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苏州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

2016-08-09 03:28孙新研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江苏苏州215004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常态动力

孙新研(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江苏 苏州 215004)



新常态下苏州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

孙新研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江苏 苏州 215004)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研究苏州经济发展之路,找到苏州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路径,提出了要通过向创新发展要动力、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扩大开放要引力、向优化结构要潜力、向绿色生态要长力、向区域集群要合力,促进苏州经济尽快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苏州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面对新常态,苏州经济发展路在何方?通过对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历程和推动力量的研究剖析,有助于准确掌握苏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培育新优势,再创新辉煌,谱写好中国梦的苏州篇章。

一、苏州经济的主要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抓住了每一次发展契机,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活力。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乡镇企业打造“苏南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苏州实行“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乡镇(社队)工业异军突起,苏州人从田地走进工厂,由农民变成工人,苏州经济迈上了工业化、城镇化之路,成为苏南模式的典范。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增长到1991年的235.10亿元,第二产业占比从55.7%提升到62.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从 52.2%提升到57.2%。

第二阶段(1992-2010):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家加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机,苏州人从田岸走向口岸,从国内走向国际。2001年底苏州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达32.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0.22亿美元,是1990年的43.5倍。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翌年苏州提出实施外资“生根”战略,通过与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带动和壮大了民营企业,2010年末苏州民营企业发展到18.26万家,注册资本增加到5590.11亿元。在此期间,苏州依托外向型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支柱产业的有序接替。2010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8%,成为苏州制造业第一大行业。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转型升级努力提质增效。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国内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和新形势,苏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方面加快构建金融物流、研发设计、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共同提高的新局面。2014年苏州市三产占比48.4%,较2010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二是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优势。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打造科技创新体系。201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0.32万件和5.47万件,较2010年增长33.7%和18.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比重分别提升了2.4倍和3.2倍。高新技术企业2950家,占苏州规模以上企业比重28.3%,实现产值137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8%。三是区域统筹发展,从城镇化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苏州统筹协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4年苏州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的集中度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已达90%左右,农民集中居住率超50%。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经济发展能走在全国前列,主要靠以下因素推动:

(一)改革推动

苏州不断探索、尝试以改革助推生产要素的解放,市场活力的激发,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改革释放人口红利。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1979-1988年苏州工业从业人员从51.52万人激增到165.85万人,增长了3.2倍,工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从26.5%扩大到47.0%。1997年、199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户口管理意见,放宽户籍管理制度;2001年的户籍管理意见更是规定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跨区域劳动力流动推动苏州经济第二波高速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苏州常住外来人口总量接近上海的一半(47.8%),是杭州的近两倍(182.3%),在长三角十六城市中仅低于上海而位居次席。

2.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改革开放促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再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这期间,苏州在探索改革路径上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创造了很多可复制的宝贵经验,让苏州制度的红利更好更快的释放,从而推动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开放引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要素流动就越顺畅。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1.开放拓展需求空间。强大的外部需求,让苏州成为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2014年苏州进出口总额达3113.0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2006年达到峰值283.5%。金融危机后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及苏州自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苏州外贸依存度逐年下降,2014年苏州外贸依存度138.7%,但分别比全省(53.2%)、全国(41.6%)高85.5和97.1个百分点,对外开放仍然是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1 2000-2014年苏州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

2.开放引来外商资本。外商投资促进苏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0-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24万亿元,其中外商投资1.07万亿元,占投资总额四分之一以上。

(三)投入驱动

生产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也主要来源于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

1.资本要素投入。1985-2014年,近三十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未剔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49.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09.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4.55万亿元,强大的资本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图2 1985-2014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增速(不考虑物价因素)

2.土地要素投入。经济增长带来城市的扩张,城市扩张建设用地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两者相辅相成。2014年末,苏州中心城区(不含吴江区)建成区面积达356.01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3.4倍。

3.人力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是中国也是苏州经济增长的源头,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促使苏州劳动适龄人口比例较高,2014年末苏州从业人员693.4万人,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6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

(四)市域协同

市域协同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苏州的四个县级市(原五个县级市)均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位列前十强。

1.县区发展各具特色。多年来,苏州各县区保持着蓬勃的经济发展活力,很多县级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发源地、聚集地,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设厂、深耕中国的必争之地。苏州县区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2.开发区引领,打造强力引擎。作为全国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外商投资密集的城市,苏州全市1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打造经济发展强大引擎,走出了苏州市域各板块齐头协同发展之路。

三、苏州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路径

面对新常态,发展动力转换、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苏州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要求,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奋力开创苏州发展的新局面。

(一)向创新发展要动力

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五大理念之一。苏州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创新。二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要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领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苏州智造的中高端转变,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到制造业强市的跨越。三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完善多元化人才体系建设,加大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苏州提供智力支持。

(二)向深化改革要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过去,改革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苏州仍要大胆探索,培育竞争新优势。一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服务为本,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把能放的放开放活、要管的管住管好,提高政府效能。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设置政府机构,明晰责任和义务,彻底解决权限交叉、权责脱节的问题,打造公平、透明、规范、效率的行政体制和机制。三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快速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构建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

(三)向扩大开放要引力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开放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五大理念之一。过去,苏州依靠开放抢占了发展先机,今后苏州要从更高层次上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大限度上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稳出口。苏州外贸依存度较高,再大量增加出口的难度很大。建议在稳定出口规模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制造业良好基础,着力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从外贸大市向贸易强市迈进。二是对接上海自贸区抢先机。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首先,要加强跟踪研究“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第一时间为我所用。其次,发挥苏州的众多外向型本土企业的良好基础,积极利用自贸区平台提升国际市场拓展能力。第三,以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为契机,主动承接自贸区的制度、技术、人才、管理和功能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三是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苏州要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方面要规划路径,稳步前行。参与过程中要全面评估自身状况、对接方式、实现路径、可能的风险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发挥优势,助推转型。引导企业在本地设立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配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进一步提高苏州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地位,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向优化结构要潜力

构建产业新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苏州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提挡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高效优质绿色农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做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大市,苏州服务业要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建立和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产业集群,做强城市硬实力。二是做优金融商贸会展业。苏州要主动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错位发展避免“挤出效应”,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要构建定位准确、层次鲜明的商贸会展体系,打造购物天堂和会展名城,做优城市软环境。三是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苏州要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传承力度,真正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巨大的产业优势,增强城市吸引力。

(五)向绿色生态要长力

绿色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五大理念之一,也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重要内容。未来发展中,苏州要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注重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清洁生产,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注重生态安全。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完善实施《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保障“四个百万亩”,扎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篱笆”。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六)向区域集群要合力

协调、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的重要理念。过去市域各板块协同发展对全市整体实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苏州要依托市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1+4>5城市集群优势和综合竞争能力。一是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做强中心城区与建设美丽镇村并举,引导产业优势城乡融合互补,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二是推进市域一体化集群发展。打破市域内行政区划界限,引导各板块空间和产业有机对接、错位融合,放大市域城市集群乘数效应,促进全市经济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高萍萍)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新常态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动力船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