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锦,鲍梦若
(1.云林科技大学 设计学研究所,台湾 云林64002;2.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成都 610207)
“礼即理”之传统文化意涵与象征意义
夏锦1,鲍梦若2
(1.云林科技大学 设计学研究所,台湾 云林64002;2.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成都 610207)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不仅作为建筑的装饰,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礼”存在的鲜明的文化等级制度,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伦理道德及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理”则有秩序或真理的意涵,“礼即理”的思想说明“合于礼”与“合于理”的建筑色彩适应中国建筑色彩的发展,它在传统建筑中体现为华丽的宫殿建筑与质朴的民居建筑色彩的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虽受礼制思想的制约,但也规范了人的行为道德与自我修养,体现了以“礼”训“理”、以“理”合“礼”的文化思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理;传统建筑;色彩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礼制文化深刻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生产活动,它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更直接地反映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并产生了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建筑与色彩一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记录与承载着天地间生生不息的族群期盼和无法舍弃的记忆。建筑的色彩作为人类感知中直观的视觉体现,向人类传递了当下时代的信息。
与欧洲古典建筑体系的形成不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产生则是基于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政治权力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礼”的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的继承。所以,“礼”涵盖了从伦理道德到物质层面的等级制度与行为规范,涉及的人与人之间行为关系、建筑体格规模以及细部装饰等都在“礼”的制度准则下行事,[1]其中最为突出的部分无疑是建筑的色彩。人通过物质感官——眼睛观察世界,获取外界信息,色彩元素是人感知事物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建筑形态来说,建筑的色彩是能迅速被人感知的重要因素;对建筑文化而言,建筑的色彩也最直观地反映了地区、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性,[2]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符号。因此,不管是从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层面,色彩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存在, 而是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涵。
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近年来,研究传统色彩元素对现代建筑运用的文章颇多,但结合传统文化“礼”的理论来研究者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与“理”结合,以探讨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意涵和“礼”与“理”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心理认知,在对传统建筑色彩文化知识的掌握上,助力现代城市的发展。
一、建筑色彩中“礼”的文化意涵
在古时,当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初期时,国家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此时的人类又需要以某种制度约束人的动物本能行为,于是产生了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制。[5]可见,“礼”出现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需要,也是维系社会关系与生活秩序。而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体以及装饰必然受到礼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从屋顶形式、建筑开间、建筑材料、细部装饰的纹样以及建筑的色彩,都严格恪守礼制的规定。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表现在“礼”的方面主要受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给予了传统色彩更加鲜明的宇宙哲学思想,并影响了古人对色彩的审美观。按照“五行”思想构成五种色彩,分别以青、白、赤、黑、黄代表木、金、火、水、土五种不同物质,并与五个空间方位东、西、南、北、中相对应(表1)。战国末年,稷下学宫的阴阳学家邹衍创始的“五德终始说”,第一次将“五行”“五方”“五色”融为一体。