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应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业评价观,通过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标准,拓展课程评价内涵,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多维度的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管理的引领和促进功能,实行弹性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等策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学业评价;考核;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1;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01-02
当前,许多学者和高职院校都在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氛围、体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和实践还大多停留在学校主体上,缺少对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学生”的研究,学生多为被动参与,学业评价导向功 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业评价改革滞后,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缺少内在动力。如何以科学的学业评价态度、方法、机制,对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效果和在课程学习中的实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创新科学、全面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评价是以课程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参与各学科教学活动所获得的身心发展的信息和证据,并对其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当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时,学业评价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业评价缺失分析
1. 评价理念落后,评价认知亟待提高
传统上,人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而对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全面的学业评价更是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甚至对于课程作业的评价,也往往将重点放在课程知识的掌握上,而不是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展示上。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业评价理念远未形成。
2. 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框架有待完善
由于教学管理制度过于“刚性”,评定者无法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变成绩评定的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培育创新人才的空间。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评价尚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远未建立起对教师定期培训和考核的工作机制,由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立体式、实效性、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导向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更是远未确立,学生评价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去甚远。
3. 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定位有失偏颇
传统学业评价中,多数教师没有对学生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和办法。教师唯一的手段和办法就是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评价,而考试带给受教育者的,恰恰是对考试标准和结果的追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倾向和创新冲动。这种评价标准的严重缺失,导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渠道的课程教学丧失了其应有的培养教育功能。
4. 评价模式单一,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优劣的单一模式(特别是一次性考试)无法真正全面评价复杂而有个性的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的多样性、创新性,理论上也无法完全用“考试”这样一种时空上受到极大限制、标准上分割得极为明确的方法去测评具有不同心理、才华、个性的人的素质。加之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大,使评价结果缺乏针对性和可靠性。
5. 评价主体能力不足,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高职教学管理者普遍缺乏基本的激励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设计和制定教学评价的整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教师也大多不具备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技能,习惯于从知识层面考核学生,而在如何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探索创新实践等方面主动性欠缺、能力不足,往往既没有先进的评价理念,也没有整体设计,更缺乏具体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和手段。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足,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状态,没有形成自我激励成才的角色意识,一些学生学习成就动机弱化,厌学现象屡见不鲜。
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观的基本特征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观,在评价导向上变“单一的知识性考试”为 “创新人才导向的综合性评价”,特别是将高层次的创新思维、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想象能力等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活动“综合”地考虑到学业评价的“预期范畴” 中,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多元化,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更要引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一般性的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能性劳动,还应具备创新的潜质、发展的潜质、甚至是领军的潜质,具备终身职业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以最终的一次性考试为目的,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快乐,从而达到发展自己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其他素质的目的。正如教育学家 O·桑迪在其现代人才评价原理中指出:将过去那种单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的评测,今后要成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合作性评价;将过去那种只着眼于狭窄范围的测验能力的考试,今后要变为考察认识、感悟及应用能力的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实现策略
当前,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评价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业评价不再只是评定学生学习等级、甄别、诊断和选拔的工具,更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任务。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1. 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业评价理念
人的行为是思想的产物、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学业评价,将立足点放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将学业评价作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并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扩展学业评价的功能,突出创新人才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价值取向。科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质,都有创造潜能,只是许多学生因受客观条件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尚处于沉睡或半沉睡状态,我们应当把目光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他们潜在的智慧都挖掘出来,唤醒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2. 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学业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式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当前,高职教育正进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在学业评价内容上应由片面走向全面,从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到关注知识应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参与科研等方面,重点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应注重提高和发展,应主要考核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评价方式上应力求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在真实情景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改进、提高;在学业成绩的构成上要多元化,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使之在学业评价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权重。
3. 拓展课程评价内涵,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课程的目标不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的需要为核心。为了思维训练的需要,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构建符合高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学生参与项目教学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潜能和个性品质在实践中得到最大释放和发掘。评价的主体应由以教师为主扩展到学生的共同参与,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方案的制订过程,让学生理解评价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清楚自己的表现如何被评价,知晓自己所缺和不足,为学生提供努力方向的标准信息,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使考核评价成为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让学生参与并及时了解自己学业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当前,“促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已经形成,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传统的学业评价体系必须被打破,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体系。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评价,它凸显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其鲜明特点是淡化了相对评价,重视了绝对评价。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将从课程学习效果、创新思想、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其指标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 “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教师本人评价轻学生自我评价等不良倾向,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5. 强化教学管理的引领和促进功能,实行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传统的“刚性化”的教学制度管理,对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确实起到了保障作用。但这种过于规范刻板、有序而缺乏活力的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专家指出,管理既是控制和协调,更是引领和促进。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既要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更要注重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体现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弹性管理。一是要改变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课程,从而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可能。二是要制定专业间、学校间学分互认的标准和方法,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三是要鼓励学生更多地获取教学计划规定以外的各类技能证书、有效培训证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参加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中受到表彰的,应奖励一定学分。四是要实施体验性教学,建立学生积累职业实践经历的激励和考核办法,对于具有真实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生,应允许其免修相应课程,支持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五是要设立创新学分和奖励学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以何种项目和方式来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和创新学分,如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大赛等,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六是要建立学分累积和学分转换信息系统,开设学分银行,形成学分转换机制,获得的创新或奖励学分可以用来免修不是很感兴趣的课程。研制开发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学籍管理软件,要根据目前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学生能力结构和专业及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全面提升教务管理质量,为构建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学智,张雷.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韦伯模式本土化探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9(12).
[2]沈玉顺.课堂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7).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沈健.学校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1).
[5]黄斌.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