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萍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230031)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实用英语”课程为例
夏萍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受到压缩学时、教学内容难以充实、课堂缺乏互动、教学形式单一等因素的制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学习环境四要素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实现教学时空、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转变。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克服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赋予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SPO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英语;教学
实用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加强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而且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处理好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压缩课时和教学内容以及“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课堂教学形式下,已经难以解决教学目标和学时限制之间的矛盾,更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对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有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等。虽然这些改革思路多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法相结合,但是却忽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时间、空间的多维度和灵活性等特征。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学,但只是停留在对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讨;而单独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针对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较为少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场所,而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有机组合。SPOC学习平台的建设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SPOC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时空受到限制、教学内容难以充实、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意识以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等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后期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将其运用到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看出语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创造的较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场景和交流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此“情境”下完成意义建构。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协作”是学生之间为了建构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合作、效仿和激发。这个合作包括英语学习资料的分享、学习成果的评价等。而“会话”是学生协作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会话商讨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即发现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四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教学时空的改变。课堂教学将变为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情境”创设最大化和最优化。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分,更灵活。学习素材由纸质向纸质、多媒体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有效地克服了学时的限制。二是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只是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被赋予选择学习知识模块的权利,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者、计划者和评价者;学习过程监控将由教师监控变为教师和学生自主监控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由教师一对多的课堂传授模式变为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的模式。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或通过课堂上创建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及实战演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克服学习者依据个人经验建构外部知识理解的局限性,合作学习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四是由教师单一的评价标准变为线上测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多渠道评价机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评价学生是否完成预定的认知目标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多样化不应该用单一的或唯一的一套标准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而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测评与表征学习者的学习。
二、SPOC学习平台的建设是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SPOC学习平台最早是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了克服MOOC(慕课)教学的局限性而尝试的“一种小而精的课程类型”[2]。SPOC是以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和在线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MOOC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开设的在线课程,其课程是“建立在混合式教学的理念上,实现MOOC与校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3]。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可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有的学者将其称作CH-SPOC,其中C(Collaboration)代表协作学习,H(Hybrid)代表混合学习,其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符,更适合于高校教学。以实用英语课程为例,可以利用MOOC的有利资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针对实用英语课程开发的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的建课工具,建立适合本校的在线精品课程、自建课程和定制课程。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该模式主要包括5个模块,即: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创建SPOC学习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课前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活动;师生课后评价总结;师生课后巩固并重构资源。
1.创建SPOC教学平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在语言教学方面则要强调学习内容的建构意义和趣味性,学习内容要与人们所经历的文化或事件等有着密切关联。这一点反映在SPOC平台的建设上,需要教学团队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有益、有趣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课视频、精品课程、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源等。教学平台可分为教学板块和学习资源板块。在教学板块中,教师要创建课程的基本信息、学生用户管理、学习社区、成绩测评、课程教学反馈等模块。教师按班级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每单元的课程建设都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创建真实情境,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施行“抛锚”式教学,或为学生构建知识提供“概念框架”,将学习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学习资源板块中可创建英语A、B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等试题库,中外学习参考书电子文献和其他校外学习资源等,以满足学习者个体差异在建构新知识时的不同需求。
2.课前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学习情境在课前在线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自由选择进行各个学习模块如口语、听力、写作、语法和阅读的测试。课前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对学习视频内容反复观看或选择性观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棘手的问题则可以记录下来或通过在线平台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看完视频后学生完成在线练习,并可通过网络学习社区互动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识别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或是由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记录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会话商讨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或是让学生角色扮演,以实战演练的形式进入创设的情境,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