西周时期有了正色与间色的区分,《尚书》中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所谓正色即青、黄、赤、白、黑;所谓间色即绿、红、碧、紫、骝黄(黄黑之色),间色是由正色混合而来。[6]随着儒家思想的成熟与发展,色彩被赋予了等级与尊卑的观念。孔子讲求正色,认为在五色体系中,正色为尊,间色为卑,上下尊卑、官位等级、宗教祭祀,都要搭配对应颜色,使色彩有了更为丰富的象征意涵。[7]而色彩的等级制度体现在建筑用色上,《春秋谷梁传·庄公·庄公二十三年》中记载:“秋,丹桓宫楹。礼,天子、诸侯黝垩,大夫仓,士黈,丹楹,非礼也。”说的是按礼的制度,天子、诸侯庙前的楹柱涂淡黑色,壁上刷白土。大夫庙前的楹柱应涂青色,士人庙前楹柱应涂黄色。而将鲁桓公庙的柱子漆成红色,是不合于礼的。宋代《太平御览·居处部十五·柱》则说:“丹桓宫楹。礼,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可见,不同时代对色彩认知的不同,使建筑色彩的等级规范也有着明显区别,若违反便是不合于“礼”的制度,也不合于情“理”的道德约束。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表现为建筑的装饰更加烦琐,色彩使用等级也更为严格。《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对各类型建筑的色彩使用等级都做了明确规定,其中青、赤、黄为统治阶级专用色,只能用于皇家宫殿与寺庙等建筑;对朝臣之外普通百姓的民居则只能采用无彩色系的黑、白、灰色的建筑砖瓦,不能施以彩绘,甚至是木构件也要保留木质的原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规定一方面在巩固皇权地位的同时,使传统建筑的发展陷入僵化,而无创新可言。[8]另一方面,严格的礼制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与传承,间接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风格体系。
二、建筑色彩中“理”的文化意涵
在中国长期以奴隶和封建社会为主的结构体系下,礼制是人际关系中界定等级、尊卑、秩序的一种机制,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使其广泛深入社会各阶层,用以维护国家的稳定秩序与稳固政治权利。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行为都要符合某种已被人们默认的伦理纲常。虽然它不是法律制度,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却严格地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使人们不敢轻易地超越道德底线。[11]同时,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影响,也使“礼”的规范制度反映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中。当统治阶级的建筑色彩占据高饱和的青、赤、黄色彩后,百姓则自然选择黑、白、灰等无彩色,那么在民居色彩中常出现灰瓦白墙的色调就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合“礼”的(图1)。因此,这种合“礼”与“理”的色彩搭配,在整体环境中既不会与帝王、官臣相冲突,也更加能突显出宫殿建筑的威严与神圣。使中国宫殿建筑与传统民居色彩呈现出一种非常自然的主色与辅色互相映衬的和谐均衡的景象,使其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统一中又具有变化,是合于情理的色彩布局。
表1. 五行、五色、五方对应表
图1宫殿建筑与民居建筑的颜色对比
三、传统建筑色彩中“礼”与“理”之对应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发展的历史是对“礼”与“理”思想的交融与诠释。朱熹认为“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礼即理也,但谓之理,则疑若未有形迹之可言;制而为礼,则有品节文章之可见矣……节文仪则是日事,宜细考之”。*《答曾择之》,《文集》卷六十。朱子之理论可理解为“礼”就是“理”,这里的理是指天理,而如果只强调天理而忽视礼仪,那么人们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就无法落实;而凌延堪、阮元、焦循等清儒则认为凡“理”皆虚,唯“礼”最实,应以“礼”代“理”。[10]因此,制定出礼仪,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人的作为可行可见。制定建筑色彩之礼法,是封建统治阶级以“礼”的法规规范人们行为的方法之一,而伦理道德则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准则,潜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地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人们生活观念的制约有时并不逊色于法律的制约,在法律体系尚未健全的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的约束则是维护社会秩序有效的工具。严格的礼制在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营造中,虽制约了建筑工匠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由发挥,但也通过“礼”的约束使中国传统建筑精华得以保存至今,使其不仅合于“礼”的规范,也合于“理”的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中“礼”与“理”的关系除了受政治制度影响以外,还受到社会背景、伦理道德观、风俗习惯以及人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造就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色彩的不同认知。正如中国古代人对服饰色彩有着不同的认知,如夏朝崇尚黑色、商朝崇尚白色、周朝崇尚赤色,至秦统一天下后,以水德代替周的火德,而崇尚黑色,此种思想主要受“阴阳五行”影响,即把“五行”与色彩相结合进行建构,以礼制规范人们服饰色彩的穿着。而这种受“五行”思想的影响也体现在建筑色彩中,例如,北京故宫建筑群中大面积使用红色和黄色,乃因在五行中“火(红)生土(黄)”;又因“火克木”,故其墙外不植树;太子居东宫,因东方对应五色为青,故屋顶颜色为青色琉璃瓦顶,表示生机与成长,是对未来统治者的期望。[12]因此,传统建筑色彩通过“礼”的认知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规范长期的制约下,人的行为、思想也因色彩所传达的信息而对地方产生认同感。“礼”遵循着“理”的原则,是现代社会应当持续维护的法则,同样反映在建筑上,也应当以“礼”的精神来表达建筑理性的制约。
