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颖
【摘 要】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虚拟世界里,而是日渐流行,并逐步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的影响也越来越广。由此对规范语言使用的领军者——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传统媒体究竟该如何使用网络语言,做到既坚守传统,又不脱离时代特征?这是个值得深度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 传统媒体 排斥 接纳 偏差 规范
如今,翻开报纸,读者不难发现,很多过去从来不曾出现的新词汇开始频频见诸报端,更迭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咋舌,像“给力”“菜鸟”“拍砖”这样的网络词汇都已经不新鲜了,而“神马”、“白富美”、“人艰不拆”等等正成为备受追捧的热词。
网络语言影响现实世界
所谓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互联网上流通的语言,是网民为了适应网上交际需要而创造和使用的语言。”[1]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更加迅速快捷,而传统语言的表达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信息交流的需求,于是有别于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随着网络语言“病毒式”的传播,它对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的语言使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网络语言最初只是流行于网络世界,并没有蔓延到现实世界,也没有引起传统媒体的过多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语言给语言体系带来了可谓颠覆性的改变,这是广大语言的使用者,包括传统媒体都始料未及的。比如,现在人们夸赞一个小伙子长得帅,已经不用“帅”而更愿意用“酷”字来表达;形容一个人时尚,惹人注目,也更多地使用“炫酷”一词;我也不用“我”,而用“偶”;还有“土豪”“萌”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新奇、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丰富了现有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流行语其实就是大众宣泄情绪的一种途径,它们“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和互动”[2],因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从排斥到接纳
伴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网络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危机之下,传统媒体意识到必须放下过去高高在上的架子,向新媒体学习,取长补短,求新求变,从而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
而传统媒体在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上,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不以为然地排斥到现在顺应潮流地接纳,大约经过了20年。2004年,《中国青年报》开始连载网络语言和卡通图像的爱情故事《偶与MM》,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吸引了大量读者,这也标志着网络语言开始在报纸杂志中崭露头角。
2010年1月10日,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是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运用网络语言的重大转折点。此后,《安徽商报》的“橙周刊”刊登了一幅图片,画面上一位老人指着一只老旧的铜壶发问:“这是什么东东?”这也是传统媒体文字使用的一个不小的突破。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结束时,主播康辉在节目最后说道:“朋友们都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在全国甚至全球瞩目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如此轻松诙谐地借用网络语言,的确给了观众意外的惊喜,也改变了人们对《新闻联播》固有的刻板印象。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使报纸更加“接地气”,从2012年至今,鞍山日报便开设了《朋友圈》专版,每周四期,专门刊发读者在微信、微博中的原创。专版开办至今,读者关注度不断提升,很多网民读者就各种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不仅加强了读者与媒体的互动,也激发了不少真知灼见,网民的发言往往带有网络语言特有的色彩,有的轻松活泼,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戏谑调侃,这样的语态出现在传统媒体中,无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使得以往总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媒体语言开始变得更为亲民,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快感,也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网络语言的使用切忌从众媚俗
每个时代都有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语言,对传统语言形成影响和冲击,并逐渐向媒体渗透,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新的表达方式,从而使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渐弱化,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语言也呈现出另一些鲜明的特征:随意性、不稳定性、粗俗性。语言的丰富固然重要,但传统媒体作为传播的重要窗口,对当代汉语的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新闻语言需要个性,但也不能一味地从众媚俗。因此,网络语言在传统媒体中的使用,必须建立在传统规范语言的基础之上。
网络热词按词义性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粗俗戏谑的逗乐,如“逼格”“逗比”等;另一种是含有讽刺意味的隐喻,如“躲猫猫”“楼歪歪”等。[3]而对网络热词,传统媒体不能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更不能良莠不分地全盘接受,它必须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举个例子,前些日子,本报编辑部的年轻编辑们在编排稿件时,两次遇到稿件中出现了“然并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简写)一词,编辑均未做任何改动,好在最后把关时得到及时纠正。笔者知道,这个词的确目前很流行,但这么粗俗的网络热词怎么可能让它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呢?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本身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与规范化背离,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打乱,其概念的意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我勒个去”“么么哒”,这种表述恐怕就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
如今,网络语言正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接受着历史的考验,不断推陈出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语言的使用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新词新语,丰富汉语词汇,进一步增强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汉语言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并推动汉语言的变革和发展。[4]但采用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必须注意不能偏离传统语言规范,尊重审美,恪守位味,坚决摒弃低俗化,加强当代汉语净化引导的责任意识。唯有如此,网络语言和传统媒体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鞍山日报)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
[2]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3]郑晋鸣 许琳:《传统媒体网络语言运用偏差及规范》(青年记者
[4]吴子慧:《网络语言对报刊语言的影响力》(浙江教育学院学报)endprint