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丽,赵梦遐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调查分析
程丽,赵梦遐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现状,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调查。[结果]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94.74±24.78)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和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学历教育、增加培训次数等途径增强其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使其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能够渗透这种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批判理论和思维方式,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况中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式。还有研究者认为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循证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循证护理实践是一种科学决策方式,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发展其专业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是指个体自觉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态度、性格特征、思维习惯等[2]。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临床实践对锻炼其专业思维有重要意义,而临床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对实习护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调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为提升其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1.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院15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纳入标准:可独立承担临床护理带教任务的老师;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进修护士,在非临床科室工作的护士。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编制,包括性别、年龄、科室、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的培训。②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中文版(CTDI-CV):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量表的信、效度均较高,经专家测定,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89,信度系数为0.9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值为0.55~0.77,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包括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7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计分,非常不赞同计1分,不赞同计2分,不太赞同赃3分,基本赞同计4分,赞同计5分,非常赞同计6分,正性条目正向赋值,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总分为70分~420分,<210分表明负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210分~280分表明倾向不明,>280分表示正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350分为强的正性表现;每个特质有10个条目,分值为10分~60分,<30分表示负性特质表现,30分~40分表明倾向不明,>40分表示正性特质表现,>50分为强的表现。
1.2.2资料收集方法先与医院护理部取得联系和合作,再由研究者先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问卷的填写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说明,采取现场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匿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50份,剔除漏填等无效问卷1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为(30.41±5.32)岁;内科57名(41.30%),外科38名(27.54%),妇产科13名(9.42%),儿科12名(8.70%),急诊科8名(5.80%),重症监护室10名(7.25%);专科学历者33人(23.91%),全日制本科学历者60人(43.48%),自考本科学历者38人(27.54%),硕士及以上学历者7人(5.07%);初级职称61人(44.20%),中级职称74人(53.62%),副高级及以上职称3人(2.17%);工作年限≤5年者63人(45.65%),6年~10年者48人(34.78%),>10年者27人(19.56%);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39人(28.26%),未接受者99人(71.74%)。
2.2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CTDI-CV问卷总分为223分~386分(294.74分±24.78分),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得分情况
2.3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CTDI-CV问卷总分为应变量,一般资料中的各个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3 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
3.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本次调查研究显示:13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呈正性,总体得分为(294.74±24.78)分,但是距较强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还有差距。其中,得分最高的特质是求知欲(45.13±5.08)分,其次是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44.72±4.85)分,说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未知的事务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解决各种难题,最终获得问题的最佳答案,愿意去接受一些充满挑战性的事务,不断探索获得新知。同时,也显示出她们对自己的推理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决策能力有很高的评价,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系统化能力得分(39.83±7.35)分和认知成熟度得分较低(38.53±5.72)分,这可能与护理工作的性质及护理工作环境有关。临床护理工作的繁忙和琐碎,加上目前国内的医护模式及教育方式,使护士在解决问题时较难拿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而在工作中不能准确辨识最佳方案,缺乏科学决策能力。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加强培养其系统化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经验的习惯,并重视对护士辨别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
3.2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因素
3.2.1学历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影响因素。这与高静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对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差异相关,较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更加重视对受教育者专业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等的培养,其在面对复杂临床情境时就越容易倾向于用评判性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提示临床教学组织者在选用带教老师时应适当考虑其教育背景,同时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应主动接受护理专业的高层次学历教育,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思维能力,在临床护理实践和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渗透这种思维方式。
3.2.2职称调查结果表明职称也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因素之一,职称越高的护理工作者,其带教经验及临床经验越丰富,在面临复杂的临床问题时,越容易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正确的辨识能力,对自己的专业思维和专业决策能力也越自信,这些特质都比职称级别低、缺乏经验的护士要强[4],提示教学医院在挑选带教老师时要选择资历较深、职称较高的临床护士,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同时低职称护理带教老师也要向高职称老师学习经验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带教质量。
3.2.3培训在本研究中,是否有过评判性思维的培训经历也是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的相关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展此类培训和教育,如案例分析法[5],使临床护理工作者认识和了解评判性思维,意识到在解决护理问题时采用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科室也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护理工作者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院校在教学中渗透先进教学理念,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护理管理者加强对临床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提供多种学习和深造机会,鼓励其针对特殊的临床护理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够在辨别、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之上做出最佳的专业决策,也要求带教老师加强对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带教中强化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
[1]贺莉,陈华英,杜琴.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4-6.
[2]McCarthy P,Schuster P,Zenr P,etal.Evalu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a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J].J Nurs Edu,1999,3(38):142-144.
[3]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52-255.
[4]洪小丽.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与护理差错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66-68.
[5]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52-854.
(本文编辑孙玉梅)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ritical thinking attitude tendency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Cheng Li,Zhao Mengxia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ning City,Hubei 437000 China)
程丽,主管护师,本科,单位:437000,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梦遐(通讯作者)单位:437100,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
G40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2.036
1009-6493(2016)08A-2809-03
2015-10-28;
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