“礼”与“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礼”是“理”的灵魂,而“理”是“礼”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中记载:“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中记载:“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由此可知,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是“礼乎于理”;也就是说礼即理也,是不可移易的理之体现。正如周敦颐、张载认为:“盖礼者理也,须是学穷理,礼则所以行其义,知理则能制礼,然则礼出于理之后。”[13]二位理学家是以理为体、以礼为用。之后,王阳明在《礼记纂言序》中有言: “礼也者,理也; 理也者,性也; 性也者,命也。…… 其浑然于其性也,则理一而已矣。”[14]王阳明将“礼”提升至“天理”的高度。尽管如此,他们仍有一个共性,即通过对“理”的意义阐发,将“礼”“理”关系的讨论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15]古人治“礼”以“礼者,理也”的思想理念广为推行,不仅规范人的行为,还施于庙堂,影响了传统建筑色彩的发展。
四、合于“礼”与“理”的传统建筑色彩
在礼制的严格规范下,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发展体现出华丽与质朴两种倾向,形成了宫殿、宗教建筑与民居建筑之间鲜明的对比。在我国古代,“色”与“彩”分别表示建筑色彩装饰工艺中的“敷色”与“施彩”两种不同的装饰含义:“敷色”即指仅用单色在建筑材料上涂刷,产生的色彩效果较为单纯、明确等特点;“施彩”是在建筑局部施以彩绘,装饰效果较为华丽与隆重。五行、五方、五色思想观念使色彩本身的含义发生了改变,其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神秘与权力的色彩。所以,“色”不仅仅指单纯的“颜色”,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涵,因此,也产生了等级制度,如黄色为“尊”,赤色为“贵”,然后按等级由上至下排序为“绿、青、紫、白、黑、杂色”等。当然“彩”的施法也必须符合“彩”的制度,严格遵循传统礼制行事。[16]因此,生活于此意识形态下的人们,从每天的衣、食、住、行到言行举止都要遵循礼仪规范。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施以重彩的宫殿建筑与含蓄朴素的民居建筑,在遵循“礼”的制度下,也合于“理”的原则。
(一)华丽的宫殿建筑
在彩色建筑当中,级别最高的当属宫殿建筑,因为在宗法一体的礼制社会下,即使是皇权至上,也要遵循传统的礼仪规制。当今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建筑,当属北京的紫禁城,与周边历史街区的建筑色彩相比,层次丰富、等级鲜明。在成片青灰瓦的民居的衬托下,显示出宫殿建筑色彩的绚烂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皇家宫殿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黄色和红色,与周边的民居建筑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五行学说中,方位“中”为“土”,对应的颜色为黄色。在《易经》中有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里的“黄中”是指抽象的天地之中,黄色代表的是中央的颜色。这里的“理”是指中医中的腠理,就是指皮肤毛孔,功夫都做到了,内外皆通后,面上都有光彩,所以黄色也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自然成了皇家专用的颜色。在中国人的意识里,红色是人们最喜爱的颜色,不管是结婚、生子、节日等喜庆的日子里,总是少不了红色。红色在方位中代表南方,在五行中代表“火”,人们形容一件好事时用“红红火火”来描述,往往表现美好的事物。在封建礼制社会中,红色必然成了皇家建筑中最主要的颜色。在皇家建筑中,除了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要颜色外,青色也是宫殿建筑中常用的颜色,青代表东方,五行为“木”,象征生长、繁茂,常见于屋檐下的“彩带”部分,在整个建筑色彩的节奏变化中起到协调的作用。可见宫殿建筑色彩的搭配遵从“礼”制,也合于情“理”。
(二)质朴的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色彩主体以无彩色系为主,特别是中国北部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淮河以北地区民居建筑中,以青、灰、素和栗黑色为常见颜色;在淮河以南地区,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徽州建筑,其色彩就是非常极致的黑、白、灰,即使是木材,也大部分是保留木材原有的颜色,而不加施彩。整体建筑色彩随着时间的雕刻,使其呈现出更为自然的色调,宛如一幅幅水墨画;而在远离古时政治中心的中国南部地区,特别是闽南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其土质为红壤,烧制出的砖瓦颜色就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地方民居主要以砖红色为主,但相较于地方的宗祠、寺庙五彩斑斓的色彩,民居的色彩比较含蓄与朴素。从我国传统民居色彩中不难发现,古时人的智慧所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当皇家建筑为了彰显权力呈现出华丽的色彩时,民居建筑则选择淡雅的色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烈的对比色调并不适合居住,而含蓄朴素的色调,便少了一份喧哗,多了几分亲切,形成了良好居住氛围,更适宜人居。
