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管是优质课,还是示范课,几乎每堂课都要有情境创设,情境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很多的情境创设走向误区,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情境创设不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情境创设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常理,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反思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笔者清晰地记得一些令人尴尬的场景。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时候,笔者把火车的铁轨引入了课堂,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火车吗?”学生回答“没有”。这样一个无效的提问,干扰了后续学习。幸好,笔者灵机一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课桌,并推测课桌桌面四条边线间的相互关系,这才切入了正题。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学生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前后承诺不一,挫伤学生积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但有时教师课前的允诺,随着教育目标的达成就被渐渐淡忘了。这样的“言而无信”,深深挫伤了学生下次参与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时,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一名教师带着酸奶走进教室,并向学生允诺:谁能将12盒酸奶分给3个小朋友,并且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是一样多?下课后,老师就把这些酸奶分给你们。此招一出,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发言。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下课铃响了,学生的兴奋度也达到了最高点,因为他们以为很快就可以拿到酸奶了。不料此时只见教师把它们一个一个装回了篮子,带着它走出了教室。这样做是赢得了课堂,但却输掉了孩子的信任。
三、多媒体滥用,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也是不必要的。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动手量一量,为学生提供一次感受与探索的机会,理解会更加深刻。?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主动探索,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连心沙沟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