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回归

2016-08-13 01:09魏宏君赵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8期
关键词:母语跨文化交际

魏宏君 赵勇

[摘 要]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不能只偏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输入,而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原因有很多。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探索如何有效融入中国文化,以期促进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回归。

[关 键 词]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80-0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国民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学习的意识空前提升,似乎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忘记了学习和传播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习西方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将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国文化的缺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下降,进而不能有效交流,也不能传播中国文化。

本文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回归的参考建议。

一、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义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中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定义明确说明,跨文化交际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虽然我国外语界已逐步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过多地强调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会淡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观念。正如从丛教授最早认识到的:“我国英语教学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也就是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

(一)教材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查阅各类大学英语教材发现,母语文化的缺失现象极其严重。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四册共120篇文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仅6篇,所占比重不足。中国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缺乏将直接导致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降低,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将无从谈起。

(二)教师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通过对本校英语系教师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教师缺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他们过分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忽视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以及相关表达方式的输入。教学實践中,教师过于关注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强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只介绍英美文化习俗。在对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能力测试中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也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对本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信仰理念等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还不够。

(三)大学生学习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学生也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学习,缺乏民族文化认同感,对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却热情高涨。他们对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非常熟悉,能用英语简单阐释这些节日以及相关习俗。但是他们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却非常困难。他们会用英语简单介绍海明威、莎士比亚等英美作家,但是对四大发明、文房四宝、灯谜、对联、京剧、武术等不会用英语表达。学生学习中的文化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对汉语文化不了解;另一方面,他们不清楚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

二、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一)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英语国家凭借其强大国力,正不留余力地推广英语教育。英语国家虽未在国际上强行推广英语,但通过提供培训、奖学金、教科书和师资等形式进行渗透。“西方强势文化正在以英语为载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冲击,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导致了其价值观念在传播能力上的强势地位,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大举对世界各国进行渗透。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英语学习者,英语的地位被空前抬高。面对英语的传播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而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加剧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削弱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二)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张红玲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很多内容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而且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得以培养和发展。”虽然我国各级外语教学大纲中均涉及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及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仅是提高语言能力,学习目的语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单向文化输入模式导致学生中国文化水平下降,因为交流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跨文化交际意味着相互吸纳和相互传播,两者不可或缺。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片面理解,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英语教师缺乏中国文化素养

对英语教师的调查研究表明,87%的英语教师对于中国文化不太重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某教师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英美文化教学,有时候也想講一些中国文化内容,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知道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表明,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是实现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并且,只有通过大量的有效输入,才有可能使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语言输出。然而英语教师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足,必将导致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的缺失。

(四)过分强调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在语言迁移理论中,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指母语的使用规则和目的语相同或相似,负遷移指母语的使用规则和目的语不同。刘润清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萨默瓦等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强调中西文化差异,认为学习母语对英语学习具有负迁移作用,以致忽略对母语文化的学习。

(五)各种测试中对于文化的考查太少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各级外语测试方式有所变化,但是注重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在各种测试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测试太少,测试的导向作用直接导致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不太重视,这无疑成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回归

(一)提升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许国璋说:“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的传授者,要培养出通晓中国文化的英语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热爱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去学习中国的哲学、唐诗宋词、历史、中医中药、文房四宝等知识,逐渐培养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国文化素养。

(二)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確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重视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就要求我们重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日益涌现,重视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交流。

(三)重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虽然母语学习会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但是我们绝不能夸大这种负迁移作用。例如,在词汇方面,汉语的一个偏旁可以组成很多字,如木字旁,可组成“林”“森”“村”等字。在英语的构词法中,-er,-or可以构成“teacher”“engineer”“actor”“doctor”等。此外,在语音、语篇、句法、语态等各方面汉语知识对英语学习均有正迁移作用。因此,忽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是不正确的,应重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四)在教材中合理增加中国文化知识

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也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的编排和选择的合理性是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如上文所讲,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不足,会导致大学生看不到与中国文化相对应的英语表达。教材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回归起关键作用,适当增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不仅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中国文化,而且能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五)在考试中合理增加中国文化知识

考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可通过考试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英语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社会的认可,有的学校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士学位或毕业证书挂钩,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如果测试中出现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学生会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在大学英语平时的期末结课考试中,也可合理增加中国文化内容。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中国文化认同感。同时,教材编纂者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命题人也应该在考试中合理增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回归,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英语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外传播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回归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需要更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更需要大学英语相关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回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钟娟.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2010(2).

[5]刘懋琼.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6]王惠洁.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问题及对策[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母语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