纵观历史,传统礼制虽一方面限制了人的行为准则及审美价值,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中国建筑独具特色的建筑色彩文化。传统建筑色彩搭配主次鲜明、尊卑有序,犹如一首富有节奏感的交响乐。虽然以传统的礼教思想主导,但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历经不同的时代变更,其主体虽发生变化,但建筑的灵魂却未改变。“礼”的核心思想即在于树立等级、区别亲疏,礼制思想观念下统治的社会实际是等级明显的礼制社会。在传统思想天尊地卑、伦理纲常中体现出的社会秩序,无不是对礼教制度的合“理”性的一种解释。
五、结论
从中国传统建筑色彩发展、演变的过程能够发现,无论何种礼仪规范都不能摆脱时代与社会留下的痕迹,也不能脱离政治与文化历史背景的影响。传统文化“礼”的产生,在早期主要是作为宗教祭祀的仪态出现,而在阶级社会出现后,“礼”便有了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表现在传统建筑色彩方面,主要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礼”有了更多的象征意涵,根据不同的人以及社会地位,严格规范着建筑色彩的使用。而“理”包括一种秩序、规律、道义或真理、天理的意涵,以“礼即理”的思想说明了“合于礼”与“合于理”的建筑色彩才适应中国建筑色彩的发展。合“礼”与“理”的色彩在传统建筑中表现为华丽的宫殿建筑与质朴的民居建筑中的色彩的鲜明对比,但根据对礼制思想的分析,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使用,虽受礼制思想的制约,但却规范了人的行为道德与自我修养,并以合理的方式反映在建筑方面,体现了以“礼”训“理”,以“理”合“礼”的文化思想。建筑的色彩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符号,是人们生活的记忆。在今天城市发展追求现代化的趋势中,我们应当避免全球“同质化”的侵袭,合理的继承和发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精髓, 追求既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又符合当下社会之礼的文化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杨宇振.“礼”与“理”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城市转型批判[J] .华中建筑, 2006,24(5):7-9.
[2]丁昶,刘加平.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特征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3):375-379.
[3]礼的象形字源解释[DB/OL].象形字典网.http://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871.
[4]礼的解释[DB/OL].汉典网.http://www.zdic.net/z/20/sw/793C.htm.
[5]柳肃.礼制与建筑[M].台北:锦绣出版社,2001.
[6]何慧群,罗江玫.浅谈传统“五色观”在建筑外观色彩中的表现[J].艺术与设计,2011,(10):97-99.
[7]张金,孙玉海.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特性[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0,(7):218-219.
[8]颜红影,马海元.传统建筑色彩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6-128.
[9][清]皮锡瑞. 经学通论[M] . 北京: 中华书局,1954.
[10]延玥.朱熹论礼与理的关系[D].南京:南京大学, 2011.
[11]许星.论中国传统服饰的“合理性”与“合礼性”[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2):42-46.
[12]谢兰芬.“五德终始说”之延义探讨五行色之形成[J].设计学研究,2008,11(1):66-85.
[13][北宋]张载.张子语录(卷下)[M]//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264.
[14][明]王阳明.传习录(上)[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81.
[15]魏涛.张载礼理关系问题辨正[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54-57.
[16]宋建明.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探微——在绚丽与质朴营造中的传统建筑色彩[J].新美术,2013,(4):41-54.
〔责任编辑:曹金钟孙琦〕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简介]夏锦(1988-),女,福建厦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设计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83-05;K8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7-0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