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摘要】 目的 比较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接受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为A组, 88例接受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 两组均未出现死亡、复发患者, A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7.95%, 明显低于B组的2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短期效果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似, 但是对于肋间臂神经的影响小, 可减少术后感觉障碍的发生, 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较高。
【关键词】 保留;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76
乳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保障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 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很多学者在进行淋巴结清扫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肋间臂神经的保护, 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异常、疼痛和麻木症状, 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2]。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8例患者(A组)与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8例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A组患者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47.2±7.3)岁;其中肿瘤在外上象限35例、内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22例、内下象限19例。B组患者年龄42~67岁, 平均年龄(48.8±7.9)岁;其中肿瘤在外上象限32例、内上象限15例、外下象限21例、内下象限20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B组患者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组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 在清扫腋窝淋巴脂肪的时候, 在胸小肌外缘后方及第二肋间隙交界处有直径为1~2 mm的神经穿出, 与胸长神经垂直, 沿着这一条神经的走向由内向外的分离, 直到上臂的位置进行保护, 继续对淋巴结与脂肪组织进行清除。清除过程中如果神经周边出现肿大的淋巴结相连, 则将淋巴结清除、必要的情况下放弃保留该神经[3, 4]。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手术指标进行对比;随访1年, 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以及肋间感觉异常发生率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结果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6.3±36.4)min, B组患者为(100.8±41.4)min;A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4.8±4.1)枚, B组患者为(15.3±4.5)枚,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A组和B组患者在随访1年内均未出现死亡或者复发的患者;A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上臂内侧感觉功能异常, 发生率为7.95%;B组中有24例患者出现上臂内侧感觉功能异常, 发生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国外学者在很早前就已经提出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对肋间臂神经予以保护的观点,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 国内学者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手术人员充分掌握神经解剖学知识, 在手术过程中认真、仔细操作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5, 6]。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和保留胸长神经以及胸背神经的方法基本相同, 因此基本上不会导致手术难度的增加。本文中, A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 B组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治疗, 最终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不会造成手术难度或时间的增加。此外, 两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也基本相同, 提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小, 两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死亡或复发的病例, 表明这一方法的治疗效果与常规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差异小。但是, A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7.95%, 明显低于B组的2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A组手术方式能够减少对肋间臂神经的损伤, 从而减少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及肋前臂神经的近期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7):57-59.
[2] 谭宇彦, 周恩相, 何东来, 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1):33-35.
[3] 甫拉提·吾瓦力汗, 李涌涛, 欧江华, 等.临床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应用探讨.中国癌症杂志, 2011, 21(9):713-716.
[4] 王战红, 李力鹏, 李小军, 等.乳腺癌腋窝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 50例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4):428-429.
[5] 熊秋云, 杜哲明, 吴晓波, 等.乳腺癌腋清扫术不同解剖途径对保留肋间臂神经成功率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4):487-490.
[6] 徐景伟, 王振宇, 王琢, 等.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的比较.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6):4131-4133.
[收稿日期: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