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不夜航”永沉江底

2016-08-12 02:05李仕羽
今日重庆 2016年6期
关键词:川江航道航运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自古不夜航”永沉江底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长江,从未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

当“长江经济带”这几个字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地理概念上的长江,更多被赋予了经济的内涵。

从宜宾至宜昌,这段约1044公里的长江,古称川江。其中,重庆至宜昌660公里,是川江的主要行船航道。

在陆上交通不发达、空中交通资源更是稀缺的时代,我们的祖辈更多选择临水而居,高度依赖水上交通。

重庆也曾走过这样的时代。

所以,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站在今天,想见未来,回想川江的过往,并非没有意义。

自古川江多繁华

上古时期,居住在川江边的先民,便以树干做成独木舟,成为川江上最早的“船”。川江通航记载,最早见于秦汉。张仪为秦离间连横时,曾说:“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坟山,循江而下,至郭三千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里,里数虽多,不费牛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至扦关。”

但川江得到长足发展,却是在唐宋。随着三峡航运经验的丰富,唐宋以来公私商旅经川江出入巴蜀的船只往来不断,即使是在号称险途的三峡一段,仍然是“月照高塘峡,人随贾客舟”。 航线上,商人船只往来频繁,“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川江已经成为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途径。

宋以后,川江航运更为繁荣。随着川江水路正式设置水驿,标志着川江航运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四川与中原的交往,主要交通路线也已由陆路转移到水路。无论贡赋、商货,还是军粮、战马,都仰赖川江水运。欧阳修曾留下感叹:“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台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眠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明清时期,全国商品市场的形成使川江真正得以开发利用,其黄金水道的价值也开始凸现。

尤其是清前期,国内统一市场初步形成,川江航线木船运输全面开拓,源源不断的米粮贸易、木材运输、运京的铜铅、集中于重庆的药材山货等,都是川江干支流上的流通商品。水运业的勃兴,商业的繁荣,也让重庆的城市功能逐渐从川东军事中心演变为四川重要的商业城市,为开埠后重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开埠翻开川江另一页

相信有不少人会记得这个年代:1890年。那一年,重庆开埠,川江航运也翻开新的一页。

按当年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同时,“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佣华船,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

那时的川江,大批外轮挤入航道,“川河航业,华商航权,尽被外人侵夺殆尽。”

为保护川江航权,1908年,重庆成立官商合办的川江行轮公司,这是重庆民族资本第一次在一条重要的航线上创设轮船公司,开创了川江上商业性客货轮运的新时期,也揭开了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争夺川江航权的序幕。

对川江、对重庆,1909年12月29日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的重庆南岸码头人头攒动。在汽笛长鸣中,南岸码头迎来了一艘拖着驳船的小火轮——“蜀通”。

一百多年前的这个场景,有人用重庆人“穿衣顶帽倾城出现”加以描述。

为什么会因一艘船的抵达如此兴师动众?原来,这是中国人自营轮船第一次入川抵达重庆。1909年,川江行轮公司聘请英国航海家蒲兰田为造船顾问,在英国打造的第一艘轮船运抵上海江南船坞,取名“蜀通”。在蒲兰田引领下,“蜀通”轮逆川江西上,闯西陵峡、过瞿塘峡、穿巫峡,最终抵达重庆。

重庆开埠与川江水运发展,直接从经济上得以体现——桐君阁药厂、祥和肥皂厂、纸烟厂、蚕桑公社相继开设;重庆人创办了烛川电灯公司,部分地区用上了电灯;买闹钟、保险箱等奢侈品的重庆人多了……朝天门码头舟楫林立,至南纪门一带,仓库、货栈、商铺、旅馆、茶肆众多;陕西街、道门口、白象街、新丰街、三牌坊、鱼市口、商业场等地成为繁盛殷富的街区。

在“蜀通”轮抵达重庆25年后,卢作孚的民生公司通过市场竞争,逐渐收回了内河航运权,让外资无法垄断川江航业。

大批民族资本受航运利益刺激,大量投资兴办轮船公司,使“川江之航业,犹为华轮独营时代”,既保护了川江航权,又使川江轮运成为航运的主力,推动了川江航运的近代化。

从昔日天堑到黄金水道

然而,那时候的川江航运虽繁荣且发展迅猛,可基本上还是自然航道,航道窄、弯、浅、险,事故多发,“绞滩”这种我们已非常陌生的事情,那时是家常便饭。

1953年初,第一个炸礁工程在观音滩、蚕背梁开工,川江航道整治打响第一炮。以“滩险浪多、礁石林立、水流急乱”闻名的川江,拉开了大规模治理航道的序幕。

经过60年的建设整治,川江航道发生了巨变。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为川江航运掀开了崭新一页。急流险滩沉没江底,“脚蹲石头手爬沙,弯腰驼背把船拉”的场景从此不再,“自古川江不夜航”,也已成为永沉江底的过往。重庆朝天门至湖北宜昌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3.5米-4.5米,航行船舶吨位从1000吨级提高到3000吨级-5000吨级,川江天堑彻底变通途。

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宏伟构想,使得天独厚的川江黄金水道成为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最大水上资源。

截至目前,重庆内河航道总里程已达到4451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港口通过能力占长江上游60%,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提高到约1.8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400万标箱。重庆港连续5年跻身长江沿线亿吨大港之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达到100万标箱。

未来5年,依托川江航道,重庆的建设进度远超当下——2016至2020年期间,重庆将形成“一干两支十线”航道体系,航道整体通过能力明显提升。

Farewell to the Old Transport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川江航道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川江往事》
新航道
英语高能高分 就上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