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6-08-10 09:36杨志彦宋春丽
河北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系统性个体化

杨志彦, 宋春丽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杨志彦, 宋春丽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评分及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升高、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变程度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护 理; 个体化; 系统性

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疾病控制的影响,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55例,29例男、26例女,其年龄平均为42.63±7.58岁;对照组共有患者55例,30例男、25例女,其年龄平均为43.19± 8.26岁。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经胸片、肺功能检测等检查后均已证实确诊[1];患者年龄25~70岁,意识清醒、认知正常,能够与医护人员交流并配合其操作或进行临床调查;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智力障碍、精神性疾病等认知障碍患者,肢体残疾或视听触觉障碍患者,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患者,心脑肝肾等主要器官严重损伤或功能障碍患者等,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时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指导用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详细的个人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文化教育程度、家庭基本状况、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以及进一步的评估情况(如患者病情、心理状况、社会家庭支持状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而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文化较差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的系统性干预方案,针对患者所存在的问题、误区及医护需求,设计出主题内容并选取的干预方式及策略,循序渐进的形成系统性护理流程。系统性干预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初级教育,与对照组护理内容一致,包括哮喘疾病相关知识、医学常识、治疗方法、饮食指导等健康宣教,并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用药等;依从性教育,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治疗配合情况及文化程度,选择其容易接受的方式强调配合治疗、严格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针对性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结合患者主要面对的心理障碍及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疏导,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如肌肉放松法、呼吸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自我管理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帮助其制定自我管理课程,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及对治疗、预后的意义,教授患者自我管理方法及需要管理的内容;完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其了解家庭支持对患者治疗、康复的作用,帮助其做好对患者的鼓励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抑郁状况及哮喘控制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焦虑抑郁状况使用临床自评量表(SAS/SDS),共20个问题,每题0~4分,加得总分后折算成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高[2]。哮喘控制情况使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由患者根据过去4周内相关状况回答5个方面问题,每题根据程度从高到低依次记1~5分,满分25分,分值越高表明控制能力越高[3]。

1.4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进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CT评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及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AS、SDS评分不同程度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17±2.05d,少于对照组11.62 ±1.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情况对比

注:a:组间治疗前比较;b: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检测时间 ACT  知识掌握 SAS SDS观察组  治疗前 9.16±3.27 67.25±9.87 53.77±7.12 57.61±7.25治疗后 15.12±5.24 92.48±6.42 35.49±5.03 37.82±5.76对照组  治疗前 9.23±2.85 66.32±9.28 54.62±6.35 58.73±6.92治疗后 12.08±4.93 78.58±7.84 45.27±6.83 48.06±6.24 t a 0.731a 1.215a 1.634a 1.779ab 3.712b 7.484b 7.435b 8.492bc 3.134c 10.173c 8.551c 8.943cP <0.05bc  <0.05bc  <0.05bc  <0.05bc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主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主要表现出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4]。且该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是呼吸道疾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临床上很难根治,主要以控制病情为治疗目标。目前临床上均已经认可在药物治疗哮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哮喘管理,可以进一步加强哮喘疾病控制效果。

但实际调查发现,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更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这种情况与临床所采用的护理模式有关,传统的护理作为医疗的辅助,主要围绕疾病展开,只能满足患者最基础的护理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理念逐渐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后,护理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将工作的中心从疾病转移到患者身上,所有护理措施围绕患者展开。这种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通过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详细的信息采集、分析、评估,综合性的了解其各方面状况,而后据此来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同时可以节省护理资源、提高效率[5]。

另一方面,传统的护理模式强调的是各项护理操作,没有整体性、系统性概念,护理工作由各项操作构成,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护理体系,护理效果与效率均得不到保障。现代护理中强调规范化、系统化,将护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围绕患者逐层展开,并且从院内向院外延展,建立医院-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将患者的家属容纳进来,给患者自我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这种系统性护理方式避免了传统护理层次较浅的弊端,尤其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方面,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得患者能够很好的接受更深层次的知道与护理。相关研究亦显示,系统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明显缓解其负面情绪[6]。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方法,在医护人员及家庭的帮助支持下,有效提高自我效能,对哮喘的病情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后ACT评分及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升高、SAS、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变程度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 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

[2] 刘双红.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76~177.

[3] 黄金玲.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认知与控制情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07~108.

[4] 程琳,林玲,陈爱平,等.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 (10):27~29.

[5] 牛兴华.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36~138.

[6] 李玮娜.整体护理干预在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0(12):3450~3452.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7-1179-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50

【基金项目】陕西省医学会基金项目,(编号:2697)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ntrol Effect of Bronchial Asthma

YANG Zhiyan, SONG Chunli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Hanzhong,Shanxi Hanzhong72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ronchial asthma control.Methods:110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sease control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disease control scor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elevant knowledge mastering score of two groups raised evidently,and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reduced evidentl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eviden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ngth of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evide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Implementing individual an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stering degree of the patients for relevant knowledge,and relie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but also can evidently improve the disease control effect and reduce the treatment time,which has ideal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Bronchial asthma; Nursing; Individual; Systematic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系统性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