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香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重症肌无力疗效的影响
李成香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内系办(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重症肌无力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4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对巩固及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临床疗效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初3~5年内病死率为5%~7%,多死于重症肌无力疾病本身,病程5年以上者多死于呼吸肌代偿功能衰竭或合并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1]。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生存的数量(生存时间、生存率等),更应着重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增进人类身心健康。中医学在起居养生、饮食调养、情志调摄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2]。为了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重症肌无力中医健康教育体系,我院于2008年立题,在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基础上,开展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01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10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男50例,女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年龄31岁以下12例,31~45岁8例,46~55岁15例,56~65岁17例;对照组年龄31岁以下13例,31~45岁9例,46~55岁16例,56~65岁14例。文化程度:实验组高中及以上学历21例,初中及以下31例;对照组高中及以上23例,初中及以下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经济收入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
1.2方法(1)两组治疗措施相同。(2)建立患者的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通讯和联系方式等内容,便于进行资料分析及病例追踪。(3)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即由医、护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患者进行评估,从整体观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辨证,明确疾病的分型和中医的辨证诊断,评估疾病对患者各领域的影响程度,两组均由责任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相关行为认知调查问卷”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确定护理的重点、难点。(4)实验组根据病情评估的结果,确定健康相关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与患者共同建立教育目标。以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4]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及有关重症肌无力病教材与书籍,自行编写《重症肌无力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有针对性的拟出教育计划,主要内容为:起居养生、饮食调养、情志调摄、运动保健、病后调护等以及与日常生活起居密切相关且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为主。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以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等理论教育为主。(5)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中医护理健康行为指导,4~5次/周,10~20min/次,同时,向患者赠送重症肌无力知识宣传手册,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起居养生:指导患者生活起居应做到顺应自然,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大法而成,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节奏保持同步。即:春季应晚睡早起,每日午睡半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助阳气生长,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抗病能力。还应注意防风御寒,不使阳气受遏。夏季应晚睡早起。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晚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午睡以1小时为宜,注意保护人体阳气,做到防暑热,又要防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体内阳气。秋季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避晚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从清爽,以顺应阳气的舒张。冬季应以“养藏”为原则,做到早睡晚起,才能固守精气,养精蓄锐。重症肌无力患者要按照冬季“养藏”的原则,顺应自然,按质按量睡好觉,方可增强机体免疫力[3]。②运动保健:本病是以病在肌肉,症在无力为特点,表现为晨轻暮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3]。所以,应指导患者多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防止脾胃功能受损,避免中医所言“久卧伤气”,可做医疗体操(如中医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保健运动以及散步等,以不疲劳为宜,患者在做运动的时候应该有家人或护理人员陪同,避免让其单独外出;对于眼肌型患者应保证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对不能活动需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要进行定时翻身,更换卧位,保持床铺柔软、干燥、平整,防止压疮,每天按摩肢体,防止出现肌肉萎缩。③饮食调养:重症肌无力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之功,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慎食寒凉刺激之物,从而增强机体正气,祛除邪气或防止邪气再次入侵[3]。春季饮食宜多吃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食物及瘦肉、豆制品、蛋类、牛奶、韭菜等。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可多吃健脾利湿的食品,如番茄、黄瓜、薏苡仁等,少吃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苦瓜等。秋季饮食宜“省辛增酸,以养肝气”,饮食宜多增液生津的食物[3],如梨、百合、莲子、蜂蜜、芝麻、新鲜蔬菜、鸭肉、豆浆等。冬季饮食宜少吃香燥煎炸之品,适当进补温性食物,如牛肉、狗肉、羊肉以及桂圆等。对于吞咽、咀嚼困难的患者应合理用餐并注意用餐安全,给予易咀嚼的软食、半流质、糊状物或流质饮食,必要时进行鼻饲。每周测体重一次,了解患者营养状况。④情志调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刺激,会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加重疾病。因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要指导其做到“怒、喜、思、悲、恐”节宣有度,注意调节七情,扶植正气。对于出现抑郁的患者应加强与其沟通、交流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严重的无法讲话的患者则应用文字或手势与患者交流,当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时要及时告知患者,从而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指导家属陪伴或经常探望患者,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从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勇气。⑤用药护理:对患者进行讲解,教育,如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强调合理、定时、有效服药的重要性,增加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提高其依从性。建立服药卡,防止漏服或不按时服药,并逐步建立患者遵医嘱服药行为。中药汤剂应保证温服,并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帮助患者鉴别用药常识,如长期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治疗时注意观察有无白内障、青光眼、股骨头坏死等不良作用,防止各种感染。