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叙事手法在地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为例

2016-08-05 03:52耿文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200241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浙江杭州310018
地理教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科书流域案例

耿文强(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 200241; 2.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谈叙事手法在地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为例

耿文强1,2
(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 200241; 2.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引入案例已是目前高中地理教科书编写的一种常态,这对于提升地理教学的情境性与鲜活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教科书内容组织形式单一,以及教师教学应对措施的模式化,也使教科书中案例部分的教学陷入尴尬,教学中大大压缩相关案例的授课课时已是不争的事实。结合地理学科特性,借鉴文学叙事的手法,调整视角与时序,充实背景,增添元素,适度解构,是提升案例教学课堂活力,深化课程目标的一种有益尝试。

地理案例;叙事手法;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教科书中案例的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科书引入案例已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块,教学内容均以案例为载体。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受到该模块的教学正陷入尴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压缩教学课时,一带而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教科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单一、教师教学应对措施僵化,导致教师教的无味,学生学无兴趣等有着密切关系。

1.教学内容组织“八股”式

“区域可持续发展”采用案例为载体来研究区域地理问题,较之传统的地理教科书,情境性和鲜活度有了极大提升,但也存在教学内容组织均基本由若干“W”和“H”组成的“八股式”问题。

表1 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科书中“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内容的组织

2.教学应对措施模式化

通过案例研究来培养相应的地理研究方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所贯彻的核心思想。由此有教师总结了由“where”“what”“why”“which(类型)”“how”和“migrated(迁移应用)”所组成的“W-H-M”教学方法,这也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教学模式。尽管教科书中所提供的案例十分经典,对于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观念(譬如“因地制宜”)和地理应用能力具有示范意义。但如果每一个案例都采用一种模式来开展教学,师生难免都会觉得枯燥乏味,地理教学的鲜活性和灵动性也消失殆尽。

二、相关思考

地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性质,中学地理学科的定位是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这就要求广泛吸收其它学科教学文化中对地理教学有益的成分,如语文学科的“阅读文化”,数学学科的“思维文化(如建模方法)”,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文化(如实验操作技能)、观测文化(如自然现象观察)”,政史学科的“调查文化(如通过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论述文化(如通过论述阐明观点)”等,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不同领域都需要充分运用。

以地理案例的教学为例,由于其具有鲜明的情境性,许多案例均涉及到人物、时间、环境(场景)、事件、情节、观点(评价)等环节,这就与文学、历史以及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教科书为了突出地理性,在编写过程中往往会省去人物、事件、情节以及观点(评价)等,主要留下了前述的“W”和“H”等内容。但正是因为这样,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空间。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总是一种模式一用到底,而应根据案例的情况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案例在培养学生地理方法能力和渗透地理观念等方面的功能。

三、叙事手法在地理案例教学中的运用

在湘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教学中,笔者借鉴了文学叙事的手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调整视角与时序,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兴趣

目前地理教科书中案例的编写,视角趋于“固化”。一般都从某一地理要素入手,或是明确研究对象,或是明确研究问题的区域地理背景。如果课堂教学组织按部就班,很容易使师生产生疲劳感。对此,教学设计应该结合案例的不同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并据此来引导学生研究相关问题。笔者在教学的引课环节,作了如下设计:

首先,另辟蹊径,引导关注。课前展示一张美国田纳西州吉他博物馆的照片,并问同学们“说到美国,我们可能会想到很多文化元素,那么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会想到美国文化中的什么元素呢?”。

其次,时序交错,强化视觉与心理冲击。根据学生对引课问题的回答,教师进一步描述道:“在美国,有这么一个地区,它是蓝调和乡村音乐的源地,是美式田园风光的代表,19世纪是一个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牧场广阔,盛产棉花的重要农业区。但是到了1933年,这个地区人均GDP只有168美元,为美国人均的45%,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田园荒芜,人口外流。经过几十年的治理与开发,洪涝灾害得以有效控制,建成了联通21个州的庞大航运网,拥有美国最大的电力系统,美国最大的化肥基地,建成了美国东部最庞大的旅游区,1980年人均收入接近全美平均水平(当时全美人均年收入12000美元)”。并辅之以20世纪初和20世纪八十年代的景观图像予以对比。最后问道“这是美国的什么地区呢?”

教学思考:视角是指叙述者或观察者与叙事性作品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教科书对地理案例的组织,其视角主要是内聚焦型,即每件地理事物都严格地按照编写者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而叙事视角除了内聚焦型,还可以是非聚焦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移动位置),也可以是外聚焦型(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事件,只展现人物的行为、语言、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笔者在引课环节中,采取的是一种“非聚焦型”的叙事手法,即并没有让学生单一聚焦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也没有开门见山引入“流域”等地理概念,而是利用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美国地理元素,从而吸引学生关注田纳西河流域。

湘教版教科书对于治理前后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的描述,采用的是“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的线性时序。笔者借鉴了叙事方法中“逆时序”的手法,通过治理前后相关数据和景观的对照,给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和视觉冲击。并借此激起学生“为什么治理前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反差会如此之大”的探究欲望,从而为重点知识(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治理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成因、治理措施和相关经验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2.充实背景,引领学生以更广的视野来探究区域问题

