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卢克己
(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粒子植入后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的康复治疗
李琳卢克己1
(吉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康复治疗;围术期;人工肿瘤假体置换;粒子植入;病理性骨折
中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人群,当肿瘤发生转移后易导致病理性骨折。目前对于该病省内最新治疗方法为预行粒子植入后并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但针对此类特殊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康复问题鲜有报道,本文就2例此类特殊患者的康复治疗作一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患者A,女,60岁。因右髋部疼痛半年,肿胀畸形、活动受限1 d入院。既往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后6年。入院主要症状:右髋部部疼痛,锐痛,夜间疼痛明显,伴现食欲不振、消瘦、咳嗽、咳痰症状,饮食睡眠不佳。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70/110 mmHg。右大腿肿胀,外旋畸形,压痛广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触及右大腿中上段有异常骨质活动,有骨擦音和骨擦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良,双足各趾活动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X线:右大腿上段,粗隆部皮质断裂,皮质变薄,骨质破坏,有侵蚀样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右侧股骨上段粗隆间见团块状稍长T2、稍长T1,信号不均匀,相邻周围软组织见团块状稍长T2、稍长T1,范围约(109×123)mm2,外侧达皮下,内侧经内侧肌群达皮下。临床诊断:右侧乳腺癌术后Ⅳ期(T2N1M1)、右侧股骨转移、右侧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折、右侧股骨周围软组织转移。
患者B,男,50岁。因右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右下肢外旋畸形2 h入院。既往有肝癌病史,4年前行肝移植手术。入院主要症状:右髋部肿胀,疼痛剧烈,活动障碍,右下肢外旋畸形,被动活动疼痛加重。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90 mmHg。骨盆倾斜,右侧髋关节肿胀明显,压痛广泛,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后疼痛加重,右下肢外旋60°畸形,轴向叩击痛阳性,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双下肢皮肤感觉无异常,末梢血运良,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X线:右股骨小粗隆下斜行骨折线,皮质不连续,骨小梁断裂,骨小梁排列序列紊乱,骨质破坏明显。MRI:右侧股骨上段骨折,考虑病理性骨折伴相应软组织肿胀,双侧股骨上段及右侧髂骨所见,考虑转移瘤。临床诊断:右股骨干病理性骨折。右股骨干病理性骨折、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性肺癌、骨转移癌、肾上腺转移癌。
1.2康复治疗
1.2.1有效沟通分别于粒子植入术及肿瘤假体置换术前,有针对性的手术的特殊性及相关问题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充分接受粒子植入和肿瘤假体置换手术配合手术后康复锻炼,对患者回归家庭生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1.2.2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及情感压抑状态,应分别采用支持性和疏泄性心理治疗,使患者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减轻患者紧张和痛苦情绪,鼓励患者进行人际交往活动及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等。
1.2.3术后康复训练术后第1周,以卧床、良肢位摆放为主,给予消肿止痛及对症治疗,辅助髋、膝关节进行被动屈曲、伸展练习,2次/d,每次10~15 min,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足、趾的主动活动,2次/d,每次2组,5~10次/组。术后第2周,开始增加髋关节周围肌肉渐进性肌力训练,由被动辅助关节练习逐渐过渡到助力关节练习,如直腿抬高等,1次/d,20~30 min/次。增加体位适应性训练,防治体位性低血压,3次/d,初始5~10 min/次,逐渐增加致30 min/次。术后第3周,下地训练并由部分负重过渡至完全负重,继续进行肌力训练,增加步态行走练习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次/d,30 min/次。
1.3疗效评价评价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心理状态、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 Idex(BI)评分〔1〕,疼痛采用目测类比量表法(VAS)评分〔1〕,心理状态采用Zung 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2〕,术后肢体功能采用肢体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进行评估〔3〕。
1.42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见表1。
表1 2例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情况(分)
2讨论
围手术及术后康复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围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具体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围术期良好的康复管理可以为获得良好术后效果奠定基础〔4〕。已有研究表明,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人工假体置换治疗的患者早期行系统进康复训练,可使术后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5〕。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导航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使软组织中瘤体缩小,随后完整切除巨大转移肿瘤,并进行了非定制型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但因患者疾病性质及手术的特殊性,术前必须有针对性的手术及手术前后康复锻炼问题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争取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有效配合。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复发转移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同样重要,现代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抑制人体免疫机能,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如果癌症患者能始终保持康复的希望和信心,能及时表达和疏泄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来源广泛,则可使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2〕。早在古罗马时代,盖伦就发现抑郁气质类型的妇女乳腺癌患病率较高,因此,对于乳腺癌女性的焦虑状态,主要进行疏泄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宣泄压抑的情绪,减轻紧张,鼓励患者保持人际交往以及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对肝癌男性患者,因病情较重,患者焦虑严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甚至有抑郁倾向,因此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尽可能争取家人的配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情绪。上述2例患者均为肿瘤近关节端转移后致病理性骨折,同时侵犯骨及骨周围软组织,此种手术方法的靶向性强,可有效保护健康软组织和皮肤,防止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使术后关节康复锻炼得以顺利进行。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康复锻炼及日常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更快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自主生活能力,疗效肯定,可以为今后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3参考文献
1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42-6,432-4.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61.
3Enneking WF,Dunham W,Gebhardt MC,etal.A system for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tumor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J〕.Clin Orthop Related Res,1993;286:241-6.
4程千,谷贵山,孙希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评估及康复管理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34-8.
5郭卫,杨毅,汤小东,等.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重建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657-60.
〔2015-07-29修回〕
(编辑郭菁)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01177JC)
通讯作者:卢克己(1964-),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3-3309-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3.105
1吉林省人民医院脊柱关节科
第一作者:李琳(1978-),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