慎用或禁用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降低肌细胞膜兴奋性或抑制呼吸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利多卡因、吗啡、哌替啶等。⑥病后调护:出院前进一步强化住院健康教育内容,教会患者自行列出出院后自我监控计划,选择合理饮食,明确出院后继续用药的目的。坚持长期服药、定期复诊、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可根据个人兴趣及活动能力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还可选择“和胃健脾功”及“疏筋壮骨功”等两种导引养生功法,以增强体质。强调药食调养的重要性,原则是少食寒凉,多食温补,根据中医“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理论,脾胃气虚者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如糯米红枣粥、淮山粥煲牛腱等。指导患者坚持自行按摩足三里、血海、曲池、阳陵泉等穴位,以达到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减少疾病复发。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采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法对患者的疾病养生知识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再次进行调查与评分。生存质量调查采用SF~36(中文版)量表[6],该量表能够全面概括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各项得分比较,实验组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健康相关行为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比较
注:1)为两组健康相关行为认知得分比较;2)为两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比较
中医护理学经过数千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言之有理、施之有法、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其学术理论深入人心,养生方法颇受患者欢迎,对慢性病的防治和保健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2]。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强调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各种良好生活行为的建立,达到摄生保健、袪病延年的目的。目前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多注重知识的教育,如疾病的定义、药物的使用、疾病的观察和常规的生活照顾等,较多的理论知识教育虽然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但对其养生保健行为影响较小,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则是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辨证,并与自然界密切联系,涉及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养、情志调摄、病后调护及运动养生与康复等,贯穿于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
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巩固和复发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知识缺乏密切相关,根据调查显示,入院时88%的患者不了解重症肌无力疾病常识及日常注意事项;70%的患者有饮食不节,喜好生冷、辛辣煎炸食品等;90%的患者缺乏合理休息与活动,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时未及时就医用药等;50%的患者有未坚持服药或未定时定量服药等行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有利于疾病恢复和预防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让患者从被动管理疾病到主动参与疾病自我管理,有效减少危象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达到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家属指导。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亦加强了对家属的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有研究[7]通过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家庭聚集性研究发现,健康相关行为存在强烈的家庭聚集性,家庭作为一个团体,其已经形成的观念对团体中个人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生活方式,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得到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各种健康行为在家庭中不断得到强化,最终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
重症肌无力属于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庭的长期坚持与付出,因此,大多数家庭为此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我院通过采用因人而异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强调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更注重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指导,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相关行为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还加强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以利于患者各种健康行为在家庭中的强化得到支持,以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9-505.
[2]贾春华.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
[3]李广文.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37.
[4]孙秋华,沈勤.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8-96.
[5]许军,胡敏燕,杨云滨.健康测量量表SF-36[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2):150.
[6]李俊,李秉瑜,刘朝杰,等.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6-38.
[7]胡樱,饶克勤,王增珍.几种健康相关行为的家庭聚集性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4,18(3):120-12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2.06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2-1811-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王玲2014-10-07)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n Myasthenia Gravis
LI Chengx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fice, Wenshan Hospital of TCM, Yunnan, Wenshan 6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CM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n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10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rried out TCM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ed medicin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n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Using TCM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the study group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 ConclusionScientific, rational, standardized and effective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 TCM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