016)发现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却会诱使企业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公司为了逃避监管,其盈余管理策略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
其次,分析师通过搜集信息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分析师是投资者的代表,是专业的监督力量。Knyazeva(2007)和Dyck等(2010)则发现分析师对于财务报告的解读和预测能够有利于发现管理层的欺诈行为,进而使企业减少公司的应计管理行为。分析师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还体现在其能够对公司施压,那些未达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公司将遭受市场价值的损失。李春涛等(2016)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分析师的监督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行为。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监督却使公司采用了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信息观下,主流研究与实务关心的是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活动引致的经济后果。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也呈现出多种方式。总的来看,公司可以通过影响公司的应计项目和改变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无论对于学界的有关研究还是对于资本市场上的基本面信息分析(如分析师、媒体等)都需要对于公司的盈余状况进行更为全面和较为准确的分析,避免只关注在一定历史阶段主要使用的应计盈余管理,需要更加关注隐蔽性较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
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对于具有消极影响的盈余管理活动可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等措施进行治理。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和公司基本面活动的重要监管者,着重发挥分析师对于公司财务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作用将有利于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以投资者或者经理人理性为前提分析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而目前行为公司金融作为主流金融研究的一部分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为从有限理性或者非理性方面分析投资者对于被管理的盈余信息的反应,探究经理人对于盈余的管理动因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将成为未来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
注释:①公司可通过多种方式减少信息沟通障碍,如高科技公司披露公司的战略,或者公司分类披露正面的预测信息等方式。
(作者单位为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春涛,赵一,徐欣,等.按下葫芦浮起瓢: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途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6(4):010.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9(5):37-42.
[3]陈克兢,李延喜,孙文章,等.制度约束还是制度诱导?——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策略演变的经验证据[J] .管理评论,2016,28(5):122-136.
[4]Bushman R M,Piotroski J D,Smith A J . What determines corporate transparency?[J] .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42(2):207-252.
[5]Dechow P M,Sloan R G,Sweeney A P .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the SEC[J] .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1-36.
[6]DeFond M L,Jiambalvo J . Debt covenant viol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J] .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17(1/2):145-176.
[7]Dyck A,Morse A,Zingales L . Who blows the whistle on corporate fraud?[J] .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0,65(6):2213-2253.
[8]Graham J R,Harvey C R,Rajgopal S .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 .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40(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