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周瑞丰 图|魏 徕
小镇的尘封岁月
◇文|本刊记者 周瑞丰 图|魏 徕
老街旁的水码头,与对面的北碚城区隔江相望。
站在北碚公园的山顶上,从下面盘旋的引桥,顺着碚东大桥望过去,正对面是东阳镇,再过去就是黄桷老街。几年前去过一次,当北碚城的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候,那里还是老街老房子。现在,簇新的高楼立起来了,看上去完全变了样。
从北碚开车去黄桷,二十分钟后,便抵达了以前去过的黄桷车站。在黄桷老居民张爷爷的带领下,我开始了一场深入东阳镇的旅行。
已经八十七岁的张爷爷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只不过以前是矮趴趴的穿榫头房子,现在是高楼,八层的高楼。”老人伸出手指比划着八字。“这里原来叫尖嘴,是下坝路的末端。以前这里是一条街,很热闹的一条街。”
公元494年,巴县府置东阳郡,郡治设东阳,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自古就有“巴渝古镇、巴渝名区”美誉。
这里是嘉陵江小三峡的中段,上游是温塘峡,下面就是文笔峡。温塘峡壁两岸相距不过200米,山崖挺立,把河床挤得非常窄,江水流速很快,上游稍多来水,江水就会咆哮奔腾,气势磅礴。出峡口的嘉陵江水,把北碚这边冲出一大片鹅卵石河滩,江面宽了,水势也缓了许多。鹅卵石河滩不能停靠船,船都靠在了东阳镇这边,再加上自清中期开始,东阳地区的煤矿逐年增多,需要用船把煤运出去,所以东阳镇就自然而然成了水陆码头。
“闹热啊,河边停满了船,有时横排出去三五只船,差点排到江心去了。江边的船,从尖嘴的河岸边一直排到下面的朱家沱。朱家沱就是嘉陵江水在这里转了个弯,再冲向对面北碚的毛背沱,然后就进入文笔峡口。”张爷爷对过往很清楚。
相传,朱家沱里有水怪,常把下水船打翻,人们就在岸上修了座石塔,说是用来镇妖。这塔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七层石结构仿楼阁式实心塔,平面是正六边形,底层边长1.4米,高约10米,称东阳字库塔,又叫文星阁。
张爷爷的爷爷是挑夫。“船一靠岸,挑夫们就把货物挑下船,或者把煤炭挑上船。我的爷爷就是挑夫,到我父亲这辈,就在尖嘴街上搭建了棚屋,做小买卖。尖嘴街上很多店铺,有钱人的房子、饭馆酒馆也很多。”
从尖嘴街出来,就是一石拱桥,桥是单孔,这边连着尖嘴,那边就是黄桷老街。修桥是因为这里有一条河沟,大名叫车盘溪,这里也是车盘溪的入江口。清道光年间(1846年),黄桷街上一个乡绅,名叫秦登瀛,为了方便东阳与黄桷两边的往来,出钱修建了这座石拱桥。为感谢这个乡绅,把桥命名登瀛桥。
靠近江边的几棵大树下,一栋老房子,有个茶馆,没见茶客。
黄桷老街已经没有了,目光所及是4栋高楼。张爷爷的朋友王婆婆的新家就在其中一栋楼里面,她和儿子、媳妇、孙子住在一起。“我家几代人都在黄桷街上住,对黄桷老街很熟,也很有感情。”王婆婆已是耄耋之年,在她的记忆里,以前的黄桷老街闹热繁华,街面青石板铺成,每到赶场日子,街两边摆满了背兜箩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山货和日杂商品。几条进出黄桷老街的石板小道上人流络绎不绝,街上人头攒动,茶馆里也有很多人喝茶。
那个时候没有钟点,大家看见袍哥王大爷骑着马从西山坪下的草街子过来,把马栓在街头的栓马桩上时,就知道吃午饭的时候到了。
“黄桷老街上的房屋基本上是青瓦木梁泥墙。有两层的楼房,木楼梯木楼板,人在上面一走,就吱嘎吱嘎响。”旁边有个婆婆过来插话,说王婆婆家房子好,叫王家花园。“我这个王家攀不上那个王家,王家花园是那个王家的宅第。”王婆婆解释。原来,以前的黄桷镇上有四大王家,每个王家都有很大的宅第,其中最大的那个王家花园,就在黄桷老街靠近里面的街头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特大洪水把黄桷老街全部淹没。洪水退后,街上的旧房屋垮了大部分。
黄桷老街已经崛起了崭新的小区
相较北碚,东阳镇和黄桷老街的发展慢了许多。譬如交通,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文笔峡口的嘉陵江上修建了朝阳大桥,打通了黄桷老街与北碚的汽车交通,但东阳镇与黄桷老街的连接,还是靠登瀛桥。每到汛期发洪水,嘉陵江水就倒灌进车盘溪,登瀛桥就会被淹没,东阳镇与黄桷老街的交通就会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更高位置修建了黄桷桥,再也不受洪水的影响。
历史早已隐藏在当下的背后,直到2010年,黄桷老街旧城改造,总面积7.6万平方米,涉及住户1420余户。2012年竣工第一期,共4栋楼房,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房屋424套。王婆婆的安置房就在一号楼,面积八十多平方米。与原来相比,宽敞明亮,厨房厕所、水电气配套一应俱全。没有了以前熟悉的老街,但增添了花园,新修了道路,明亮了街灯,底楼的几家商铺里,各种生活物品也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Throw Back to the Old Days in the Small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