教科书中的地理案例往往重点突出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背景,而其中的政治、历史以及经济文化背景等相对淡化。笔者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历史与政治经济背景,引入了“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1933年新上任的总统罗斯福决定实施新政。新政增加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实施了以救济、复兴为核心的改革。其中最具雄心壮志的决定就是对最贫穷的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教学思考: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来探究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前述“W”“H”和“M”等相对狭隘的视角,还应包含若干层面的地理观念,如“发展”“环境”“权利”和“公平”等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如“区域发展应实现高水平的平衡”的观念等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与“平衡”,发达国家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如果只是了解田纳西河流域是“如何治理”的,而不了解治理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政府治理的出发点等,那就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不能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当前教育领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目标也是脱节的。

3.增添元素,避免课堂教学刻板僵化

在文学叙事中,人物、事件等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而地理教科书的案例中,这些元素往往被淡化。在“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环节中,笔者适当增添了人物、事件和行为(治理措施)等叙事元素,让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情境性和趣味性,也避免了“照本宣科”而导致学生的厌倦。

表2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环节增添的叙事元素

4.适度解构,使教学主题有效升华

叙事学认为,“文本的基本结构将在阅读中成为开放的动态的意义生产过程”,也即师生应对教学文本进行有效的解构(建构),才能提升教学的深刻性与思想性,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解构,有效推进教学并达成相应教学目标

①通过“角色扮演”,有效推进教学

在“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环节,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相关学科知识储备情况(高一学生已经在历史课中学习过“罗斯福新政”),设计了如下活动:请同学分别扮演“政府官员”“电力投资商”“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等角色,谈谈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中适宜的投资开发项目有哪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或是对流域开发的相关诉求。尽管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但在具体角色扮演中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角色错乱”,如将政府行为或环保人士的行为投射到电力开发商的角色中,认为电力开发商在水电开发中重点应实行“以工代赈”“注重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注重环保”等(而非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是学生从不同视角对流域治理与开发中应采取措施的解构,角色扮演到位与否均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的推进。尤其是学生出现一定的“角色错乱”,更能够帮助教师观察到学生学习中在知识、技能和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中予以纠正后,方能进一步推进教学。针对学生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予以纠正后并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罗斯福在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中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即“立法建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并赋予其超越各州政府的开发与治理权力,且具有私营企业的灵活性”,这是环保团体、公民个体和电力投资商所不能替代的。

②改变文本的叙述方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湘教版教科书中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的编写,从文本类型上来讲是一种“陈述文本”和“祈使文本”(“陈述文本”是叙述者采用肯定的预期,将所知之事告诉读者的一种文本;“祈使文本”是一种对读者发布命令的文本,即“命令式”“宣传式”的文本)。从教学策略上来讲,要让学生真正树立相关的观念和认知,直接的命令式和宣传式的方式,均不利于学生接受的。

对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借鉴了叙事中的“疑问文本”(即不是采用单一的视角和肯定的语气,而是持询问的口吻,要求读者回答文本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情况的学习,认为哪条经验最值得推广与学习,并说明理由。目的是促使学生去认真思考,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给后人的“经验”中,让自己真正深刻感悟的是哪些?笔者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对每一条“经验”都要认可,而是根据同学自己的解构,领悟其中的某一条或几条经验,这也符合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的理念。

(2)教师深入解构,深化教学思想与内涵

关于“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课程标准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湘教版教科书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对此,笔者在贯彻课程标准“因地制宜”的地理核心思想以外,适度增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与内涵。

①发现空白,适当增加教学情境和教学感悟

叙事中的“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1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的教学内容,教科书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经验”中提到的“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和“提高流域的开放度”,在“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教学内容中并未重点着墨。笔者从“经验”部分入手,适当扩充教学情境,全景式地展示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主要措施(见表2)。此外,结合当前中国推进的区域开发战略来看,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措施中有两点更具现实意义,一是当局注重公众参与,使流域治理更深入人心(见表2);二是注重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当地居民切实感受到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红利”(见表2)。笔者结合自身感悟,在四点“经验”的基础上增添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两条经验,以此来呼应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旨在向学生传达如下观念:只有很好地吸收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方能成为合格的国家未来建设者和管理者。

②平等交流,与学生共同分享与提升

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和形成价值观,同时也是师生平等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经验”部分的教学中,笔者不仅让学生谈自身的体会和理由,也和同学交流了自己的感悟(见前)。同时,借用了后人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所作的评价来结束教学:“TVA是美国的一项伟大成就,这一成就树立了在地方自治基础上开发资源的基本原则(杜鲁门)”;“TVA的成就及其颇具特色的管理方式,使其成为以自由市场经济著称的美国的一支奇葩(中国水利网)”。旨在通过了解后人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区域治理与开发中,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更要具有创新与改革意识。

[1]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文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J].人民长江,1991(7):48-51.

[4] 李小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Ⅲ(必修)教师教学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5] 曹隆坤.区域地理“4W—H—M”学习法应用[J].地理教育,2015(3):33-35.

[6] 耿文强.充分关注学科特性,重塑地理课堂教学文化[J].教学与管理,2009(9):54-55.

*资助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实验学校研究项目“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项目编号:SHGE2014B08)和2015年浙江省普教研究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学科转变教学方式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01470)。

猜你喜欢
教科书流域案例
压油沟小流域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