4.效果评价与重构资源
建构主义的评价标准之一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评价应该是一个评价小组,其中既包括专家也包括新手,每一个评价者都有关于评价结果的富有意义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有评价学习者的合理证明。”[4 ]由此可见,不应该用单一的衡量标准来评价学习活动,学生线上测评成绩、参与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小组的互评成绩以及教师的评价等都应该计入学期的总成绩。 教师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知识的前后内在关联。教师在录制在线课程的视频时要提供有趣的和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素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以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 “Food Culture” 的教学内容为例[5],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学会如何用英语点餐和敬酒。教师可以将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比作为课程设计的切入点,课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梳理,根据重点和难易程度分配听、说、读、写、文化欣赏提示等五个模块的在线自学和课堂讲授的时间。具体到教学中可以按照4+6的学时进行分配,即在线学习4学时,课堂教学6学时。教师录制视频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即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真实问题背景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分别录制学生在中餐馆和西餐馆请客点菜、用餐的过程,在中餐馆学生要以英文的方式向外教介绍中国人用餐的顺序、用餐礼仪以及推荐菜单上的特色菜。而在西餐馆中,学生则可以向外教咨询用餐的礼仪、用餐顺序、餐具的使用以及特色菜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容易发现用餐中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学生对中餐的用餐顺序也存在疑惑,更谈不上用英文解释复杂的菜名了。教师此时可以适时地在视频中抛出“锚”,即询问学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究竟有哪些? 你将如何向外国友人推荐家乡的特色菜并安排一个令外国友人满意的午(晚)餐?学生在线学习时可以通过学习社区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提供在线的教学课件以及和学习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如“A Bite of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等,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在SPOC教学平台上按提示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并按要求在平台上进行测试,提交测试成绩。学生根据测试结果检验学习效果,总结难点,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交流讨论或寻求帮助,教师则通过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痕迹并查看提交的测评成绩。学生在进行课前在线学习后,教师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创设情境,请学生分组进行电话和口头的用餐邀请,或进行酒店、餐饮类客服咨询等课堂实战演练。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指导,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将被轮流邀请担当评委和观众的角色,并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意见和评分。演练结束后学生将对本单元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例如,前面提到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经过师生的讨论,得出中西方特别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在餐桌礼仪(Eating etiquette)、食物(Food)、上菜顺序(Serving order)、餐具(Tableware )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邀请客人用餐时,要避免由此引发的文化冲撞。而对于复杂的菜名,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多是以食材和制作方法命名并进行翻译,学生可以总结一些简单而具有特色的菜名翻译。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负责对学生遗留的问题集中进行答疑,或通过SPOC平台在课后进行单独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与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该评价可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学生提交测评成绩,线下评分将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各小组之间的互评、课后的总结反馈情况以及在英语竞赛方面的表现等。课程的最终成绩将以平时成绩占60%、末考成绩占40%综合统计。最后教师根据这一阶段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团队中进行分享和评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网络时代SPOC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又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基于SPOC平台的实用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SPOC学习平台的辅助下,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精炼而有趣,教学素材多样化,教学活动不再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公共英语课程学时压缩和教学内容难以充实等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符合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的习惯,解决了课堂缺乏互动的问题,让教师高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学生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协作,而主动生成信息的意义建构过程。
第三,多元化评价机制有效利用了网络手段,提升了学生自我监控与反思的能力,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
最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相信今后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刚,孔宪遂.英语教学十六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0-32.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徐葳,贾永郑,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4]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的质量控制与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1999(3):43-47.
[5]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2-113.
(责任编辑邓颖)
收稿日期:2016-05-26
作者简介:夏萍(1982-),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doi:10.16169/j.issn.1008-293x.j.2016.11.01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11-0074-04
An Exploration of SPOC-based Blended Teaching Model Illustrated by Applied English
Xia Ping
(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Wanb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The public English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stricted by such factors as teaching hour reduction, inadequat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stereotyped teaching mod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should be transformed with regards to the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the status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tudents’ achievements under the four elements of the constructivisim learning theory which cover “context”, “collaboration”, “conversa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SPOC learning platform provides a new way of reform fo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in which the students are lacking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ity in learning and there ar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limited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I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have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hence the higher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SPOC; constructivisim; teaching of applied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